初看電影名,估計好多人都跟我一樣,以為這是一部恐怖電影,但後來随着觀影的深入,一個問題揮之不去,人生的意義在于精神解放,還是物質追求?追求物質,在生活浩如煙海地壓力和繁雜的事務中忙忙碌碌,光鮮亮麗地過完這辛苦的一生,不錯,這或許是無數人的生活方式,在學校裡挑燈夜戰,十年寒窗苦讀,隻為一張不錯的文聘,在寬敞的辦公室中,埋頭在電腦前亦或是繁雜的文案中,這或許是無數人為之奮鬥的夢想,知道死的那一天,看着自己一生拼搏攢下的金錢,房子,名譽,即将随着生命的消逝而飄散,對此場景,又怎能未免不有些悲涼?精神解放,享受當下,洋洋灑灑的過完一生,在詩歌浪漫的篇章中陶醉,不被那些生活中的壓力和煩惱所困擾,這又何嘗不是一種新的活法。這兩種活法,孰優孰劣?裡面的基汀老師,他的做法就一定是對的嗎?對于那些不喜歡學習的學生,他們的努力唯一的意義就在于拿到一張好的文聘,他們或許不關心什麼詩歌的美感,浪漫。正如代表功利的一方校長曾言:“不是每個人都是莎士比亞”。但是,我想在那些人每個熬夜奮戰的夜晚,他們舉頭看見天空中皎潔的月光正柔美的灑下那抹朦胧的白,又怎能不被這浪漫的景象所陶醉?又怎會不對這永無休止的煎熬和無趣心生厭煩?

基汀老師曾言,醫學,科學,這些是人類社會所必備的動力,但是,詩詞,浪漫,才是人類的靈魂。在我看來,這樣的說法有些絕對,但詩詞這類欣賞美的能力,如果單純作為一種應試技巧,是否會是一種亵渎?!品味美,發現美,最後成就美,傳播美,多麼美好浪漫的過程,被一條條冷冰冰的公式,一句句專業術語所代替,到頭來,學生們隻留下了滿腦子的應試技巧,看到蘇轼在水調歌頭裡如此委婉地借助月光一點點将自己的情感流露,卻隻被考生以幾句術語所記住。我想,蘇轼的在天之靈,可能也不會太喜歡這種東西吧。

但是,你又怎麼能說這些東西沒有用,如果基汀先生不去研究應試技巧,他也許連作為該初中的優秀畢業生來進行教學的資格都沒有。如果沒有他的老師對應試技巧的培訓使他最基本語文應試能力的培訓使他語文成績突出,他又憑什麼拿着本語文書教書育人?你可以說生活中的名譽沒有價值,沒有情感,扼殺了學生的創造力,但你又怎麼能負責任的拍着胸脯保證,這些東西沒有用?

總體來看,名譽是追求精神解放的基礎,但沉溺于名譽中無法自拔,被名譽奴役和控制,又會喪失對身邊美好的追求能力,将精神永遠封閉與禁锢在這小小的應試囚籠中!這或許是這個充滿壓力與内卷的時代對我們每個人人生答卷上問出的一道選擇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