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完電影走出影院時感覺沒有預想中的好看,整體稍顯平淡,沒有明确的觀點态度。隻覺得影片中“戲中戲”的設定很妙,最後父親扮演母親的背影,鏡頭拉進,沒有一句台詞,勝過萬語千言。半輩子的相伴相守,其中飽含的情感,都在裡面了。
本來不想寫影評了,覺得是部好電影,但并沒有明确的打動我的點。但突然發覺自己可能是習慣了“戲劇沖突”式影片的模式,看電影也習慣于期待情緒的落差,情節的起伏,想要“學到什麼”,“領悟什麼”。這部電影的主創顯然沒想這麼做。又看了眼網上的評價,那股勁兒起來了,甚至想到好幾個情節時又哭了。這是一部沒有說教,盡量不帶觀點的電影。亦如生活對我們一樣。
影片整體的平淡,是因為要盡量的還原生活。其實看的時候,我就有種感覺,對,生活裡确實會這樣。比如吳迪的紀錄片被惡意剪輯,他們一家和周圍鄰居的反應都很真實。一家人雖然很愛彼此,但其實缺少情感層面的溝通,所以不會把這事兒擺到明面兒上說。别别扭扭的,心裡都有,但就是不說。也沒有吳迪找馮柳柳質問或者澄清的情節,因為一個剛剛失去母親的人不會去理會别人對自己的誤解,而吳迪也知道馮柳柳不是這樣的人,不能怪她。也沒有馮柳柳與領導争吵、攤牌的戲碼,因為她也不是這種人,辭職就是她表達自己态度的方式。特别是她辭職的時候,領導讓人帶的話也是做好交接,太真實了。在現實生活裡,對錯、是非,不會都那麼明确的展現或糾正,隻有處在不同位置的人對同一件事的不同解讀,所以大家心知肚明對方怎麼想,但都會保持默契,不多說一句。
影片沒有明确的觀點态度,後來想想也與整體風格保持了一緻。影片裡的每個人都很自然地做自己的選擇,同時又有自己的糾結猶豫,導演和編劇對這兩方面平等視之,平等展現。整個片子就是淡淡的,一如生活中的人們,誰也沒有多餘的精力去過度關注其他人的選擇和糾結,我們隻是看到了結果,然後腹诽一下,繼續過自己的生活。是啊,生活就是這樣的,所以還緊張什麼呢,放松過自己的吧。
影片雖然是部生活流影片,看起來不着痕迹,但某些設定還是充滿巧思。比如讓吳迪拍自己的電影,我覺得是馮柳柳想通過拍電影讓吳迪在鏡頭前更自然,同時挖掘這個紀錄片主人公更深層次的東西,關注他在做事時的狀态;當然同時也是支持吳迪做自己想做的事。看似是拍電影,重點是鏡頭裡的“假故事”,卻帶出了吳迪和家人的“真情”。拍電影是明線,通過觀察人物做這件事的過程,看到人物的真實模樣。特别是最後父親扮演母親背影,把這個“拍電影”的巧思與升華主題結合,非常巧妙而自然。雖然是在拍電影假扮母親,但父親的感情是真的。有時候反而是在虛幻中,人才能完全放松,展現真實的自己。
說回影片的主題。這部片的英文名叫“gold or shit”,影片裡的母親進一步解釋,“成功的不一定就是金子,失敗了也不一定就是坨屎。”近幾年華語影片漸漸把鏡頭轉向傳統意義上的失敗者,比如這部片裡的主角吳迪,甚至這部電影裡主要的角色都跟“成功”挨不着。伴随着經濟社會高速發展階段的逐漸結束,傳統意義上的成功發生的幾率越來越小,以往那種“英雄式”的叙事、“努力就會有回報”的邏輯落在普通觀衆眼裡反而令人厭煩。所以影視劇更多的關注小人物,通過挖掘平淡普通的日常生活,認可平凡的人的存在價值。其中當然有一部分隻是把這種題材當做又一個“熱點”,但也有不乏深度思考的作品。《走走停停》就是這樣。“金子”和“屎”是對立的兩個意向,分别代表“成功”和“失敗”,是傳統世俗社會評判個人的依據。但當物質生産水平發展到一定階段,大多數人已經不愁吃穿時,“成功”有了更嚴格甚至苛刻的标準,再加上全球整體處于下行階段,上升渠道變窄,“成功”變得更難了。一部分人開始質疑繼而放棄繼續被這套評價體系規訓,但這裡面也有區别。有的人選擇把曾經的“屎”當做“金子”,看似反對過去的社會評價體系,其實并沒有跳出這種二元論邏輯和客體性思維。另外一部分人發現了這一點,看出來“成功”和“失敗”隻是外界賦予的概念,“成功”真的會給人帶來幸福嗎?會不會帶來更大的欲望和超出承受能力的壓力呢?安于“失敗”會讓人真的解脫嗎?會不會隻是不敢嘗試和害怕失敗的托詞呢?所以,問題的重點不在于兩者孰是孰非,該站哪一邊,而是你是否敢自己掌握主動權?這是你自己想要的生活嗎?
人生道路上,走走停停是常态。走累了需要休息,休息好了就想繼續走。但是由誰來做這個判斷呢?是你自己。不用被市面上種種高度凝練的名詞左右,不需要把自己完美地配适進某種分類,那些已經有名字的種類都有人實踐過了,你不需要完全屬于其中任何一個。思想是會變的,際遇是流動的,人生是個過程,别給自己下定義,自己把握節奏,想走就走,想停就停。被迫被推着走,或被迫停下,也沒關系,承認自己的有限性,保護好自己的能量,别浪費在無謂的内耗上,再等等,會有變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