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猛了,貓貓爆改大理寺少卿了!

這世界終于巅成了我喜歡的樣子!

來,展開說說這部“貓貓和小夥伴們”探案的《大理寺少卿遊》。

一,妖貓不妖、猛貓挺萌:無妖之名、有奇之實

丁禹兮飾演的大理寺卿李餅,上線時很不同凡響,真“貓貓”一枚,還是技能滿點的那種。

貓貓爪爪一伸,呀,橫平豎直會寫字!

結果對面這枚人類,呀,不認字!

文化貓貓遇上文盲人類,屬實有點不按常理出牌,着實有點好笑。

...

此後惡人們和正義陣營一場混戰,眼看正方小學雞般被碾壓,實力大狸貓貓再度出手,分分鐘搗鼓出一些逆戰戰局的小動作。

不經意裡透着得心應手,不費勁中帶着周全可愛。

隻有貓貓這樣又萌又傲嬌,才可以不油氣不趕客!

...

人形李餅,很符合古裝劇少年男主的常規認知,三分清俊、三分矜驕、三分清正、三分悲情,抽絲剝繭、明察秋毫,腦力值武力值都在線,打不過就變身貓貓。

貓版李餅,主打一個“美瞳一戴、誰都不愛”(bushi)

一聲暴喝能吓退老虎,一爪子下去能陰掉角鬥場的不敗er~

...
...

每一次貓形露出馬腳、即将被發現或者被抓現行,都有點心虛有點傲嬌有點萌有點好笑。

當然,《大理寺少卿遊》并非真正意義上的奇幻設定,不是主角人均真身鳳凰龍狐狸的類型,劇作離開仙俠奇幻背景,在“人”形叙事邏輯下講“貓”故事,男主李餅本是人、因某種特殊原因時人時貓。

劇作上線就來了一出障眼法妖貓案,倒也并非怪力亂神設定。所謂妖貓隻是障眼法+心理暗示+層層陰謀。開場就明确抛卻真“妖”設定,但一則借貓妖來營造奇異感,二則剖開“貓妖不妖”之後,以“人和貓”的二重反差感、二元可愛性,構建李餅和夥伴們敵人們的奇異奇觀。

所謂奇觀,并非字面意義上的怪異奇異,而是基于“人貓二元結構”的特殊性、所生發出的獨特和可愛屬性。

...

你看,斷案天才本不稀奇,但加持上貓貓的可愛屬性之後,辨識度大增。

丁禹兮出演“貓少年”,塑造上也明顯可見用心。

一是肢體動作,飛騰跳躍很“貓”,懶散閑适也很“貓”;

二是部分和貓态相關時的表情,相當貓裡貓氣。

三是“人而貓貓而人”之間的層次結構。

往事撲朔迷離的悲情,一心查案的清正,和貓化時依稀可見傲嬌少年掠影的可愛,特質細而不碎、紛而不亂。

二,“廢柴”外殼下的少年熱血群像

《大理寺少卿遊》群像,主打一個“乍看全是廢柴、仔細看都挺可愛”,而且很有反轉逆襲空間。

周奇飾演的陳拾,眼裡過于有活、心地過于良善。

一手好活,跟着李餅進入大理寺,分分鐘卷死所有雜役,把門口的地拖得過于溜光水滑,分分鐘是滑過溜冰場的光滑标準,導緻衆人一走一個跌倒、橫平豎直摔成馬戲團。

一口方言,開口就很有可愛鮮活又落地的憨厚質樸既視感。

一片善心,前有見不得偷自己包子和錢的可憐小妮子受苦,後有受不得為兄長鳴冤的孤女凄涼。

一點剔透,雖則不識字但記憶力好、學習能力強,關鍵時刻乍看慫但實際毫不含糊能成事。

...

三分良善質樸、三分大智若愚、三分勤勞可愛。

在“貓貓爆改大理寺卿”這樣高度虛構的務虛語境中,他的動作也很漫畫很誇張(比如拖地爆改溜冰場),但他依舊很接地氣,落地承接着勞動人民樸素美好的本心。

話痨王七,乍看有一點油滑,仔細一看那是相當油滑。

官沒多大、但卻很有官場的臭毛病,錢沒多少、但又很有銅臭油膩氣,而事實上這些又都是表象。

他的油滑和見風使舵背後,又是依舊未被泯滅的良心。

他也深夜耿耿不寐、無法放過自己走過場“顧及刑部面子”的那套官樣說辭。

三分人情練達的成熟,三分随波逐流的油滑,三分赤子本心。

行伍出身的大高個大壯漢孫豹,分分鐘膽小被吓暈。

嘎嘣利落脆,但又迷信又膽小,主打一個“硬漢可愛派”。

主簿崔倍,過目不忘,還有詭異的“自帶悲催”bug式技能,主打一個站在哪裡哪裡倒黴。

三分真摯耿直,三分倒黴催的囧氣,三分天真純白軟糯感。

...

異族的阿裡巴巴,真實的主要技能是有錢,虛假的主要技能是說成語。

一衆人等終于翻盤的熱血黎明時刻,他很應景來一句“我們小人得志”的那種成語。

官話水平飄忽不定,飄忽踩在正常和“不正常但好笑”之間。

語言不熟練的笑點機制,本質邏輯很單一,但劇作結合不同的處境畫風、從單一笑點邏輯生發出諸多不同風味,構架主軸不變、但語言面貌外衣多變。

你看,群像立住了,就很容易有CP感。

李餅和陳拾,始于“大狸子神嘞,好想演”的反差萌、輕奇幻,成于“引領和被指引”的陪伴與共同成長、生死劫難。

李餅和上官,一新一舊、一妥協一堅持,兩相映照很有意思,有點當面鑼對面鼓的冤家既視感,也有些未來能攜手并進的風雨同舟意味,還有點“養成系雙強CP”的登對感。

...

李餅和丘将軍,往事堆疊、一上場就很有宿命恩怨既視感,黑白是非曲直拉扯。

更重要的是,箭頭不必一定有李餅,所有人随意搭配都挺有CP感!

在英雄貓貓帶領下,逆襲的廢柴少年團,逐漸洗掉慵懶、抛掉迂腐、切掉弊病,逐漸發光發熱“小人得志”的熱血故事,模式雖則老套但管用,類型雖則常規但夠勁。

...
三,懸疑鍊條下的價值内核

更值得說的是,《大理寺少卿遊》并不因為局部輕喜劇畫風,就處處輕飄帶過、随意糊弄。

一方面,保存了很有漫畫感的設計,另一方面,也構建了頗為周正的劇作質感。

比如第6集中,李餅講述往事,一邊是他瘋狂奔跑、一邊是父親和刺客們周旋戰鬥,打戲設計可圈可點,硬橋硬馬又殘酷,緊張狠辣,同時有視覺層面的看點、情緒層面的着力點。

再比如第8集李餅誤入場内打鬥,打戲同樣挺好看,有環環相扣招招相對的卡點式燃感,還有貓貓爪的一點厲害和可愛。

...

當然,作為懸疑題材,《大理寺少卿遊》最重要的,一是懸念感,二是價值情緒落點。

懸念感在劇中又可以拆成兩層,一層是美學風格,一層是故事波折。

前者,體現為《大理寺少卿遊》的中式懸疑畫風,朱雀門下濃霧層層,黑色“妖貓”身形綽綽,金瞳光芒豔豔,生死一瞬間,一點妖異的懸念感、一點驚悚的氛圍感,都在線。

再比如猛虎被污蔑為貓妖、巨型孔明燈飛上天、“飛龍”被燒等等,都很有存在感。

雖則部分畫面看起來有點便宜,但整體觀感并不真正廉價。

...

故事反轉方面,《大理寺少卿遊》沒有一味啟用生硬的“就是得一轉二轉三四轉為轉而轉”模式,價值落點反而打得更水到渠成。

妖貓案中,所謂兇手其實亦是苦主,上位者誘騙并當衆屠殺他們、荒唐潦草定案說妖貓殺人,草菅人命、颠倒黑白、殺良冒功;有人苦苦徘徊在正義門外、久不見陽光,悲憤淩遲之下“以惡制惡”。

李餅請出陰影中的原告們,雖則是很常規的案件結束模式,但依舊有動人的情緒共振基石。

遇難者們被殘害被污名化、或者被冠以荒唐潦草解釋,苦主們飄零數年、不敢或忘,總會有真相大白于天下、正義昭然于白日之時吧?

(雖然但是,父女相認這條線,做法太煽情太滿)

你看,刑偵懸疑類型古來今來最為核心的共振源頭,《大理寺少卿遊》當然也有,且頗為端正;這劇雖則長着一張好笑的插科打诨的臉,但内核并不囫囵,講述着離奇詭谲的命案故事、吟詠着周正清剛的人間理想。

舒心結語

《大理寺少卿遊》是少年氣的,有點胡說但并不真正荒唐,有點稚嫩但并不真正低幼。

在魑魅魍魉橫行的一樁樁一件件命案中,依舊有“朝陽心态”,有熱血少年氣的明媚。

不止借了貓貓的可愛形态,也有可愛的“魂”和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