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8.2追完番以後,糾結了好久,打兩星感覺太苛刻,打三星又感覺它不配。

第二季,絕對屬于是第一季的狗尾續貂之作。第一季珠玉在前,第二季拍成這個樣子也就隻能值2-3星。如果不是有第一季在前,我可能會比較喜歡這種還算天馬行空的想象力。

這就像是去酒店吃大餐,吃了一頓精緻的鯉魚跳龍門,服務員說後面還有更大的好菜。你滿心期待,給你上了一盤雕刻成鯉魚跳龍門的拌黃瓜。你會大呼這是在幹什麼,坐過山車嗎?反差感?享受俯沖的刺激?

第一季到第二季,可以說是做到了人間最難适應的事情——由奢入儉。我喜歡說一句話:我喜不喜歡這部作品,看我最純粹最本能的生理反應。

看第一季的時候,我幾乎是從頭雞皮疙瘩起到尾,眼眶也是濕了又幹循環往複。我克制不住自己想追番的心情,用了兩天時間追完了第一季。這種沖動堅定地告訴我:我很喜歡這部番。這是一部優秀的番——至少對我來說。

到了第二季,我在幹什麼:追到第四集甚至看了一半看不下去,去看别的了,順便給朋友發微信吐槽怎麼拍成這個樣子,這是在幹什麼。最後還是硬逼着自己說:既然都開啟追番了,要不還是看完吧,不然心裡老是懸着這件事兒更難受。

說說為什麼我不喜歡第二季,不如說說為什麼我喜歡第一季。第二季有的精品,第一季也有。第二季缺少的東西,第一季也有。

第一季從頭開始的EMMA,引出了整個有趣的穿梭時間的奇異世界觀,放飛了想象力。而後的一個一個小單元,不僅在麥麸上做到了極緻成功,吸引了一大批粉絲(包括我),同時還深刻的帶給觀衆關于接受命運的必要性,關于人間生死離别的沉重感,每一把刀都結結實實的紮在心上,整個人的情感全部投入其中。

情感,可以大到因為一句話改變了整個人生命運的EMMA,或者無論如何也無法阻止地震發生、親人朋友喪生的無力;也可以小到姐妹面攤之間的閨蜜情,一直沒敢說出口的戀人表白...每個人都能從中找到自己或大或小的情感共鳴。這是屬于中國人特色的情感,也是國漫能與其他動漫區别開的最大因素。你可以說他原畫出自韓國畫師之手,音樂日本人制作居多。但内核——是國漫的,是中國的,是特殊、模仿不來的。也是最接地氣的,你走出家門,就有可能在大街上看到類似的故事,能夠引導你再次回憶起劇情,這種生活氣息難道不是最好的代入感嗎?

同時EMMA的主線串聯起整部故事,懸疑引人入勝,反轉令人難以置信,一氣呵成順暢無比,看完之後确實大呼過瘾。而且雖然這部劇是靠着“超能力”為主,但不是所有人都有超能力,劇中的兩位主角也沒有過多的依靠超能力進行一些常人難以做到的事,第一季整部劇最核心的就是人類真摯的感情。

第二季呢,把第一季的優點全部反過來變成缺點,這就是第二季。過多的超能力打鬥,各種反派勢力接連登場,尺度更大了,劇情更眼花缭亂了,但為什麼卻更單薄了?

我們能在第二季找到一點第一季的溫情嗎?我個人認為沒有。第二季的“刀子”更像是導演以為自己知道如何打動人心,于是抱着一大塑料筐刀子,随便往觀衆身上傾倒,能紮到就算勝利,劃傷了你的皮肉就算勝利,導演管你被刀子傷的有多深刻,學到了什麼東西,他隻管像容嬷嬷紮紫薇一樣紮你。每一集都給你發無數的刀子,紮到哪個是哪個,我就不信你不哭。

刀子,是要有無數的生活經曆做堅實情感支撐的。這樣發出來的刀子才深入人心。而不是給你一個看着特别可愛的角色,然後下一秒——呀TA死了!刀不刀?刀不刀?

刀?好的,那一集多死幾個可愛的角色,刀不死你。然後一直這個套路延續下去。(還好最後王娟活下來了。我好喜歡這個酷姐姐。)

還有陳警官的妻子穿着婚紗參加葬禮那段,是,是很震撼,但我感覺這種震撼沒有源頭,就像是别人硬扔給你一樣,突兀的拿着這種重重的生離死别把你砸的暈頭轉向。後來我一想,就是沒有足夠的劇情鋪墊和情感支撐。單純就是:“引入可愛小警察——人沒了——倒序兩人的愛情故事”這麼一條用爛了的發刀子套路,在一集之内迅速完成,趕着趟的發刀子。

後面的王娟也是,出場一共加起來到十分鐘嗎,被偷襲,發刀子完成。

後面的李天希也是,好不容易長成人的小姑娘,被偷襲,發刀子完成。

你知道一個再寶貴的東西,在無節制的使用過後,也會變得平平無奇嗎?

好,你如此急着發刀子,想把時間留給主要劇情,OK的。你主要劇情呢——超能力大神拼能力,拼拳腳,嘿嘿哈哈、叮叮當當地打了一整季——沒了。

啊???

導演你不會以為你這個動畫的打鬥畫面做的很炫吧?打來打去就是這幾個動作,木偶人打鬥僵的不行。你渲染成這樣,是怎麼好意思用這麼大的篇幅填滿整部劇的?一集恨不得三分之一都在打。你不是武俠劇,你是超能力劇啊!可是怎麼這麼喜歡打架呢?我看武打我為什麼不去看李小龍,成龍,李連傑?

好,不說打架,你把你第一季最引以為傲,最吸引人的“感情線”濃縮的非常糊弄事,大部頭就是超能力大戰。可是我如果想看超能力,為什麼不去看美漫。美漫對于時間線的故事講述反而精彩一點。而且他們是純超級英雄大亂鬥,看着也更爽——要放飛想象力我就飛到底嘛,我為什麼要看這種“半接地氣”的,又想和現實生活結合,但是結合的又不徹底、動不動就想浮空的浮躁四不像劇情。

劇情漏洞一大堆,這一季也純純變成了隻追求反轉,犧牲劇情合理性,不亞于電影院上映的國産懸疑大爛片。是去取經了嗎?(沒錯我在陰陽怪氣你,默殺!!!)

最重要,也是最搞笑的是角色的塑造。

整部劇的核心都是:懷疑妻子出軌。劇裡竟然有兩個男的都在懷疑自己妻子出軌,然後用“懷疑妻子出軌”的單薄動機在外面衍生出了一堆花裡胡哨的劇情。啊?女性推動劇情發展就靠“疑似出軌”是吧。2023年的番,就算你2021年寫的劇本,那個時候也不咋流行這種“回家的誘惑”式出軌複仇劇情了吧?我的天哪你整部動漫做的真的很時尚诶——然後來個疑似女性出軌逼男人發瘋。

額。

請問觀衆能夠代入的感情是...?

我倒懷疑劇組蹭熱度,什麼熱蹭什麼。家暴熱,OK,我就放一整條家暴片段進去(即使沒有給女性受害者特寫,我看的也是非常不适,家暴的音效和男人施暴的動作貫穿其中,而且持續很久,屬實沒必要吧,依然是把受害者角色架在火上烤來博關注。)

還有這一季動不動就出現的,非常獵奇的血腥鏡頭,比如夫妻雙方血腥互砍這種場景,真的有必要嗎?

獵奇的劇情也層出不窮,比如哥哥操控自己的母親去鲨自己的父親,結果父親同時完成反殺——啊???這還能擁有正常的人類情感連接嗎?請問觀衆在裡面代入的情感是?觀衆的爽點又在??觀衆的刀點又在???

用非常男性刻闆印象的手法塑造出來另一個所謂的女性角色“姬圈天菜”——王娟,又能打又酷又不苟言笑的假小子飒女警,然後立即給她一刀送她差點上西天!

用無依無靠的穿着婚紗參加葬禮的,警官的大肚子寡婦妻子來展現悲慘...

難道女性角色的作用就是——被虐的夠慘,才夠暢快?虐女成瘾是男性導演最容易踏入的“舒适圈”。比如其他影視中,慘慘的妓女,慘慘的皇妃,慘慘的宮女,慘慘的她們。

手無縛雞之力梨花帶雨被家暴——慘。渾身武藝卻被一群男的圍毆偷襲——慘。寡婦帶未出生的孩子孤單過一輩子——慘。

我們好像沒看到過除了上面這三大類之外的,新穎的女性角色形象。很久沒有看到過了。更别說這一季的喬苓純純淪為過審工具。除了開頭捅了陸光一刀,結尾繼承小妹妹超能力之外,她沒有任何用處。麥麸就大大膽膽的麥,别再把女角色當陪襯了好嗎?

也許你會說,啊對!我在用這種手法引起大家對于弱勢女性群體的注意!可你也沒有教女性觀衆應該如何避免。你隻是當着觀衆的面把她們虐的血流不止,讓大家捂着嘴巴說“好慘,好慘”,但沒有任何警示作用。我們應該怎麼避免?如何防範?我不知道。

我知道的就是,你想讓觀衆說:“這幫男的真不是東西” “男的都喜歡家暴” 然後無聲無息引起新一輪的男女對立。呼籲男女平等,一定要靠這種方式嗎?

再看看第一季是怎麼做的。正直勇敢決定揭發做假賬公司的EMMA,閨蜜齊心協力賣面條的“女寝那一碗”,樂于助人、積極幫助找孩子的喬苓,勇敢求愛的徐姗姗,為愛獻身的大地震中的母親...每一個女性角色都積極承擔起了人類最真摯的感情。而不是匆匆把她們虐個遍,然後草草丢下線。

再說說男角色,陸光捂着肚子丢了一整季先不說了。我們說說裡面的警察們——真的不是在給警察們抹黑嗎?

先是一堆警察被躲在廁所裡的人騙的暈頭轉向。又是肖警官一整季都在:

被打暈了。被電暈了。被砸暈了。

這是在幹什麼!??老鐵!你在劇裡的作用是??當坦克嗎???

該看管的人沒看好,讓人家自己掐自己掐死了,或者是讓人家躲在廁所裡偷偷跑出去了。要麼就是一個不注意就被偷襲了。破案是一點沒幫上忙,喊了一季的“我要叫增援”楞是一個人沒叫來。

我說老鐵,你要是在警隊裡人緣不好,你可以直說的,别死要面子活受罪。

最後在劇場裡,終于叫增援了!增援終于到了!

我尋思你叫來多少增援呢——就仨。還被炸了埋裡面了。你用三個普通人舉着槍傻傻的跑進去去抓超能力者和前刑警,really!?

彈幕都有人在說:“喊了一季的增援人呢?”我知道你想創造主角光環,但也沒必要把其他配角都當弱智去塑造吧???

我也能預感到第三季隻會更加生硬。把這些最寶貴的東西丢掉了,真的很可惜。

少了人間真情的感動,還能算感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