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一下,我看了好多沙雕劇,論壇裡吐槽神操作的冷門劇動圖,十個可能有七個我看過哈哈哈

我眼裡的沙雕劇,是可以不強行貼合現實邏輯的無厘頭搞笑劇,也就是說,我看這種劇之前就有了心理預設:我不需要在意劇裡的邏輯崩壞,演員演技差一點沒關系,不出戲就行了。

舉例就是,穿書的劇我不會在意朝代和服化道(但拒絕倭風,國内明明有現成的服裝場地,特地搞倭風就是故意的),浮誇的遊戲風我都接受良好,穿遊戲/漫畫的劇,我不會在意設定浮誇,就像這部劇裡的女主角七七吐槽的那樣,果然是漫畫世界,女主角再窮也住得起好房子。

短劇一般都是沙雕劇,制作粗糙,道具浮誇,劇情節奏極快,演員普通,因為制作快,bug一堆。快手小短劇應該是代表了,無線風小說拍出來又雷人又讓人忍不住看下去。這種短劇能給小演員提供就業崗位,我覺得挺好。(自我分析了一下,我之所以能成為這種劇的受衆,也可能是我常年喜歡看狗血泰劇的緣故。)

制作精良但又不是那麼精良,隻能說導演和演員的創作态度嚴肅,經費還是窮——《太子妃升職記》《萌妃架到》《傳聞中的陳芊芊》等,都是這一類型。這些劇,連群演都請不起,皇帝皇後身邊隻有一個随從不能再多,出門連車辇都可以省去。但你就是會覺得它們好看——劇本完成度高,搞笑但不搞怪,幽默但不低俗,演員也很認真地對待角色。

劣質版的就是快手短劇了,并夕夕質感。各大龍頭視頻網站看重了短劇市場,這兩年也出了不少短劇,财大氣粗就是了不起,質感一下子進階成了天貓級别的,雖然質量參差不齊,好歹演員還不錯,也可以看出導演有一定的經驗。讓我一下子抛棄了快手土劇,不得不說,鵝桃酷還是很有市場眼光的。

看沙雕劇如果用正劇的标準去要求它們,那肯定不公平。但如果都不要求,那肯定是審美追求的降級。我對沙雕劇隻有一個要求:思想符合現代意義,不管是古裝還是現代劇。

一些短劇是根據古早無線風的文改編的,那些文迎合下沉市場,所以不少會有雌競、媚男、封建思想的劇情出現。也有不少是披着女強的瑪麗蘇文。來來回回穿插的也有。嚴肅地說,不能批判瑪麗蘇市場,因為男頻傑克蘇也是一樣的,趨利避害無腦躺平、不費力就能走向人生巅峰,這是人類的欲望共性。但如果編劇做得不夠高明,将主角的價值徹底依附另一個人,沒有自己的目标,那肯定會被讨厭。

對,就是主角的個人價值。瑪麗蘇不讓人讨厭,而主角的奮鬥完全是為了某個人、某個封建目标,沒有個人的願景,不管是瑪麗蘇劇情還是所謂的大女主,都會讓現代女性觀衆有強烈的不适感。因為當代女性和男性一樣,追求更多的是個人價值的實現、财務和人身的自由,如果影視作品看不懂這點,就絕對做不出好看的作品。據說甄嬛傳原作和電視劇的立意有微妙的不同,如果純純按原作拍攝,隻會是普通的宮鬥劇,而電視劇拍成了古代女性職場,就很有意思了。

《夜色傾心》這部劇,至少目前沒讓人感覺不舒服,你說雌競吧,也沒有,都統一歸為漫畫設定了。女反派也很好看,不會因為她是女二号,就随便選了顔值一般的演員。男二号要是更帥點就好了,他在撲通撲通心跳裡明明就還不錯,這部劇可能是造型不太行,笑。

女主角至始至終都很清醒——我要完成任務,我不會被劇情洗腦。女性獨立意識和漫畫設定産生的沖突,是這部劇幽默的基礎。雖然沙雕無厘頭,但很有意思,很容易讓人回想古早的小說設定,讓觀衆産生共情。

也希望以後能有更多這類小短劇,給更多的演員藝人提供就業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