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文學改編的摩登化之作,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的賈府搬到了解放前夕的中産家庭裡,養生喪死之事物也進行了現代化轉譯——雀金裘變成了西裝和旗袍秀,元妃省親成了衆人的華爾茲舞會。

有一個難處理的問題。原著中《葬花吟》《秋窗風雨夕》《芙蓉女兒诔》等詩文,在一個都市生活的場景中無處落地,保留的話顯得複古、文绉绉、不現實,非常突兀,删去又頓失文學的精髓。于是歌曲發揮了作用——歌詞可以是詩性的、韻律的、不講究邏輯的——巧妙地将“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當衆訴說)、“已覺秋窗秋不盡,那堪風雨助凄涼”(悲歌獨唱)等詩句化用在李麗華演唱的藝術歌曲中。全片作歌江适,是當時香港流行音樂圈的活躍人士。

賈母生日宴上的三首歌頗有意思。第一首是開頭衆人齊唱的《生日快樂歌》,隻不過歌詞改成了“祝你快樂的誕辰”,曲是洋的,詞還如壽比南山雲雲。第二首是黛玉自壽,一張口便是“飄零又一年,異鄉長留戀”,悲傷起自己的命運來,自然與壽宴的喜慶氛圍格格不入,但她不會僞裝。第三首則是薛寶钗的祝酒歌,俏皮話和歡快的旋律體現出她圓融的處事方式,“燭光滿堂照耀,人兒盡情歡笑”;她也在歌詞中夾槍帶棒,吃寶黛二人的醋,表達了自己的情意,“眉目傳情心兒跳,低唱相思調”。兩人的演唱充分展露了各自的文學功底和性格特質,是原著精髓的藝術化呈現。

晴雯面對薛蟠騷擾時演唱的歌曲,很容易讓人想到任光為《迷途的羔羊》所作的《月光光歌》。都是羔羊與豺狼的隐喻,都是以月亮光起興,隐喻着之後黎明的到來。最後黛玉和下人們一起,迎來的是屋外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我們的隊伍向太陽”也是對晴雯死于上一代人制造的封建悲劇時,那句“黑夜不會太久長,太陽就引你見親娘”歌詞的呼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