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都不能少》是繼影片《秋菊打官司》之後張藝謀在紀實風格上的另一突破,也是憑借這種獨特的風格再次擒得金獅獎,與後者不同的是,《一個都不能少》更加寫真,影像粗制的基礎上,采用大量非職業演員,将攝影機從中國的法律轉向中國的教育,戲裡戲外都産生極大的對比感,鄉村與城市的差距、魏敏芝與“魏敏芝”的命運變化,都産生極其強烈的戲劇沖突。抛開表皮看本質,張藝謀則完美闡釋了上個世紀末中國社會教育的種種真實,深深地打動着每一個觀影人的心。

質樸與真實是這部影片的核心。影片開始破落的建築,貧瘠的土地則展示着上世紀末中國偏遠農村的落後,我也曾想此刻的中國偏遠山村又是怎樣?皮膚黝黑的農民村長與魏敏芝的交談向我們吐露着當地教育的“不堪”,一種真實的自然感油然而生,仿佛在告訴我們這不是電影,而是真實的在發生的事件,魏敏芝的種種表現,與張慧科等孩子的交談是她這個年紀不應該做的,更有趣的是,她因為錢才答應“代課”,而後來卻演變成了不惜更多的錢去尋找張慧科,這是孩童的一種倔勁、一種“稚拙”,而更多的是讓我感受到這是一種責任,一個未成年的孩子都在扛起這種現代大多成年教師都扛不下的責任。這是中國農民所獨有的特點。

影片拍攝時中國的義務教育普及已經十年之久,而又有多少落後地區像影片中的水泉村這樣呢?當魏敏芝走進城中開始城市“流亡”,在電視台大門旁尋找等待電視台台長的片段是影片的高潮,張藝謀從一個農村女孩的視角闡釋着城鄉差距,演繹着人情冷暖,簡單的故事情節卻表現出一種莫大的孤獨,農村個體與“黑色”城市的對抗,個體是渺小的,但借助着台長的幫助無數的資源襲來,反過頭來如果沒有台長的幫助,憑借魏敏芝一己之力又能否成功找到張慧科呢,這是張藝謀對于權力的諷刺。最後由于電視台的幫助,水泉村得到全社會的關注,不管是社會名流作秀也好,還是出于同情也罷,中國的教育應該得到全社會的關注,不是隻對于一個“出名”的農村,還有無數的孩子在等待着這種關注。我們也是,有書可讀,有學可上,在社會媒介發展比當時迅速千倍萬倍的當代,我們應該不隻是在名利場上掙紮而忘了我們為什麼而出發,扪心自問我們要當人民教師的目的到底為何。

家長的教育意識、當地的教育資源、社會的教育制度都是導緻水泉村的問題所在,張藝謀将這樣的社會現狀展示給世界是他身為導演的良心,而反饋給我們的是希望我們成為教師的良心,紀實風格強烈的影片反應的種種現實,已經突破一般故事片所帶來的感受,幾十年的發展,中國的教育制度任重而道遠。教育資源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教育意識的加強是我們國家所努力的,而身為教育前線後備力量的我們應該做的是人人都應成為“魏敏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