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先看的俄國版的《人生七年》,講得是80後的俄國小孩從7歲到28歲每七年的人生經曆或者說是片段。然後是英國版的,也是第一個開啟這一形式的紀錄片的國家,它的時間最早,從1964年開始,拍攝了英國小孩7對到56歲的人生,每七年一次采訪,從中表現出了人生成長經曆和社會變化帶來的影響。

       俄國版拍攝的主人公和我們這代人一樣都是80後,所以在大的環境下,他們的生活和我們的有些類似,然而他們經曆了蘇聯解體,這對他們的生活環境産生了或多或少的影響。英國版的主人公們同我們這代的父輩的歲數差不多,不僅能夠看到英國不同社會階級的人們的不同,還能看到英國經濟不景氣的曆史過程,更能讓我們感受英國近幾十年人們的生活狀态。其他國家也陸陸續續開展了這類紀錄片,我還沒有看,這次主要談談對英國版的《人生七年》的看法。

...

       正如影片中一部分主人公對這一紀錄片的态度所表現出來的那樣,他們并不喜歡被拍攝和采訪。七歲的他們還不懂得什麼,被導演拉到了鏡頭前,定下了他們人生的基調。14歲時就有一部分人表現出抵觸情緒,有人還分析出了拍這部紀錄片的目的和它的缺點。導演的目的一開始隻是想紀錄不同階級人們的人生軌迹,但它的一個缺點就是每7年的人生僅被展現出很少的一部分,觀衆會以偏概全,主人公們也被簡單化。另一方面,采訪本身會對主人公們的生活帶來影響,小時候還好,從21歲開始,他們的言語将被以成年人來對待,一經播出,就會有觀衆的反饋,這讓主人公們感覺自己的人生像是被大衆審視的一部戲。

       作為觀衆,如果是從開始就關注的,每次都要等七年,然後看着主人公們的進展,會和自己的相比較,對觀衆也是一種煎熬。如果是後來才關注的,我就是這種情況,一口氣把别人的人生看了大半。雖然科技和點子讓我們有機會看到活的曆史,新鮮的别的普通人的一生,但作為自然人這是不應該發生的,因為超出了一個人對人生長度的把控的尺度,雖然很多電影講述了某人的一生,但對于普通的真實存在的人的一生,觀衆會改變對自己人生的看法,雖然這不一定是錯的,更不一定是不好的。

       另一方面,以我這個年齡段的角度來說,我看到了主人公們可愛的小時候,懵懂的青少年時期,有想法的青年階段,直到中年和老年,對他們的感覺從你把他們當孩子、當青少年、當青年、當同齡人、當長輩、當老人,這些感情都彙聚到他們每一個人身上,正常的生活中是不會發生的。這使得我們對他們的感情更豐富,這有别于和他們一起長大的觀衆們,是層面更豐富了,不足之處就是感情的量不夠,所以我們并不像(假想)神一樣對他們有充足的感情。

       說了一些不看好這部紀錄片的話,其實我很喜歡看,相信其他觀衆也非常喜歡,我們有幸能窺探他人的一生,了解其他國家人民的生活,參照别人的人生軌迹反思自己,讓我們有了本無法獲得的體驗和經驗。俄國版的2019年出了35up,英國版的到2020年出了63up,大家可以去看看。

       關于紀錄片的部分就結束了,借此分析一下人的短暫的一生。雖然剪切的片段不能反映一個人的全部人生軌迹,但回顧我們自己走過的人生,也不難想象他人的經曆。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小時候定下了筆墨的濃重,後面的軌迹就是有依有據的,即使遭遇了一些外在或内在周期引發的人事物的變化,可能會有大的轉折,也可以追根溯源,找到完整的人生軌迹。肯定有很豐富或很離奇的人生,但也都限定在人的生命周期,并沒有哪個動物變成了人,或人變成了神的曆史事件。

       大多數人都遵從着社會發展的主流意識,而主流意識又取決于人們的意識,也就是說,人們不管喜不喜歡社會現狀,多數人也都按着社會意識生存生活,而社會意識又是人們這樣的生存生活方式造就的。于是底層人們對于社會的關注越來越少,隻顧自己的生活,使得有改變社會意識的想法的人有機會引導這些人來達到改變社會意識所需的個體意識的數量,從而改變社會意識,而這一改變就含有那個人的個人意識,這個人也可以是一小部分人的團體。

       我将在另一篇文章中展開說明,如果我寫得出來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