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一龍說,人的一生,就是向死而生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會不斷地經曆與親人、朋友的生離或死别。這樣的離别,無可避免、痛徹心扉,但在人生大事這部電影中,主創團隊卻用最大的的溫柔,纾解了這種痛苦。無論是關于星星的浪漫诠釋還是劇中片尾穿插的《送别》和《種星星的人》,都讓人在眼眶一熱之餘,又心生融融暖意。

無論何種年齡、何種境遇,笑淚交織之間,在這部煙火氣十足的影片中,都能找到溫暖和慰藉、共情和共鳴。

我看到跟小文年齡相仿的孩子們,因為小文有了爸爸而開心雀躍;

我看到剛考完試的莘莘學子,調整了心态,笑言人生除死無大事,沒考好就從頭再來;

我看到經曆過人生風雨的父輩祖輩,撫今追昔,眼含熱淚,感慨萬千;

我看到許多忙碌的社會人,在網絡上抒發着自己珍貴的感想,親情的、事業的、人生的、哲理的;

我更看到身邊看完電影的同事朋友們,或大哭大笑淨化了心靈、或認真思考生命的歸宿、或親人離世得到了慰藉……

能如此無差别直達各個年齡段觀衆的内心,能在疫情期間創造一個又一個票房奇迹、刷新一個又一個影史記錄,人生大事,成功秘訣何在?

非業内人士,自然無法從專業和技術的層面去給出答案。

但也許正因為隻是一名普通觀衆,才更有可能透過現象看本質,直達問題的核心。

說一千道一萬,其實以下兩句話就夠了。

『不低估觀衆的審美、不忘記創作的初心、不俯視衆生的悲喜。』

『人生大事,真誠二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