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所熟知的關于李白杜甫的形象其實都是來自中學語文課本為我們所灌輸的刻闆印象,大多數人不會想到那隻是他們人生中某一階段的樣子,在人生的不同階段他們也會呈現出不同的形象,我們早已熟悉了放浪的李白、潦倒的杜甫和遁世的王維,一提到李白便是仰天長嘯詩酒人生灑脫放誕,然而他人生失意悲涼凄苦落寞孤寂的一面卻往往被人忽視了。

在動畫裡李白始終展現出一派樂觀潇灑,詩酒趁年華,一副玩世不恭的樣子,剛開始我也覺得這麼表現實在太過表面化了,膚淺至極,然而,看着看着我心中忽然湧上了郁達夫的那句詩來:“不是樽前愛惜身,佯狂難免假成真”……

李白在世人面前所展現的形象又有多少是表演的成分?他長期以來故意打造一個飄然出世灑脫不羁的人設,實則内心深處潛藏着難言的苦衷,商人少子求仕無路,晚年不能見容于子侄輩落魄潦倒,畢生未能還鄉,一生熱衷功名卻隻能走曲線的“終南捷徑”,相識滿天下,知交又幾人?他寫的很多很多的詩作都是在應酬的場合下所作,看似率性恣意的浪漫主義描寫的背後其實都有暗中谄媚宴遊主人的意味,希望能由此得到提攜幫助,然而最終卻是一場空。

李白一生結交了很多朋友,幹谒過無數達官貴人,表面上風頭無兩,實際上真正看重他的不過寥寥幾人,皇帝也隻是把他當作招之即來揮之即去而無足輕重的身邊侍從,李白晚年投靠永王幕府依然是好勝心不死在作怪,希望以此為契機得以飛黃騰達,如果此時能有個至交好友及時予以忠告勸阻又何至弄到“天下人人皆欲殺之”的窘境,李白下獄後當年故舊都急于割席,避之猶恐不及,卻無幾人出手相救,此時此刻名滿天下又有何用?

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廪俱豐實。

九州道路無豺虎,遠行不勞吉日出。

齊纨魯缟車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宮中聖人奏雲門,天下朋友皆膠漆。

太平時節一切都看似那麼美好,戰亂猝至,原本的社會秩序瞬間崩潰,人性真實的一面便都顯露了出來,李白在浔陽獄中寫給高适的《送張秀才谒高中丞》一詩以近乎乞憐的口吻大力誇贊高适,隻不過是為了獲得對方的營救,“谪仙人”淪落至此,當年風采早已不再了。

或許那個兩鬓斑白愁容滿面神情萎頓肚腩下垂徒然一生的李白才更接近其晚年真實的樣貌吧。

高适,二十歲之前的人生是一段空白,少年時随父遊宦嶺南,去過浙江福建,20歲上下西遊長安,原本也是帶着幹谒的目的,結果卻發現若非親信寵臣一介布衣根本沒有機會面見皇帝,遂失望而歸,這時候大概父親去世了,奇怪的是他并沒有回到蓧縣的原籍,而是在宋州安頓了下來,一住就是十年(在宋州的日子前後加起來大概有二十來年),這一點動畫裡沒作交代,我猜想他是不是因什麼機緣巧合和當地女子結婚成家了?

在宋州的十年他一度北上燕趙,還到過燕北的邊塞(第一次出塞),拜訪王之渙未果,回程的路上去了邯鄲和魏州,三十幾歲時第二次去長安,科舉失利,心灰意冷回到宋州,又在淇上置了别業,住了一段時間,還曾短程去楚地遊曆,周遊江北各地,之後李白帶着杜甫來宋州看望他,三個人一起去山東遊玩了一圈,又去了大梁城(李白的那首著名的《俠客行》便寫在此時,高适也寫了類似的懷古五言詩)大概正是從這時起三個人開始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李白在山東和一群神棍一起修了一陣仙,依然毫無所成,随後便南下接手了家族事業,從此長年活動在長江中下遊之間,杜甫繼續混迹在長安,周旋于權豪勢要的圈子,十年一事無成,高适則始終生活在宋州,我估計他做詩之餘依然不忘讀書習武,心中亦早已看透長安洛陽圈子的浮華和虛妄,也不想繼續像朋輩那樣平白浪費光陰和生命,開始踏踏實實做起自己的事情,畢竟,詩文做得再好而胸中無一長策,終究也隻是“文學侍從之臣”罷了,四十歲以後高适終于又變回了山東高門的世家子弟,以務實穩健的作風而受人尊敬,為人處世不尚浮華,端正、笃實而淳厚,這也正是舊山東士族的典型特征,之後的李德裕也是這樣的性格特點。

如是者,時光飛逝,又過了很多年,等到高适中第被朝廷啟用時已經快50歲了,人生大半時光都被徒然耗去,天寶九年高适以縣尉的身份護送新招募的軍隊再次前往盧龍軍鎮,随後便被哥舒翰辟入幕府,在河西前線呆了整整三年,等到安史之亂爆發,以及随後發生的一系列驚天動地的大事,時代已然變了,高适也已是年過半百的老人了,終于憑借自己的豐富閱曆及長年磨練出來的敏銳洞察力得到了唐肅宗的信任,被任命為淮南節度使,開始步入人生的高光時刻。

此時,高适長年居住過的宋州早已改名為睢陽郡,著名的張巡許遠守城故事正是發生在這個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