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精彩的曆史電影。用短短兩個小時二十分鐘講述了明亡前夕,清軍威逼朝鮮至投降稱臣的故事。

如果要說主題是什麼的話,我覺得應該是“屈辱地轉變”。電影的張力就在這降與不降之間拉開。龐大雄健的清軍就在山的一頭磨刀霍霍,而自己一方隻能龜縮山城裡,等待不知何時能到的援軍。而且城内也不安甯,王朝的中心退縮到小小的要塞,本來就臃腫到黨争的官僚機構就更加臃腫。在大敵當前、出戰失利之際,甚至為了安撫廟堂上屍位素餐的文官們,而問斬了忠誠可靠的戰士。這何談勝利呢?在這樣的情況下,兩個主角的抉擇也變得悲情起來。金尚憲為了心中的道義而堅持戰鬥,但大勢所趨下他的努力宛如風中殘燭。崔鳴吉迫于大勢想要和談,但這條最現實的路也是最被千夫所指之路。

最後,國君屈服在猛烈的炮火之下,屈辱地換上臣子的服裝拜倒在滿清皇帝的腳下。此前叫嚣着“不可屈服于蠻夷”的文官們此刻靜默無聲,悲涼、血腥的壓力壓在他們面前,朝鮮,屈辱地轉變了。但這條路是條活路,隻要活下去,一切就都有可能改變。

不過,對我而言最草的還是“亡,百姓苦”的無力感。為了不讓清人有向導,自诩道義的金尚憲揮刀殺死了老人;即使冒死突出重圍傳達繳文,在聽聞使者是個鐵匠之後,武官們一改關心的模樣露出鄙夷的神情;明明是此刻朝鮮的最後一道壁壘,士兵們的暖意卻争不過朝官們為了維持自己權威的馬匹,更加諷刺的是朝令夕改,沒過幾天,就吃到了吞下他們冬日溫暖的馬匹的血肉。

看完,我久久不能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