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吐槽一下這片子的名字,一眼看去還以為是翻拍的阿莫多瓦的《關于我母親的一切》,結果純粹蹭熱度,實際上是翻拍韓國的《世界上最美的離别》,為此專門去看了看原片,看完隻想說,同一個故事,怎麼就能拍得這麼差??

1.關于表演

徐帆的表演我認為是浮誇的,是失真的,我甚至想不出她為何要如此表演,讓她一個初中地理老師的身份演繹出幼兒園老師的模樣。她表演得很用勁、很累,我看着也很累。面對自己成年的女兒,依舊夾着嗓子用逗小孩子的語氣開一些讓人起一身雞皮疙瘩的玩笑。

2.關于母女設定

看電影的時候在想,我到底看的這是個什麼年齡層段的電影。這個女兒與母親之間的矛盾活似如青春期一樣叛逆,在母親的退休宴上演奏一首鋼琴曲都扭捏成那樣,餐桌上推女兒上台的樣子,真是像極了倔強的幼兒園小朋友。但一想,她怎麼也是深思熟慮過要和已婚男人在一起的成年人了。但是不一會兒,看見女兒又依偎在母親的懷裡,兩個人在被子裡說着悄悄話:“媽媽你好香啊”,又讓我不禁懷疑起這個角色的年齡設定。

母親幹涉女兒感情線,導緻女兒生氣這件事,女兒與母親最後的和解也處理得相當草率,僅僅是因為母親的重病讓女兒心存愧疚。非常奇怪地氣着氣着就變成了氣母親什麼事都要操心以後自己一個人怎麼辦……導演非常自大的就把母親做的這件事放在了道德的制高點上,認為不需要征求女兒的和解就可以和解。從這個角度出發,其實全片都處在同樣的邏輯中,包括母親很多不尊重女兒隐私的行為,手機定位等(btw這母親太厲害了,什麼高科技手機定位給我也來一打)。而在這種語境下,女兒最後的選擇就更是讓人吐血了,這得是什麼年代的設定才能在這毫無鋪墊的情況下讓女承母業,真就母親主題的電影母親最大呗。影片結束後還不忘加一句“媽媽希望你可以過自己想要的生活”,生怕觀衆看不出來這是女兒“想要的生活”。這也是與韓版的一個差異所在,韓版中的母親是一個家庭主婦,而這版為其增加了一條職業(夢想)線,出發點其實是好的,可惜被用得稀爛。順便吐槽退休會上全場暫停(包括黑社會),所有人看着媽媽看電視裡的科考報道,過于魔幻。

3.關于舅舅線設定

舅舅這條線也是同樣的邏輯,前期跟個黑社會一樣翻臉不認人,對他這個姐姐毫無好感,電影裡一開始給出的理由是季佩珍把老房子給賣了卻不把錢給他,對于這個嗜财如命的人來說,她這個姐姐可以說是死了也不應該在乎的,誠然姐姐把賣了老宅的錢給了季佩奇的老婆,但季佩奇當時在麻将館并不知道這件事,所以季佩奇是被女兒的一段話就說服然後與季佩珍和解的,真的不知道編劇在寫什麼。而在韓版裡的舅舅人物性格立體得多,包括其妻子。看這版的時候我真的多次疑惑為什麼還不離婚!季佩珍說什麼他其實心眼不壞的時候我一臉黑人問号臉。這種人渣不離婚留着過年嗎?(真的過年了)而韓版裡的一個設置是其妻不能生育,且舅舅雖然愛錢但也是真心愛她的,不嫌棄她,這讓一切都合理了許多。而這版裡非但沒有這層原因,舅舅對妻子的愛也被編劇一并删掉了。

4.與韓版的其他不同

另外,原版中的婆媳關系是更加矛盾沖突的,沒有這版這麼平和;以及父親也比原版中關心妻子得多。這種處理下的情節固然更加“和諧”,但也在某種意義上削弱了原版中的家庭悲劇性。母親的癌症本不僅僅是天災,更是家庭悲劇的人禍,而這層社會意義也被編劇抹去了。

5.方言問題

再有就是這兩年的電影真是有蜜汁方言情結。劉玫這個室友也是原版中所不存在的,我姑且不認為編劇是為了方言加的這個角色。硬是安排一個四川火鍋老闆我認了,你要四川人說四川話我也認了,劉玫在醫院還好好的怎麼和季佩珍吃起火鍋來就莫名其妙開始說四川話了呢?季佩珍個青島人,怎麼就也用四川話說起來了呢??求求各位導演不要把方言的好感都造完了。

6.最後吐槽

最後吐槽一下影片中的心靈雞湯,一句接一句,特别是女兒在一直導航的情況下不斷走錯路時,母親一句:“人生也是這樣啊,叉路口很多,錯了不要緊,回到正道上就行了”真是讓人一口老血,真可謂見縫插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