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1北影節第二場~影片的整個叙事結構是簡單明晰的,講述了一個三十歲在大城市漂泊多年且無房無車的落魄男人,帶着一身疲憊以及對過去回憶的哀悼,從城市回歸滿是煤灰與陰霾的山西鄉村(色調上是蕭瑟的),回到家鄉的故事,一路上他偶遇了一個又一個多年未見的親朋好友,曾經因為誤會而斷了聯系的發小,曾經無疾而終卻念念不忘的初戀,以及他自認為看對眼不停搭讪的“豔遇”學妹……從這些故人的身上一點一點找回他在這個地方帶有地域共性的記憶,找到他自我身份的一個錨點。

但如此明晰的叙事中,我仍覺得無病呻吟式的留白過多,在大段長鏡頭的處理上并不恰當,有些剛積累起來的情緒,啪的一下,被前後鏡頭、段落的銜接弄得個七零八落。能感覺到導演想表達些什麼,但那個“什麼”,導演戳不破、達不到,功力不足,以至于最後結尾段落突然高漲的音畫情緒,讓我有點接受無能。導演本人可能已經拍high了,放肆了,十分感動了,但作為觀衆的我還是冷冰冰的狀态,因而我對這部電影的觀影評價是“清晰中又有着不知所雲”“男性視角下的極度自嗨”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