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枨不戒

馬伯庸的作品,向來以小見大,将小人物置身于大家耳熟能詳的曆史裡,虛實結合,以現代人的思維解讀曆史事件的細節,帶給觀衆“在場感”,在跟随這些小人物的命運走向中,仿佛親臨曆史。不管是《長安十二時辰》裡的不良人,還是《長安的荔枝》中的九品小監事,都是這樣的視角與手法,上周開播的《風起隴西》,也是如此,不過人物職業換成了更緊張刺激的夜枭。

夜枭顧名思義,是活躍在夜晚的攫禽,也就是貓頭鷹。飛得高,牙尖爪利,隐匿無形,又能以叫聲示意,夜枭這詞念起來比細作要文雅。

而這場碟中諜,計中計的場景則放在了波瀾詭谲的三國時期,由曹魏和蜀漢兩大陣營拉開序幕。《風起隴西》開場就是諜戰大戲,轟轟烈烈的北伐戰争,失利的原因竟然是因為情報錯誤,而這個情報負責人,是蜀漢情報機關“司聞曹”的最高機密——白帝。

數萬人的生死,被聯系到一個人身上,第一集就是迫在眉睫的鋤奸行動,把這種緊張感拉到最強,台詞上沒有一句廢話,全程硬核。見多了緩慢節奏,人設單薄的劇,《風起隴西》的快節奏,強推理讓我眼前一亮。

在制作上,《風起隴西》與《長安十二時辰》同樣精良做派,服化道絕不敷衍,但不同的是,《風起隴西》中人物多着以麻布料為主,與當時的民生、風物所匹配,基本還原曆史的廣袖寬袍,給劇中角色鍍上了一層魏晉的風流姿态。白帝的白色長袍,荀诩的藍色袍服,柳瑩的淺綠裙踞,都帶着古樸的優雅感。劇中的細節也很用心,少有桌椅,多為跪坐,吃飯用手抓起面餅蘸醬,寫字用的是竹簡。沒有奇奇怪怪的濾鏡,沒有磨皮和打光,鏡頭下保留着自然的顆粒感,讓劇集充滿電影感,随便一張截圖,都帶着大片質感。

...

看過三國的人,諸葛亮絕對是大家心中智者白月光,《三國演義》裡有仙風道骨的唐國強,《赤壁》裡有溫文爾雅的金城武,李光潔飾演的諸葛亮,比起前輩們的演繹,也毫不落下風。

...

李光潔的版本呈現了一個憂國憂民的諸葛亮,此時的他已經不再年輕,沒有羽扇綸巾的英俊潇灑,更沒有火燒連營的意氣風發,有的隻是衰老和疲乏。把他視為肱骨的主公已經去世,曾經讓魏軍聞風喪膽的虎将也已經不在,他有心在死前替蜀漢把疆域穩固,卻遭遇北伐失敗,外有強敵虎視眈眈,内有同僚處心積慮奪權,上面坐着那個不知人間疾苦的阿鬥。丞相不能不疲乏啊,多年的嘔心瀝血,多年的君臣相得,眼看要付着東流,但他仍然肩抗重擔,李光潔将那種疲憊的力挽狂瀾展現出來了。

陳坤所飾演的白帝,可謂是舉重若輕。陳恭看起來是個放誕不羁的世家子,對着好友兼上官說話,也是一派疏朗豪邁,可是背地裡,他卻是頭号間諜,曹魏陣營内部最大的敵人。陳恭在酒館裡喝酒賞舞,十足的風流姿态,可是對着糜沖的步步緊逼,晚宴上的活口當面指認,他的鎮定與内斂又充滿力量。這個轉變拿捏的很到位。

...

陳恭應該是陳坤近年來拿到的最好角色,角色的背景和人設,與他的氣質十分貼合,陳坤的大五官深輪廓很容易表現出角色的憂郁和深邃,又帶有優雅感,世家公子,深情男子,這樣的角色他是手到擒來的,他之前的經典角色,陳子坤、金燕西、王生,莫不是如此。陳恭為了光複漢室,不惜遠離家鄉,與妻子分别,遭遇同僚誤解仍不改其志,這個人物,和諸葛亮一樣,是帶有濃濃的理想主義色彩的,是個悲劇角色。

比起陳恭主動在魏蜀兩地攪弄風雲,荀诩是被動卷入碟中諜遊戲的。荀诩雖然任職司聞曹,可他是靖安司的内勤,工作是看資料,分析諜報,而不是親身上場。作為陳恭的大舅哥,信任的知己,他是不相信白帝叛變的,即使是遭遇重刑,他也不放棄這點,而他的身份,也決定他成為街亭失利事件的掃尾人員。一方面是本心和情誼,一方面是家國和職責,荀诩糾結于兩難,萃毒的匕首,茶水裡的毒藥,注定他和白帝隻能活下一人。但見到陳恭之後,通過試探,馬上就相信了他,哪怕他可能要付出生命的代價,哪怕這個結果是蜀漢想要抹除,他仍然願意冒險。

...

如果說陳恭是睿智與鋒芒,是一把外放的尖刀,他永遠有那麼多奇思妙想,哪怕身處絕境也遊刃有餘,那麼荀诩就是孤勇與堅韌,是一個厚重的刀鞘,哪怕被衆人反對他依然會堅持心中信念。

這兩個角色撐起了劇中的故事結構,兩個情報人員,兩個知己好友,一明一暗,一個在曹魏尋找蛛絲馬迹,一個在司聞曹排除清掃,共同查找蜀漢情報陣營裡的大敵“燭龍”。雙男主的配置在影視劇裡并不少見,但陳坤和白宇的合作還是給了我驚喜,在劇中,陳坤的皮膚到眼神,都保持着不錯的狀态,能夠将複雜的表情演繹到位,而白宇留着胡子,束起發髻的妝造,在他以往的少年感上加了一絲成熟的韻味,顯得更有餘味。

劇中的一幹配角,也都是老戲骨。開場和陳恭對戲的糜沖,锲而不舍,老謀深算,看起來就是個可靠的肱骨之臣,一條忠心耿耿的獵犬。他是第一個懷疑陳恭的人,也是第一個讓陳恭碰鼻子的人,他監督搜查陳恭住所,幾次都差點抓到把柄,在和陳恭前往五仙道的途中,他完全打亂了陳恭的計劃。可惜這樣一個老辣的對手,還是死在了陳恭手下。

...

聶遠飾演的馮膺,也是一個心機BOY。街亭失利後,他是掃尾的負責人,他當機立斷排出荀诩深入曹營,除掉白帝,及時止損。北伐失敗後,大将軍李嚴彈劾諸葛亮,進駐司魏曹,面對人事變動,馮膺穩坐釣魚台,不管是李嚴的拉攏,還是李邈的威脅,他都波瀾不驚。而李邈為了扳倒馮膺,不惜自編自導出雕版失竊事件,把燭龍的事扣在馮膺頭上時,他從獄中逃出,沒有去找老上司楊儀,而是跑去找李嚴,用保留的證據成功為自己洗白,還赢得了李嚴的信任。可是這麼一個心機BOY,也被燭龍騙了。

...

白帝的情報是在大營被調換的,而能夠看懂密語的人,隻能是能接觸到白帝雕版的人。荀诩、馮膺,楊儀、陰輯,孫令和高堂秉這些人裡,誰是燭龍?孫令是嫌疑最大的,可是沒孫令咋咋呼呼的,雖然能接觸到密語,但沒有這個心機。接下來被懷疑的是馮膺信任的高堂秉。他在一開始就誤導了荀诩,暗示他燭龍是看懂白帝密語的人,後面利用司聞曹裡的權利鬥争,殺死李邈,聯絡柳瑩,暴露翟悅的身份,用翟悅之死給了陳恭最深一劍。可是高堂秉也有疑點,他接觸不到谷正,而他的自爆身份也像是在給别人打掩護。燭龍到底是誰?或者說誰才是下一個燭龍?這還是一個謎。

...

每一集都有一個反轉,每一集都有新的線索,信息密集,需要人全神貫注,猶如在通關打怪,充滿意想不到和驚喜。在懸疑向上,做出了層次和深度,在曆史向上,又保留了風味和厚度,五月份如果需要打發時間看劇,又不喜歡看傻白甜劇情的話,《風起隴西》是個不錯的選擇。

随着劇情展開,更多謎團浮現出來,故事變得更加複雜了。諸葛亮還在計劃下一次北伐,馮膺即将退出司聞曹的舞台,原本是魏諜的柳瑩,竟然和陳恭暗中有來往……不由得讓人好奇,這場大風到底會吹向何方?隻能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