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選一個故事來講述傳統文化的詩意和美好,那一定是武俠故事。武俠故事裡,少年奇遇、招式武功、奇門遁甲都隻是絢爛的外衣,真正的内核不過是兩個字——仁愛。少年俠客遇到纨绔公子調戲貧女,會挺身而出打抱不平;武林正道講究一諾千金,為了承諾可以付出生命代價……這浪漫的武俠精神,正是我們生活中最為罕見珍貴的東西。從《金庸武俠世界》當前播出的《鐵血丹心》來看,主創們是懂武俠精神的,把金庸武俠原著的故事融合提取,重點放在了人物上面。

...

從劇名來看,不難發現主創的野心,他們并不隻是想要單純改編《射雕》這一個故事,而是以此為引子,對老故事進行影像新呈現,同時對原著中部分經典角色的留白處進行故事創新,從而呈現出一整個武俠世界,在遵循原著的同時不斷創新(後續關于五絕故事的創新性,我也較為期待)。

圍繞《鐵血丹心》的故事結構上,主創剔除了枝葉,父輩的故事以穿插的形式出現,既起到了交代劇情的作用,又将占比空間壓到最小,劇情的切入點直奔主題,以郭靖結識黃蓉之後的奇遇展開,充滿了緊迫感,尤其是比武招親到楊鐵心夫婦之死,僅兩集的戲份便充滿了轉折和沖突,卻都發生在一天之内。從觀衆的角色,刷劇的爽感很強,能夠一口氣追下去,打戲精彩,内容沒有注水,節奏幹淨利落。

此沙飾演的郭靖,眉清目秀,看起來是翩翩少年,偏偏說話反應都是慢半拍,沒有少年俠客的風流倜傥,倒是多了絲憨厚之氣。乍一看是個木讷的大個子,眼睛裡卻總是閃爍着純真的光,這股單純中和了他外貌與性格的矛盾,讓他的行為舉止變得自然起來,而沒有生硬的傻愣感。

...

這點其實很難得,郭靖這個人物,應該是金庸筆下最拉好感的男主之一,演員不能不好看,黃蓉身為桃花島小公主,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眼高于頂,不可能看上一個粗鄙的漢子,但演員也不能太好看,太好看了就會和楊康歐陽克混在一起,很難把郭靖的氣質立起來;角色的呈現,不能太顯得有城府,不然郭靖的人設就會崩塌,同時又也不能太拙,真正笨拙的人不可能一個月學會降龍十八掌,不可能成長為武林泰鬥。

此沙版的郭靖,卡在了剛剛好的這個點上,《封神》劇組的培訓經曆,使他的形體保持在一個挺拔健康的狀态,當他動起來的時候,挺拔的身姿帶來一種陽光感,而鏡頭裡呈現出來的熟練馬術,也更一步加深了他身上的俠氣,他演繹的郭靖,充滿了青春純真的氣息,憨厚且讨喜,使人物的一系列奇遇擁有了可信度。

黃蓉的這個角色,反倒比郭靖更好把握分寸,黃蓉長得鐘靈敏秀,腦袋瓜也聰明伶俐,性格古靈精怪,把握住一個“靈”字,便能讓觀衆代入角色。包上恩版本的黃蓉,第一次出場就是個鬼靈精的形象,面對酒樓小二的狗眼看人低,她不氣不惱,穿着乞丐服泰然若素,用近乎于砸場子的點菜名場面來作為報複,說話時,她時而把腿架在凳子上,時而搖頭晃腦,用一系列小動作表現出黃蓉的嬌俏靈動。

回歸女兒身時,她又是另一種氣質,蓉兒第一次以本來面目出現見靖哥哥時,一襲白衣,泛舟于煙波浩瀚的湖面,人美景更美,随手一截就是幅山水畫。在劇中,黃蓉每次泛舟湖面時,都會唱歌,歌詞是極雅緻的宋詞,歌聲婉轉,靈氣十足,在靖哥哥面前盡情展現女性柔美的同時,也彰顯了黃蓉家學淵源的文化素養。

...

包上恩長得小巧玲珑,身材外貌就是江南女子的感覺,此沙挺拔俊朗,兩人的身高差加深了這種對比,同款畫面很有CP感。從選角上來說,郭靖和黃蓉是符合原著的,兩個演員對角色的理解和把握也在線,加上劇情緊湊,第一集郭靖和黃蓉邂逅,第二集黃蓉女裝現身,第五集郭靖表示非黃蓉莫娶……劇情以男女主的感情線展開,在情緒上一以貫之,加強了CP感。

說起劇中最亮眼的角色,除了郭靖黃蓉,還有楊康。男主要正氣凜然,情深義重,男配的發揮空間卻大了許多,隻要人設不崩塌,可以設計很多新的元素。比如在這個版本裡,楊康的壞,就多了一種病嬌感。王弘毅飾演的楊康,出場穿着華麗的紫色長袍,在衆人簇擁下緩緩打馬走來,眉目如畫,雍容華貴,一派世家公子的風度翩翩,可當他站在比武招親的擂台之上時,言語神情輕浮無比,不由讓人産生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感覺,接着包惜弱出場,他在母親和外人面前完全是兩張臉,僞善又狠毒,一個心機深沉的楊康就出現了。

這些,其實王弘毅之前的楊康也做到了,這版楊康讓我覺得驚豔的地方在于,王弘毅的氣質帶着一絲脆弱。當他發現自己最引以為豪的身份是假的時候,自己最愛的母親要為一個陌生人抛棄生命時,他跪在地上的哭喊撕心裂肺,沒有半點貴公子的風度。離開靈堂的那一幕戲,他一個人在雪地裡蹒跚前行時,脆弱得仿佛下一刻就會倒地,别說本來就對他一見鐘情的穆念慈了,就是我看了,也是心生憐愛啊!

...

這股脆弱運用到楊康身上,就變成病嬌感,他會一邊吃着穆念慈下的面條,一邊哀切地說自己是個罪人,他會一邊心如死灰地告别完顔洪烈,一邊真情畢露懷念起父子情,當他在愛他的人面前攤開脆弱的時候,自私的觸須沿着同情蜿蜒而上,既謀取了心愛女孩的芳心,又保住了自己小王爺的身份地位。

楊康總是擺出一副最慘的模樣,算計着最狠的事情,在包惜弱和丘處機沒有察覺的時候,他已經成長為一個政治動物,哪怕他和完顔洪烈沒有絲毫血緣關系,卻不妨礙他成為了完顔洪烈的翻版,就算他和楊鐵心換個場合相認,一家三口事先做好感情鋪墊,在身份認同上,他也不可能站在楊鐵心那一邊。

...

在幾個主角之外,配角的挑選也比較用心。前幾集裡出現的全真教道士,馬钰王處一,顔值都在線,特别是王處一,清隽疏朗,算得上是個中年美男。

明道所飾演的洪七公,也挺養眼的,身材魁梧,濃眉大眼,高度貼合原著中對于洪七公的描述。值得一提的是,觀衆在過往經典版本的引導下,往往會将洪七公想象成一位邋遢潇灑的老爺子,卻忽視了原著中洪七公本就是初過不惑之年的武林宗師,正處生命力旺盛的頂峰。劇集中,明道所飾的洪七公,雖着破爛衣,卻并不邋遢,有丐幫領袖的豪爽不羁,也有老江湖的精明世故,更沒有自恃五絕而倚老賣老的爹味兒,隻教郭靖和黃蓉功夫,從不條條框框教他們做事做人,算是大宋第一好老師。

...

這版歐陽克,長相清秀,頭發卷曲,一看就知道他有西域血統,出門排場大的很,要美女擡轎,衣服全是一身俏的白衣,打鬥時手裡必須拿一把扇子,就算扇子被撕爛了也要馬上再換,可是他那一臉好色又自戀的油膩,看了就讓人想打,這也算是一種還原式的體現吧。

...

前幾集裡出場的人物不算多,相信随着劇情的延伸,宏大的武林布局與家國天下展開之後,還會有更多亮眼的角色出現。在《鐵心丹心》的故事框架中,主題是郭楊兩家子弟在身份認同上的個人選擇,探索生活環境和個人努力在這個過程中發揮的作用,呈現的是兩對小兒女的糾葛愛恨,題眼是成長。隻不過,身處在江湖之中,成長是一件殘酷的事,它往往伴随着鮮血、死亡和失去,一旦選擇的方向錯了,可能永遠就再也沒有回頭的機會,而這,也許就是武俠故事想要告訴我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