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莊的一再推薦下,我今天看完《毀滅與重生:日本昭和時代》以後,就打開電腦開始觀看《切腹》。

影片開場以一個經典的日本武士盔甲進入一個傳統日式三進院。鏡頭不斷在即将發生故事的各個場景切換,鏡頭絕妙。

影片一開始,就是男主前來井伊家要求切腹。這個井伊家并不是虛構的家族,是德川氏的家臣,以第二十四代當主被稱作“赤鬼井伊”的井伊直政聞名。井伊氏在明治維新前就歸順了新政府,對于大名們的城的處置,政府頒布了“廢城令”,全國很多大名城閣都被摧毀了,井伊氏很幸運,家族的彥根城卻成為例外保留了下來,是因為明治天皇巡幸東京時經過了彥根城,而且大隅重信、天皇的表妹也在勸天皇不要破壞彥根城,就這樣彥根城逃過了毀滅的命運。1944年,井伊氏将彥根城寄托給了彥根市,因為彥根城的維護費太高了,井伊氏沒法負擔。1945年的8月15日,盟軍已經準備好了在當日夜間轟炸彥根城,後來因當日中午日本投降而取消了。男主津雲半四郎是福島家武士,而廣島藩福島家也是确有其事的。廣島藩在安土桃山時代由毛利氏管治。除了擁有安藝國和備後國還有長門、周防、石見、出雲四國和伯耆、備中和伊予部分領地。關原之戰後,毛利氏的領地大幅縮減被改易至長門、周防兩國。而福島氏則入主廣島城,成為新的安藝、備後兩國領主。廣島藩因而立藩。石高為49萬9000石,再檢為51萬2000石。1619年藩主正則由私自擴建城池被幕府沒收領地。之後由淺野長晟入主,成為了廣島藩主。石高為43萬5000石。直到幕末為止均由淺野氏統治。

全片故事雖說分為“過去”和“現在”的雙線,“過去”部分是由頗具日本特色的講述完成的。整部影片在主人公和禦家老的叙述中交替完成了叙事。禦家人是鐮倉時代與将軍直接保持主從關系的武士,而“家老”是日本江戶時代大名的重臣。這裡的禦家老應該是與井伊大名直接保持關系的重臣。而井伊大名全片并未出現。

影片中我首先注意到兩部分象征。一部分是井伊家結構,一部分是主人公家結構。井伊家的赤甲很明顯象征着“隻做裝飾”的武士道。然而禦家老一直在強調它“不僅是裝飾”,我認為不能簡單看做嘴硬,因為在後面的驅使武士追殺主人公的情節和禦家老訓斥那個善良的老武士所說的話“蠢材!你不是昨天才出世,應知世情。”一句話給了我無數遐想。按說津雲半四郎努力證明武士道不過是個“沒用的裝飾”,他回來報仇,講述井伊家的虛僞,并割下三人的發髻訴說三人并未切腹的情形已經很明白的證明了“武士道”隻是“沒用的裝飾”了。那麼,如果小林正樹隻是想表達“武士道”隻是“沒用的裝飾”了的話,那麼他應該在影片沖突最激烈的地方——津雲半四郎摔散赤甲,切腹自盡時結束影片。但是他并沒有,而是繼續講述了禦家老處理此事的行為。那麼他批判的重點,就不在于“沒用的裝飾”上,而是禦家老所展現出來的——權力。整部影片中,禦家老這個職位本身就是因為和大名最親近而獲得的權力。這權力使他可以驅使武士殺死津雲半四郎,可以逼迫千千岩求女用竹刀切腹,逼迫他下位的武士切腹,并且驅使下人隐瞞這一切甚至篡改曆史。

而禦家老隻是一個依附于“赤甲”存在的權力實體。他對“赤甲”跪拜,恭敬,實際上都表達了他對于這份權力的清晰認識。這裡實際上就是小林正樹的又一個精妙之處了。曆史上《日美友好通商條約》簽訂後,井伊直弼和九條尚忠欲合謀廢黜孝明天皇,将孝明天皇遷至彥根城,立祐宮睦仁親王為天皇。而對于赤甲的所有者——井伊直弼,天皇就是他的“赤甲”。是他看似“沒用”,實則是他權力的來源的那個東西。這裡需要注意到,小林正樹是著名反戰人士,曾經被迫參與日軍,是日本戰後反思的一位名流。這裡對于“沒用的東西”的讨論,應該是直指日本戰後修改憲法事件,1946年1月4日,松本委員長提出個人的《憲法修改要綱》,即“松本甲案”,在有關天皇部分,隻是将“天皇神聖不可侵犯”改為“天皇至尊不可侵犯”。由于遭到委員會委員的質疑,所以又制定了修改内容較多的“松本乙案”;1946年6月,日本共産黨正式發表《日本人民共和國憲法草案》,明确主張廢除天皇制、建立共和國;1945年1月21日,自由黨發表其憲法草案,在天皇制方面,聲稱天皇萬世一系,作為國家元首總攬統治權,廢除緊急敕令、獨立命令制定大權、官員任免大權、統帥大權、編制大權等;進步黨也在同年3月14日發表了修改憲法方針,維護天皇制,“天皇在臣民的輔助下行使統治權,立法依靠帝國議會的協助,行政由内閣輔助,司法委托法院……廢除統帥大權、編制大權、非常大權、獨立命令制定大權,其他天皇大權有議會議之。”除政府和政黨的憲法草案外,還有六個民間的憲法草案,分别為憲法研究會的《憲法草案要綱》、高野岩三郎的《日本共和國憲法私案要綱》、日本律師聯合會的《憲法修改草案》、裡見岸雄提出的《憲法修改草案》、憲法懇談會的《日本國憲法草案》及布施辰治的《憲法修改私案》等。而《每日新聞》的輿論調查表明,85%的人支持象征天皇制,13%的人反對,不表态的人占2%。

本尼迪克特在《菊與刀》中這樣認為“日本對于天皇的概念和太平洋島嶼中普遍存在的那種概念一樣。他是個神聖的領袖,可以參與到行政事務中,也可以不參與。”“在日本人看來,天皇對于世俗事務的積極參與對他的地位無益。位于京都的皇宮被日本人視如珍寶,在征夷大将軍的治下保存了長長的數個世紀。從西方觀點來看,天皇的功能完全是多餘的。但是在那些對等級制習以為常的日本人眼中,情況卻大不相同。”小林正樹在這裡很明顯是針對日本的天皇制傳統做出的文化反思。而且并不同于一般的批判,其實際上就像福柯對權力的批判一樣,相當暧昧。

影片中津雲半次郎摔散了的赤甲又重新被擺好了,禦家老通過對于信息的篡改又讓權力回歸到如同往日一樣。實際上這一方面象征着即便西方文化沖擊了日本,将傳統的幻影擊碎,也終究會因權力的需要重建,而他們重建的方式就是篡改信息,讓事實不為人所知。這已經很明顯在指戰時日本政府了。1942年6月,日本中途島海戰戰敗,損失全部的四艘航母,然而這一消息連首相東條英機和昭和天皇都不知道。當時日軍戰敗的消息由于政府的高度封鎖以至于國民完全不知情。而禦家老的威脅實際上也與當時日本在大政翼贊會的監視下言論完全不自由。相當多的民主人士被暗殺或被特高看管。

這裡補充一個信息:1940年6月24日,近衛文麿在革新右翼的鼓動下,發起新體制運動,表示要将各政黨、政治團體、軍部、官僚、經濟界以及社會輿論全都統一起來。木戶幸一提出,因為西園寺已經在事實上隐退,所以推薦首相人選的方式可以改由内大臣召集有擔任首相經驗的人集體讨論之後向天皇推薦,這得到了昭和天皇的許可。那些曾任首相者被稱作天皇的重臣,他們的會議就被稱為重臣會議。而禦家老就是大名的重臣。小林正樹的嚴謹之處可見一斑。

第二個部分主人公津雲半四郎家庭結構。主人公津雲半四郎是經典的武士形象,恕我才疏學淺,形象具體的文化内涵并未讀出。而千千岩求女則大有文章了。我日本文化功底不好,所以名字所蘊含的意味沒有看出來,但是影片中在津雲半四郎向千千岩求女詢問能否娶自己女兒時。導演安排千千岩求女正在教自己的學生讀《論語》,而所讀内容正是《論語·堯典》裡的最後一段話:孔子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

這段話好像仍然是在講,作為日本的“禮”的武士道對于個人生活有着多麼重大的意義。然而,這篇文章裡,上一段才是最有意思的部分:子張問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從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惡,斯可以從政矣。”子張曰:“何謂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子張曰:“何謂惠而不費?”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費乎?擇可勞而勞之,又誰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貪?君子無衆寡,無小大,無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驕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視,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張曰:“何謂四惡?”子曰:“不教而殺謂之虐;不戒視成謂之暴;慢令緻期謂之賊;猶之與人也,出納之吝,謂之有司。”

這裡的“五美”,表面是在批判日本德川政府,實際上是在批判當時的日本政府。《新安保法》的推動、沖繩島美軍基地擴張事件以及東大和日大全共鬥事件均表露出日本岸信介政府的對美國的無底線妥協和對本國國民的暴力。孔子對“五美”回答的兩個反問其實也是小林正樹對日本政府的提問。

後邊的“四惡”則更明顯了“不教而殺”“不戒視成”“慢令緻期”就是井伊家武士對千千岩求女所犯的罪行,同樣,也直指當時日本政府。

從符号的視角來看這一家人,津雲半四郎象征武士,千千岩求女象征日本士階層,而妻子則象征幸福或者家庭,孩子則象征希望。而熱病可能是象征軍國主義狂熱毀掉了現在的幸福與家庭,同時毀掉了他們的下一代。從日本戰後史來看,在戰争期間受過教育的孩子由于前後教育内容差異過大造成了精神世界的分裂,成為了日本一代人的創傷。

回到片名《切腹》,“切腹”是日本武士自殺的一種方式,一般是武士用短刀劃開自己的肚子,然後介錯人一刀劈下,使得頸椎斷開而頭部仍有相連,以保持儀态。影片中展示的則是非常考究的“十文字切”,“十文字切”要求切腹者首先從左至右的切割,然後作稍微向上的第二刀,讓其腸髒溢出。切出第二刀之時,介錯人進行抱首,即揮刀向剖腹者的脖子斬下,但不完全斬斷。這對介錯人的要求非常高,需要是劍術大師,這也是為什麼影片中人物挑選介錯人是非常合理的,因為如果沒有一刀砍斷頸椎,剖腹者會非常痛苦,曆史上三島由紀夫就因為介錯失敗而死的極為凄慘。

《切腹》本片的上映時間是1962年,而這一段時間沖繩地區的美軍基地與當地居民的沖突不斷。1955年1月,在被美軍占領後,沖繩原有耕地的四成都被美軍征用,用于建設軍事基地,但是美軍購買土地給出的價格卻隻能買幾包香煙。沖繩居民在經濟上完全依賴美軍基地,卻賺不到多少錢,生活依舊極為困苦。這與影片中津雲半四郎的遭際非常相似。而日本駐紮在沖繩的軍官曾經在日本戰敗時在沖繩強迫當地平民集體自殺。在軍國主義狂熱的軍隊中,這樣的事情也很常見。伊斯特伍德的電影《硫磺島家書》中就曾表現過軍官強迫士兵自殺的情節。

總之,《切腹》是一部各方面均很成功的電影,在曆史考據上,在反戰反思上,在議論時政上,在情節叙事,配樂,畫面,演員表現上都是一部極佳的電影。裡邊江戶時期跪坐的禮節,演員也都一絲不苟的将大腳趾按照要求疊起來,屬于是一個非常用心的細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