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很期待的片子,看完以後感覺有些失望。整體上來看,全片還是一種自以為的幽默,有人說這是“不接地氣”,有些贊同。
片子緻敬了很多港片,還有很多表演藝術,也許是情懷,也許是蹭熱度,方便宣傳劉德華,誰知道呢……
衆所周知,本片是翻拍自日本電影《盜鑰匙的方法》。仔細對比就發現,其實并沒有改太多。但為什麼最後就是不夠好看呢?演員是沒有問題的,包括萬茜(不是她的演技拖了什麼後腿),還是劇本的問題。日本原片是一個典型的日本社會現狀下的日本喜劇片。很多時候這種日式的幽默内核并不是很适合中國。這點尤其體現在萬茜的愛情線上,這讓她的愛情是那麼的虛假,好不真實(所以網友說她演了工具人,是假上海女人)。
同樣,《人潮》裡殺手這個角色,也變得過于浮誇過于高端,以至于觀衆不願意相信他居然是個假殺手……合着看了半天,就是看你們演怎麼演戲啊,假殺這麼多年真的不會穿幫嗎?假殺人還搞那麼多道具那麼多分析牆? 如果被殺者不願意和他唱雙簧怎麼辦,讓他放馬來殺,又該如何?反正我表示很懷疑。日版這麼演,是因為日式喜劇就是這樣,喜歡誇張地戳破虛僞來達到嘲諷效果,但中國的觀衆未必喜歡這樣……難道一個女人就不能愛上真殺手嗎?這真的沒什麼好zz正确的。
至于演員這個角色,肖央的劇本真的過于表現其油膩惡心了,令人作嘔。以至于她的善良轉變和擔當,還有愛情都是那麼不真實。
另外,曾九蓉這個角色真沒什麼好說的,一切邏輯和情節在她這裡就基本扭曲變形了,沒意思。
電影最後,導演悉心地給出來每個人物的結局,好像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既然報警這麼有用,BOSS晖姐為什麼不早點報警呢?非要處處被人騙,過成一個“被欺騙的晖子的一生”,讓人無端同情開反派來,着實無語啊!
最後的最後,看完電影我還是沒明白為什麼叫《人潮洶湧》,就因為一句文藝的台詞?這到底和全片有多大關系呢?不由得讓我想起來當年的全世界還有擺渡人,也許是因為排春節檔改的名字吧,隻能這麼解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