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就陪着老慶走完了這個五月,超點看完結局有點怅然若失,既有迎來本季收官的激動,還有看不夠的失落,也有沒來得及看小範大人在江南大展神威的遺憾,總之是五味雜陳。

既然收官了那必然還是要給我愛的老慶再來上一篇湊個圓滿的。就圍繞這個結局展開,想到哪兒寫到哪兒吧

...

第一季裡的範閑,初入京都卻自帶光環,跟喜歡的人一見鐘情,懲治郭保坤成竹在胸,大殿上背詩一夜成名,略施計謀将長公主趕出京都,去了北齊也是各種攪動風雲,鬥敗沈重,算計肖恩,跟聖女處成朋友,當街立棋揚大慶國威。一路看下來幾乎就是人生爽文巅峰,當時人人都愛範閑,愛他的肆意張狂,愛他坦途大道的人生,愛他永不被馴化的靈魂。

可是到了第二季,很明顯的一個感受就是,範閑不再“爽了”。從一個懵懂無知的澹州少年蛻變成了名滿京都的小範大人,也許是因為有了牽挂的人和事,也許是他不再那麼無知無畏,你會發現,第二季的範閑,每一步走的都很難,都帶着血和淚。

那麼,為什麼會這麼設計呢(每一季選擇在哪裡收尾,一定是編劇精心設計過而不是随心所欲的,望周知)

抱着這個疑問,我去重新翻看了第一季的結尾,再結合第二季最初的概念海報以及最終收尾,我好像讀懂了王倦的意思。

第一季的範閑,是帶着懵懂踏入這個世界的,他無憂無慮的活着,唯一的願望是“不求上進,隻求平安”。可是當滕梓荊踏入澹州的那一刻起,命運的齒輪就開始轉動了,好像有人在冥冥之中推動着範閑往前走,自己的身世之謎,葉輕眉的死和她留下來的那些東西,被安排好的聯姻,範建陳萍萍慶帝這些态度未知的長輩們……或被動或自願,範閑踏入了這個棋局。

第一季自始至終在講的,也正是範閑從無知無畏到意識到自己是一顆棋子的過程。

...

...

肖恩揭秘的身世、滕梓荊出現的契機、言冰雲的身份……當所有的一切被串聯起來的時候,範閑是恐懼的。他一直以為自己走的是想走的路,卻發現每個節點、每個事件、每個人物,都是有意無意被安排的,那張看不見的大手遮雲蔽日,鋪天蓋地。于是他就想做點什麼,來跳出這種被操縱的人生

還記得第一季最終結束的段落嗎?一場突如其來的“死亡”。這場死亡正是來自于範閑對于“棋子”身份的一次打破,既然你們要安排我的人生,那我就用最慘絕的方式來跳出這種安排。

...

一場假死,第一季戛然而止。不僅打破了屏幕前我們觀衆的想象,更是讓那幾位執棋的爹也陷入了震驚。第一季就此收官,範閑,拒絕棋子身份,開始自己“執棋”。

第二季最早的概念海報也印證了這個分季的思路,雙指撥動京都風雲大特寫,您的棋手小範大人已上線。

...

所以第二季整個故事的思路,在一開始就是謀劃好的,就是範閑從棋子成為棋手開始下棋的過程。看過之後會發現故事線也基本都是這麼鋪陳的,假死脫身解決二皇子留下的威脅、入主一處籠絡手下不再孤軍奮戰、以身為餌引都察院入局調查二皇子、整治春闱追求公平正義……第二季從頭到尾很明顯的一個改變就是範閑開始追求自己的意志,想方設法達成自己的目的,在這張棋盤上試圖落子。

可是對弈的時候,更重要的是看對手。第二季的範閑終于發現了雲霧之後真正的對手,他本來以為會是陳萍萍,誰知卻是坐在最高點的那個人,慶帝。而悲哀的是,他發現鬥不赢這個人,無論他如何落子,無論他如何設局,隻要那個人一句話,他所有的努力都煙消雲散。于是二皇子的闆子重重擡起輕輕落下,于是賴名成廷杖至死無能為力,于是春闱不公心知肚明卻積年成弊。擺在範閑面前最直接的問題就是:在現在的環境下,無論如何都赢不了這盤棋,那該怎麼辦呢?

範閑給出了自己的回答,樸素又直接

打不過,我就跑

這個棋盤我下不赢,那我不下了

等我換個我擅長的棋盤,用我制訂的規則再來跟你下

所以他才會離開京都,來到江南。江南在物理意義上離京都是很遠的,離京都遠就意味着離那位遠,離那位遠了我就有時間來造屬于我自己的棋局,我自己的棋局造好了再來讓你入局,那我就有赢的機會了。

更何況,江南的三大坊,這世上除了葉輕眉,也就範閑對這個東西最了解了。把别人拉入自己最擅長的領域然後擊敗他,這正是範閑的對弈取勝思路。

所以一分析,好像第二季收官卡段停到這裡确實是最合理的。

隻可惜苦了我們這些日思夜等的觀衆啊,等了五年卻隻用半個月就結束了,而且一整季的情緒都很憋屈,确實是挺難受的。

而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去王倦微博下催催更,默默祈求第三季早點到來吧,畢竟五年又五年,臣妾真的等不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