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在講故事的《人生大事》,采用了觀衆更容易接受的線性叙事手法,它
“注重故事的完整性,時間的連貫性,情節的因果性 ”。
電影故事講得精彩,屏幕前的觀衆不經意就沉浸其中,時而捧腹,時而淚落。對于觀影體驗,我鬥膽化用李白遊三峽的詩道出——
偶遇文姐戰三哥,
千裡歡海半日滿。
兩行熱淚啼不住,
吾心已過萬重山。

《人生大事》,觀影體驗甚佳,老少鹹宜,雖哭笑殊同,但各有所得。
對此,原因極多。我認為,劉導用心講了一個完整的故事,是重要的一方面。
亞裡士多德在《詩學》中提到了“叙事完整性”:“所謂完整,事有頭,有身,有尾”。
《人生大事》的故事是完整的:
有頭——小文外婆的葬禮;
有身——小文暫居上天堂,文姐“鬥”三哥,給活人辦葬禮終成鬧劇,三哥接受小文,小文幼兒園二三事,三哥“狠心”送走小文,給老莫辦葬禮;
有尾——天南海北的一家人幸福生活在一起。

但是不僅電影的故事是完整的,故事裡的具象符号和理念傳達也具有故事的完整性。層層鋪墊,環環相扣,笑料自然不刻意,悲傷有因不煽情。
它基本沒有顧頭不顧腚的細節纰漏,這對于強迫症的“患者”來說也特别友好。例如有觀衆提到,當初三哥拿着房本去找前女友,被綠被打,出門還沒忘拿走房本!

(一)具象符号的叙事完整
——談談小文畫畫
(1)有頭
電影開篇醒來的小文,臉上有兩道彩筆印。叫不醒外婆,她靠着的牆上滿滿兒童畫,不用多說,都是小文的傑作。
種種鋪墊,可以看出小文對畫畫熱愛。後面也講到她随身包裡有彩筆,那麼随時随處畫畫也成了一種必然。
(2)有身
找不到外婆,寄居陌生又雜亂的門店裡,即使紅纓槍在手,小文又怎能不怕?所以,畫畫成了一種排遣方式。
往哪裡畫呢?沒有畫紙。
之前三哥剛告訴她外婆“變成星星”了,可她沒摸到裝外婆的“盒子”,不過桌子上有一個,有一個将要裝另一顆“星星”的盒子。
所以,我認為小文往骨灰盒上畫畫,不是搗亂,而是有心,她真的想畫好看的畫送給變成“星星”的人。小文年小,很多事沒法表達,但她的行動有因可循。
後面三哥殡儀館“糊弄”喪女夫妻的話,說不定蒙對了小文畫畫的部分原因。此處還有個小巧合特别戳人,那就是病亡女孩也是愛畫畫的。這是個符合常理的巧合,鋪墊了情節“突轉”的合理性。再往後說,要不是這件事辦得合顧客心,三哥又怎麼找得到給小文恢複外婆錄音的方法呢!
一環扣一環,充分依循了情節的因果性。意料之外,但在情理之中。
除了這些,當三哥真正想“換種活法”時,父女倆還給靈車畫了新裝。
(3)有尾
幼兒園兩次親子活動,小文畫了兩次畫,内容不同。不一樣的内容,也反映了小文對三哥他們認同感的變化。
第一次畫的那幅内容豐富,五個人都有,甚至還有“黃瓜”“茄子”。第二幅隻有三哥,一側還有大大的兩個字——“爸爸”。
後來這兩幅畫都被挂在門店顯眼的位置。這些是三哥這個“老”父親的驕傲,也是三哥對小文這個女兒的認同。


(二)理念符号的叙事完整性
——談談“粒粒皆辛苦”
(1)有頭
問:你下巴有個洞嘛?
答:粒粒皆辛苦。
這個對話發生在小文剛住下的時候。
三哥帶她去路邊吃面,小文把掉在塑料凳上的面抓起來吃,三哥嫌棄。小文一本正經地說這是“外婆說的”。
随後,小文吐三哥一臉面條,三哥頒布“不準”五六條,兩人不歡而散。
(2)有身
因為小文骨灰盒畫畫有功,他們犒賞她。三哥也心血來潮把幾顆“豆”先塞進小文嘴裡,再自己嚼幾顆。
然而,他硌了牙,後來才發現那是跳跳豆。沒有養孩經驗的他,犯錯實在正常。但問題是小文被外婆教導得太好了,“粒粒皆辛苦”,不好吃也得咽下去。
驚慌的三哥扛起小文就往醫院跑。相信看到這裡,很多家長也是心有戚戚然。
然而醫生也暫時沒辦法,隻能先期待孩子自己排出來。如此後面“分屎”的情節就理所當然發生了。
養過孩的人都知道,孩子拉撒不分時間場合,自己的孩一般不嫌棄。
但對于三哥這幾個來說,實在是……看到此處,觀衆在捧腹之外,哪能不給予三人深深的同情。
所以說《人生大事》劇情有趣,突轉自然,因果相關,水到渠成。
(3)有尾
幼兒園門口,三哥怕小文沒吃飽又多塞了幾口面。剩下不多,三哥自然填自己嘴裡。小文外婆的叮咛,潛移默化也影響了三哥。“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怎能浪費呢?
不得不說,電影太容易引人共鳴。作為家長,我們為什麼會胖,就是因為這個——有時吃飽了,怕浪費,還得吃孩剩下的。
三哥痛定思痛,準備送走小文,分别在即,做了一大桌菜。小文抓了小龍蝦先給他放碗裡,三哥感動又難過,米飯掉桌上,他順手拿起來吃了。小文很驚奇。三哥:“外婆說得對。”


在這個驕陽與暴雨輪番肆虐的夏季,我們有幸遇到了優秀電影《人生大事》。
我們有幸讀到了一個“鳳頭豬肚豹尾”的好故事。
我有幸收獲滿滿,所以有感而發廢話滿滿。
遇到你,謝謝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