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扭頭的動作不自然,新出生的生命是不會這麼敏銳的。”

在看完年輕人用CG技術制作出的片段後,宮崎駿一眼指出了其中的問題。事實上他正在嘗試使用自己以前從來沒有用過的CG技術制作一部新的短片。每一份分鏡手稿都精益求精,在所有的細節上都不能馬虎,認真對待,奇特的坐姿和讓人會心一笑的抖腿動作,時而露出腼腆的微笑,在工作的時候又毫不留情地訓斥工作室的員工。通過紀錄片,老爺子的形象終于在我眼中活了過來。

在知道毛毛蟲那逼真的毛發效果是用電腦模拟,而且甚至可以調節風速大小的時候,老爺子的笑容讓人有些辛酸。在基本數字化制作電影的年代,還堅持用手繪一張張畫。究竟是時代變化太快了,3D技術越來越成熟,創作者們的生産力将得到極大的解放,這是時代的洪流。

然而,如果人類連對于自己創造力的信心都沒了,把它們交給所謂的人工智能,此時的人類還能走多遠呢?

感謝老爺子給我們帶來這麼多好的動畫,看動畫十餘載,重新又在老爺子的作品上找回了童年的純粹。

另一方面,我們需要更加嚴肅地去對待藝術作品,極力斥責将真正的作品和一般意義上的流俗文化消費品等同,并簡單的冠以“圖一樂”。

欠老爺子一張電影票啊,年少無知,這麼多年直到去年,竟然沒看過一部他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