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10

一部以1999年真實發生的校園槍擊案為靈感創作的電影,為何叫“Elephant”?又憑借什麼,能夠榮獲2003年的戛納電影節金棕榈獎?而對于這部電影的評價,為何又是衆口難調、褒貶不一呢?

作為一部2003年的電影,畫質整體雖有限,但年代感氛圍卻濃厚。全片通過諸多的長鏡頭、定格畫面、聚焦失焦,以樸實無華而又充滿真實生活氣息的表現手法,在前半部分描繪了不同性格、不同生活經曆角色在一所普通的美國高中校園中的普通一天。至于片名“Elephant”,則頗有“瞎子摸象”之意,這也是由于劇中特有的碎片化而又穿插交錯的叙事手法,通過對同一場景不同視角的多次呈現,給觀衆帶來獨特的體驗。劇中真實多樣的聲效成功地營造出别樣的氛圍,高潮前就有如暴風雨前的甯靜,觀衆明知洶湧的風暴蓄勢待發,來襲的預兆愈發明顯,卻又無能為力,被深深吸引。

“Elephant”為何褒貶不一,在很大程度上也與其獨特的表現與叙事手法有關。全片台詞整體較少,基本都是通過鏡頭與表現手法、聚焦失焦、光照來诠釋内容,這使得需要觀衆自己體會的意境場合太多,對于日常的描寫多而雜亂,場景的重複與時間線的混亂,再加上全片的鋪墊長而高潮來得慢去的快,整體而言都使得觀看門檻極高,不能領悟到其中的用意和奧妙的話,觀影體驗便會極差,也不難想象為何會受到如此多的非議。

隻可意會,不可言傳,“Elephant”就是一部需要觀衆自己去品味才能獲得最佳體驗的電影。它就好似花費了極長的時間去制作一塊蛋糕,又在最後将其徹底碾碎,通過充分展現出的沉靜的平庸之惡,讓觀衆自行體會其中的奧妙。“Elephant”是一部需要你能夠靜下心來去感受、體會的電影,如果你不處于這樣的一個狀态的話,或許本片不适合你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