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過載時代的特點就是:當我們還對一部正在上映的影片似懂非懂、若有所思的時候,就發現它的評論早已鋪天蓋地。

...

相信您點開這篇文章的時候,有關《秘密訪客》的解析文章已經看過不少。很多影評就角色關系、人物動機、劇情梳理、主題呈現乃至美學風格方面對影片做了條分縷析的解讀——但此類的“解秘文”卻不能回答這樣一個疑問:那就是,既然影片的線索是精微的、内涵是豐富的、表演是精湛的、服化道是考究的......那它的總體評分怎麼跟廣闊的解讀空間不匹配?為什麼還有相當一部分觀衆會表示對影片的“猜謎活動”接受無能?真是“這屆觀衆不行”麼?事情恐怕沒這麼簡單。

...
影片的構圖布光和室内設計相當講究

面對“解密與謾罵齊飛,褒獎共嘲諷一色”的網絡奇觀,我們有必要弄清影片口碑兩極分化的真正原因。對于《秘密訪客》當中的“深刻思想”,普羅大衆為什麼不買賬?在我看來,答案就藏在陳正道自己說過的兩句話裡:

我希望觀衆走近每一個角色身邊,細細地觀察,他們每個人内心深處真正的恐懼與秘密。——陳正道

...

陳正道的這句“希望”,恰恰暴露了影片在角色方面的最大問題:“走近每個角色”不是電影塑造人物的方式——起碼一部時長有限的商業類型片不具備這樣的空間。那些尋常電影中的角色,總有主角、配角和工具人之分,我們真正能“走近”并“細細觀察”的隻能是主角。可《秘密訪客》的“一家五口”,你能确定誰是主角、誰是配角嗎?他們的戲份權重幾乎持平,而複雜糾葛的内心活動同樣隐蔽,除非對那些記憶力、理解力超群的人士,“走近每個角色細細觀察”幾乎是個不可能的任務。

...

就像上面這幅海報,在我看來是個毫無重點的失敗設計(因為都是重點)。它集中體現了陳正道對觀衆理解片中人物的“希望”——但僅僅是這張海報透露的繁複信息和混亂的人物關系就已經讓人望而生畏了。你讓觀衆往哪看呢?而影片前80分鐘如墜霧中的觀感,恰如這張海報:怎一個“亂”字了得。

這種雲遮霧罩的“亂”随着汪先生在“最後的晚餐”上回憶起前妻張曉雪、忍無可忍的楚瞳“弑父”後崩潰大哭,才出現雲消霧散的迹象。直至影片結尾,借助警察之口,我們終于捋順這一類似“小偷家族”的臨時家庭成員之間的真正關系:

楚瞳是汪先生前妻張曉雪的女兒,過繼成為汪先生的繼女;陳子齊是校車事故中被霸淩卻幸存的孩子,因原生家庭無法承擔高昂的醫療費用被汪先生收養,并沿用了“楚祺”的名字;而真正的楚祺早已經在車禍中喪生了,他是那個長着灰眼睛的混血孩子,表面上是汪先生與曉雪人工受孕的産物,實際上卻是汪先生的同性愛人Roy的孩子;至于汪太太,她的真實身份是同在車禍中喪生的班長路路的母親,因為在失去女兒的同時也失去了作為“小三”的撫養費,在手頭拮據和再為人母的強烈心理驅使下,半推半就與汪先生演起了半路夫妻。

...

相信這組人物關系在看過諸多答疑解惑的文章後,如今的你已經了然于胸。我看到不少觀衆認為:影片半遮半掩的情節和欲語還休的台詞是因為“剪輯稀碎”和審查删改所緻。仔細考慮這樣的說法,我們會發現它難以成立。影片之所以呈現出如今支離破碎的面貌并不是因為剪輯“稀碎”,而删減對它的影響其實也不大——請大家回想上段中的人物關系:除了Roy是汪先生同性情人這點沒有明說外,還有哪處情節是電影沒有交代、沒拍清楚的?你會發現:最後的“警察詢問+記憶閃回”已将所有的事都挑明了。至于汪先生的同性戀身份,足夠敏感的觀衆也能猜到。所以,删減對影片的最終成效不是緻命因素。

...

所以“剪輯稀碎”的真正原因是:架構決定。回顧全片,我們發現影片采取的是“猜謎——解謎”的嵌套結構。前80分鐘都是謎面和伏筆,為後30分鐘的解謎和真相服務。而這些“角色之謎”、“情節之謎”不是抽絲剝繭、循序漸進地逐個拆開的,而是放到最後、集中統一破解的......如果影片采納了這樣的結構,那麼先前各個角色各不相同的背景、經曆、心路就必然得是“兜住”的——隻能通過隐晦的台詞跟細節,在人物的身上虛晃一槍,提醒觀衆注意而無法交代清楚。

...

就像其中有場戲是這樣的:楚瞳将冰淇淋遞給汪太太,結果她的手一松,勺子掉地上。隻有當我們看過全片後去回憶,才能知道這一幕是什麼意思——哦!原來是懷孕的汪太太早就有逃離之心,楚瞳以掉落的勺子來暗喻她:該放手時就放手,不要再回來......可問題是:當這幕發生的時候,我們還不知道汪太太的孩子壓根就不是汪先生的,所以就想不通汪太太為什麼淚眼婆娑地想要離開。我們至多能感受到這個家庭氛圍古怪、家庭成員貌合神離,可我們對楚瞳與汪太太的真實身份和因為都想逃離所以心照不宣的默契一無所知,所以我們就不知道這是在拍什麼。

...

以上僅為一例,在漫長的前80分鐘裡,我們同樣不知道弟弟幾次三番想要給姐姐吹小号,姐姐就是不聽是什麼意思(原因是被父母抛棄的陳子奇在汪先生家中感受到了久違的溫暖,他想赢得“姐姐”的關愛);我們也不清楚楚瞳為什麼要三番五次跑進地下室跟“殺人犯”敞開心扉,甚至有次還施了淡妝、穿着内衣(原因是汪先生不僅拿楚瞳生母當傳宗接代的工具,也視繼女楚瞳為無物,從來不關注她的興趣愛好和所思所想。常年都很缺愛的楚瞳産生了某種“戀父情節”,對欣賞自己畫作的于困樵有了好感跟依賴)。

...

類似的情節和細節還有很多,大家可自行回想。整整80分鐘内,影片都由這樣一個個謎語、符号和隐喻組成,為的全都是那個驚爆内幕的結局。可是,80分鐘的謎面未免太長了......

...
片中三道菜各有隐喻,在此不贅述

謎面太長導緻影片大部分時間的觀感是這樣的:我知道這家庭的故事大有文章,但我就是猜不透這個故事,甚至看不清它的走向;我也知道每個演員都很努力地在演,他們傳遞出了很微妙、很複雜的情緒,可我就是看不出這些情緒的指向......

而影片最終對觀衆提出的要求又是這樣:你們一定要把前80分鐘那些不知所雲、莫名其妙的細節全記住,這樣等到真相大白的時候,你們再去回憶先前的伏筆、品咂演員的神情便會拍案叫絕、回味無窮......

...

希望總歸是好的,可多數觀衆畢竟不是“記憶大師”,不可能在僅僅一刷之下就把所有看不懂的細節都記住。而真實發生的情況是:到了謎題揭曉的那一刻——由于要同時交代七個人的前塵往事、展現整件事的來龍去脈(于困樵除外,七個人分别是:汪先生、汪太太、楚瞳、楚祺、陳子齊、張曉雪以及隐藏的Roy),觀衆能瞬間捋清亂糟糟的人物關系就不錯了,哪有時間再去回想之前的情節和演員的表演?

...

就像先前說的,這不是陳正道沒拍清楚,而是他選擇把所有謎底集中一次性釋放所緻。而釋放信息的密集程度,很可能對理順人物關系都造成了幹擾:比如說引誘于困樵上鈎的“同學家長”到結尾揭示他們其實是汪先生請來的“劇場演員”時,相信有些觀衆都已忘了影片開場走過場的這倆人了。我們再舉個例子:說汪太太其實是潘曉路母親的時候,由于“潘曉路”這個全名僅在全片這裡唯一一次出現,相信亦有不少觀衆看到這時心裡會“咯噔”一下,而當他們回想起家長會上一閃而過的汪太太和“班長路路”這個名字的時候,勢必又會錯失下一個謎題的揭曉。興許幾句台詞沒聽清,稍後的情節就“看不懂”了。

...

在漫長的時間内都是無效的信息,在最後的時間又來了場信息的轟炸。這真不能賴“這屆觀衆不行”——如果是不能從《指環王》中一窺真實的歐洲史,嫌長嫌悶說這是一星爛片,的确是觀衆不行;但如果是在一個很短時間内釋放出大量信息讓人應接不暇,那純粹是大腦反應不過來。

不知先前的論述是否讓你想到哪部影片曾這麼做過。沒錯,就是大衛·林奇的那部《穆赫蘭道》——請您回想下初看《穆赫蘭道》之時的感受:從堕入迷宮般的一臉懵圈,到最後的恍然大悟,跟這片兒像不像。或許,這就是陳正道導演所謂的“心理驚悚”:“一部分觀衆看完後會思考很久,另一部分觀衆會直接放棄這道題。”

2001《穆赫蘭道》

看來陳正道對自己作品的可能結局心知肚明。豆瓣上的評分已然證明:更多的觀衆是放棄了這道題。當然題怎麼出是導演的事,愛答不答是觀衆的事,這裡沒有誰對誰錯。但更關鍵的地方是:電影該是一道“題”麼?即便是《穆赫蘭道》:它是一部集合了商業明星的懸疑片麼?它有幾個主角?——即便先鋒如斯、實驗如斯,它也隻試圖呈現娜奧米·沃茨一個人的“驚悚心路”而不是同時描繪五六個人迥然不同的複雜心理并在其中灌輸大量很難get到的宏大主題。

所以就算你洞悉了所有角色的真實身份,内心的尴尬依然難以消除:為什麼我明明看懂了這個故事,還是覺得整部片子會如此“不清不楚”呢?這是因為比《秘密訪客》的人物關系更加複雜的,是它的主題。

我想家應該是一個最好的舞台,用最少的人,講述最多的主題。——陳正道

這句話很是關鍵,它似乎透露出這樣一個信息:“家”隻是故事的發生地和背景闆,而影片的主題更多、更宏大。雖然“家的正面意義”也是《秘密訪客》的主題之一,但這一片尾硬拔的主題——楚瞳聆聽楚祺拉小号時的潸然淚下與先前的影像表達和情緒積累是矛盾的、斷裂的。

陳正道是這樣說的:“我覺得家的本質,是學會原諒彼此,包容彼此。我們如何不要把家變成一個牢籠,而是把家變成一個溫暖的避風港。”——我覺得,這句闡釋的古怪之處在于:影片先前塑造的明明是個典型的父權制家庭。處于核心地位的汪先生以近乎PUA的洗腦話術監視着每個成員的一舉一動,包括能讓寄人籬下的于困樵俯首稱臣。再考慮到汪先生本是權力與資本的犧牲品:他因為家人的不支持被迫與同性愛人分離才導緻後來喪妻、喪子的一系列悲劇,可到頭來他卻依靠特權和金錢成為“老大哥”式的大家長,自己決定“臨時家庭”何時解散或幹脆永不解散......

影片多次以鏡頭語言強化汪先生處于父權制家長的核心地位

所以我們理所當然會認為影片的主旨是“反家庭”、反權威、反邪教控制的。本來漸露鋒芒的社會批判臨近末尾突然化作溫情脈脈的心靈雞湯,這是怎麼一回事?——這絕不是“删改”的原因,因為“家是避風港”這句話可是導演自己說的。“系鞋帶”以及“吹小号”的場景也是導演原本的設計。

對造成如此混亂、自相矛盾的表達的原因,我們隻能這麼理解:就是陳正道真的想用“最少的人”,表達“最多的主題”。他既想說“家是牢籠”、“自由有限”——這體現在汪先生的人物經曆和心理動機上,也表現在楚祺和于困樵對汪先生的言聽計從和對虛幻之家的迷戀歸附之上;但與此同時,也想說“家是港灣”、“彼此包容”——這又體現在汪太太與楚瞳的同病相憐以及姐弟從針鋒相對到最終和解......

陳正道沒想清楚将截然相反的思路置于同部影片且表達側重還有不同的話,會給觀衆帶來怎樣困惑的心理感受。而在“反抗家庭”和“回歸家庭”之外,“家”的主題甚至隐隐延伸出了第三層的表達空間。在此我隻能含蓄地指出兩點:一是于困樵這個角色明明與“家”無關,他本是被裹挾進“家人”身份的底層弱勢群體,最後卻因尋求庇護和安全感的需要,在對外界一無所知的恐懼心理下自甘成為“斯德哥爾摩綜合征患者”,這是為什麼?二是《秘密訪客》集中了陸港台三地的演員,角色設定是許玮甯想要逃離、張子楓一刀刺向郭富城最終導緻這個家如鏡花水月般分崩離析,為何如此設計?

矛盾的除了“家”,還有人。影片既然是反父權壓迫的,那按理說該是歌頌女性的吧。陳正道自己也說:“劇中兩個女性角色有對對方的羁絆,最大的原因是她們的包容。”但具體考慮到片中女性的形象,你甚至懷疑這裡面有厭女的傾向:楚瞳有某種戀父情節,因為渴望愛而不得最終絕望地走向弑父——但既非親生,又憑什麼希望汪先生能像對待楚祺那樣視自己為己出呢?汪太太是傍富豪、靠女兒賺撫養費的“小三”,并在成為汪先生妻子後,再次與新情人出軌并懷孕,延續了其“找下家”的作風;而張曉雪也是個被男人玩弄于鼓掌之上的“傻白甜”,源于交換目的的婚姻卻妄想能“當相機之後的第二名”。當知道自己被愚弄、被算計後置女兒于不顧自尋短見......我不知道導演對女性到底持何種态度。

當然最變态的還屬郭富城飾演的汪先生:他從被壓迫的性少數群體和權貴之家的受害者搖身一變成了執掌所有人命運的“上帝”。他的變态心理除愛人失蹤和痛失愛子的外部刺激外,顯然還有來自骨子裡的自私跟怯懦——他就從來不去想想:明明是自己迫于家庭的壓力放棄了摯愛,也是自己對楚祺的溺愛導緻他成了校園霸淩者,間接造成車毀人亡的悲劇。但汪先生隻會一味地委罪于人——而且他的歸罪對象也很謎:按說于困樵已被法院判定無辜,醉駕的貨車司機責任更大。若真想報複且手眼通天的話,汪先生該設局禁锢的是貨車司機才對。這我不知道是該說汪先生“真變态”還是導演自己沒想清楚。

不如我們複盤一下影片将這群變态湊在一起究竟想表達多少主題:罪與罰;自由與臣服;家作為“牢籠”與“避風港”的一體兩面;反抗威權和謊言維系下的暴政;受虐與施虐的相互依存及轉化;執念引發的虛幻、虛幻導緻的瘋狂;斯德哥爾摩綜合征與戀父情節......這些主題涉及政治層面、社會層面、心理層面乃至文化層面......

此道具寓意“罪”,是照搬《七宗罪》

主題太多讓影片在思想呈現上失重失焦、散亂無序。且很多表達和象征出現了左支右绌、淺嘗辄止的局面。譬如先前所提到“最後的晚餐”和汪先生的“上帝身份”,你會發現陳正道真的在拿第三場飯局和達芬奇《最後的晚餐》相比:

但我們發現類似“靈光一現”的表達都經不起推敲:哦,原來導演是想比喻在最後一場飯局上,楚瞳會背叛汪先生。但請先等等:汪先生和耶稣、楚瞳和猶大之間有什麼相似之處嗎?

思考上的不清不楚具體表現在操作上就是:那場被宣發炒作很久的“12小時哭戲”最終在大銀幕上隻有幾秒鐘——首先逼演員連續哭上12時,乃至張子楓拍完這場戲直接崩潰隻能證明導演的無能,更顯糊塗的是成片中又把最關鍵的台詞給删了。(張子楓對郭富城說:“為什麼你從來就沒有想過,你不是什麼都沒有,你還有我。”)或許,陳正道後來覺得父女的情感鋪墊不足、留着不合适。但删了這句話,女兒突然捅父親一刀的動機不就更弱了麼......如果不客氣地講:從這場“敬業戲”上,我隻能感受到主創的思維混亂和對新人演員們的摧殘(雖然這并不是有意的)。

太多的主題讓情感無所适從,太多的表達讓思想無處安放。在此可舉一個反例,那就是春節期間上映的《刺殺小說家》:該片同樣角色繁多且各有漫長的心理前史,更兼情節繁複且在兩個世界來回跳躍,豆瓣評分同樣不高。但至少影片的核心主旨:憑“隻要相信,就能實現”的文學力量反抗暴政、改變現實的表達是很清晰、很直白的。單憑這點,我依然願說《刺殺小說家》是部意涵豐富的好作品。與《秘密訪客》貪多求全的角色關系圖比起來,《刺殺小說家》的人物海報是這樣做的:

雖然我們能看出《秘密訪客》制作上的用心良苦和陳正道的作者表達,但“走近每個角色”和“講述最多主題”的野心注定将遭遇失敗。俗話說得好:貪多嚼不爛。難以取舍就會顧此失彼。

或許這也是急于提升自己、拓寬類型領域的年輕導演要走的必經之路。陳正道沒有在駕輕就熟的“大師”路上裹足不前,他放棄了一貫擅長的以高概念包裝叙事詭計的讨巧做法,毅然向從未涉足的“心理驚悚”領域發起挑戰。這樣的“試錯”和“失敗”我們歡迎。陳正道還年輕,我們理應對他的未來懷有更多期待。

陳正道賴以成名的“大師”系列

電影《秘密訪客》的口碑滑鐵盧并不冤枉,但對它也應該保持寬容。理性分析則可,嘲諷謾罵大可不必。

作者| 紀揚;公号| 看電影看到死

編輯| 騎屋頂少年;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