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沒看港劇,它已沒落,如同逝去的青春一樣,除了那些熟悉的面孔,港劇已不再具有任何優勢。但是隻要有那些老演員在,情懷便在。

警匪劇一直是TVB的強項。警匪片的魅力,在于能将正義和邪惡的較量,通過視覺和叙事節奏的巧妙安排,帶給觀衆無與倫比的懸念和刺激。《破毒強人》隻能說情懷大于邏輯。

...

作為一部緝毒劇,它細節Bug之多,比如為何文華一定要殺杜飛,畢竟杜飛這麼忠心?退一步說,既然要殺,為何先救再殺,為什麼弄得這麼複雜?

...

比如林可兒是怎麼愛上啞巴徐安樂?又怎麼一個以工作前途甘願犧牲自己身體作為交換,不惜做小三的人,不顧一切的要去守護他?沒有個合理且浪漫的解釋。

...

最意難平的是作為全劇的智商在線楊尚榮總督察,屢屢洞察先知,最終就在路上被路人甲刺死草草收場了,這個角色本身很有看點也很有發揮的空間。

...

最離譜的是丁若甯的車是怎麼被裝上松發式炸彈的,停放于警局那麼容易被操作?最誇張的是葉浩天在打電話問文華剪引爆線紅色還是藍色後,丁若甯和葉浩天說不必聽他的,信任自己的同事。那麼這通電話的意義何在?

...

比起細節,更讓個人感到不适的是這劇的立意。《破毒強人》對于“警察”這個職業的刻畫,已經不僅僅是“踩線”問題了,而是知法犯法了。特别是葉浩天。我以為警察查案講究的是證據,而不是猜測、直覺,但是葉浩天就是憑直覺和猜測,在沒有确鑿證據的情況下,矛頭直指文華。以至于給我的感覺,葉浩天查文華,不是因為警察這個身份,而是因為與文華有私仇,為了抓文華,他可以突破警察的道德底線,包括違反警律,包庇他人的違法行為,比如黑仔。這樣帶頭違反程序,不顧警律辦案。這劇警察角色人設立不住。

...

關于章琳

章琳年輕的時候是主動要跟着文華的,那時的她無依無靠,但是章琳是有野心的,她知道文華會給她想要的生活,而文華也很欣賞這個女孩,但文華并沒有公開和她的關系,隻有文華信任的鄭福田和葉浩天知道。

葉浩天經常去照顧章琳,久而久之,章琳對葉浩天有了感情,章琳在小産後準備去國外讀書,離開文華開始新的生活,她讓葉浩天和她一起走,但葉浩天是卧底,有自己的任務,自然是沒有同意。

...

學成回國後的章琳,在投資股票界做得風生水起,文華出獄後,她也沒有主動去找文華,不想與他有任何關系,讓人看不懂的是,章琳後來選擇和文華一起販DU,放着大好前程不要了,非要進軍這個圈。

章琳無條件的相信文華,對他的犯罪事實非但視而不見還出謀劃策,最終不但沒賺到什麼錢,還将自己送進了監獄,不得不說,編劇這個設計真心讓我佩服。

...

關于徐安樂

徐安樂這個角色,就讓我更加看不明白了,不知道他存在的意義是什麼,難道就是用他的善良,來讓文華有家的感覺嗎?

文華相中了徐安樂,拉他入夥,幫他改善家庭狀況,在這個過程中,徐安樂讓他感受到了親情,所以後來徐安樂提出不幹的時候,他沒有反對,在徐安好被鄭福田綁架後,他傾盡所有隻為救出徐安好,但是徐安好還是死了,他和徐安樂的關系,也陷入了冰點。

...

本來兩個人可以各過各的生活了,但編劇不死心,偏要徐安樂做卧底,而這個局還是文華自己布的,隻為幫徐安樂和章琳洗脫嫌疑,最終文華想要一個人扛下所有,但是他卻一直沒有停下違法犯罪的步伐,我隻能說,這種格局确實理解不了。

...

關于鄭福田

蔣志光算是TVB的金牌綠葉了,我還記得第一次在《壹号皇庭》中見到他,長相平平的他換了一個又一個女友,我還在想,TVB是沒人了嗎?這樣的人也是演情聖?

年輕的時候,蔣志光出演了大量的專業人士,比如律師,警察等等,後來我慢慢發現,蔣志光不僅僅是有着專業形象,他演的小人物同時是閃閃發光的,他絕對在TVB配角榜上有一個很重要的位置。

...

在《破毒強人》中,他飾演的鄭福田是個反派,生性多疑,為人狠毒,殺伐果斷,可以說,他壞事做盡,但是另一面,他對妻子和女兒是極其好的,為了女兒苦練鋼琴,為了給妻子報仇不惜一切代價,蔣志光将這個人物的靈魂都演出來了,每個表情每個動作都可以看出他的演技。

值得好評和贊揚的地方

文華在監獄裡能夠心平氣和的看了那麼多書,看書改變命運,這似乎是一個很勵志又很治愈的解決方案,很多想走捷徑的人想用這個擺脫現在的窘境,隻是世人大多是急功急利的,這個看書求知的方式太慢了,達不到一個急性子的回本要求。劇中傳遞的讀書來豐富自己知識以及思想,是這個快節奏社會和碎片化節奏很難做到的。

我們有時候缺的是有形的牢籠困住自己,然後安安心心、靜下心來看書,去求知,生活總是這樣,體制化是好東西,有他的強制性。但是自律有時不就像給自己築起無形的高牆嗎,然後在繁雜的生活中安靜的看會兒書。

我們未必會經曆文華的生活,但是文華的書遲早是得去讀一下。許是半部論語治天下,許是白本好書醒悟人生,知行合一。

...

且看且珍惜吧,畢竟TVB承載了一代人的回憶,港劇的成長、風光,到最後的沒落令人唏噓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