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所有電影都有一個關鍵詞,那麼《無間道》所對應的,必然是孤獨。

孤獨,和那無處安放的靈魂。

無間道得以成為港片的巅峰,得以成為港片最後的輝煌,有着諸多的原因。或是導演高超的叙事能力,或是無處不在的伏筆,或是層層遞進的矛盾沖突制造的緊張與懸疑。但無間道深深打動我的,是命運面前人的無力與渺小,是命運強加給你的不可訴說的孤獨。

“你不是我,你不會懂。”

命·必然

“有沒有人想和他交換?”

——“我想和他換”

這一句我想和他換,成為了影史上的經典,蘊含了多少深刻的含義。

當劉建明望向陳永仁,他的心裡是嫉妒的。在韓琛的威脅之下,他來到了警校。盡管内心深處,他仍然想做一個好人,但命運已經幫他選好了路,他必然會成為一個雙面人。在道德和法律的邊緣來回掙紮,“好人”和“警察”成了他一生無法抹去的烙印。

在警察局,他可以履立戰功,可以一帆風順。但他心裡知道,他仍然是一個壞人,是一個假的警察。但相反地,陳永仁可以到處打人,可以不斷被抓,不斷坐牢,但他可以問心無愧,可以正大光明地說:“我是警察。”這便是兩人本質上的不同,也是劉建明想和陳永仁交換的本質原因。

當劉建明再次望向自己的警牌,他看到的隻是一個陌生的證明,絲毫沒有一點的身份認同。畢竟他自己内心深處知道,自己終究是個披着警察的皮的古惑仔罷了。

命·掙紮

“三年又三年,三年又三年,都快十年了,老大!”

當你在那個與本我格格不入的環境,為了生存強行戴上面具,哪怕夜晚也不敢摘下。漸漸地,你會想,面具會不會成了你身體的一部分呢?你每天過着僞裝的生活,不敢告訴别人你的真實想法,真實感情,哪怕是最親密的人,也得在真情流露之時強行戴好面具,不讓自我展現。每一天,都是最難熬的日子,可能結束生命反而成了一種解脫。

這段過程反而是打動我最深刻的,因為我自己也曾有過一段相似的經曆。這種孤獨,隻有親身經曆過的人,才會知道它有多麼的痛苦,陳永仁的痛苦我明白,劉建明的痛苦我也明白。

我估計,凡是戴過面具的人,都會在觀影之時深刻地回想起那面具之下,連自己都不認識的自己。也會深刻地體會到,什麼才是無間道。

命·解脫

“給我給機會,我想做個好人。”

電梯門開,槍聲響起。

那一刻,我是悲傷的。陳永仁在那麼多年的卧底之後,終究還是沒能迎來一個美滿的結局,讓他在遇見了不易的愛情之後,人生戛然而止,卻留下劉建明苟活于世。

然而這不是陳永仁的解脫嗎?在經曆了大是大非之後,終于,他可以休息了,可以作為一名警察長眠不醒。而留下的劉建明,卻仍然在世間百受良心的折磨。似在人間,實在無間道之中,永世不得翻身。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孤獨。在無間道之中,當孤獨無處安放,靈魂的港灣遲遲不見蹤影,恐怕這才是真正的無間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