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影節看片兩場電影之間空出來的時間看的,因為很多朋友都推薦它很好看,看完之後我也真的很喜歡。

從影片最開始一直到影片中間我都以為鄭老師是哥哥長大後。因為影片開始的鏡頭讓人以為是哥哥自殺,但是又露出頭說着自己要考上港大。讓我以為這個片子不會這麼直接地鋒利地表現兒童自殺,這真的太殘忍了。所以在開始看到中間我一直在對應年少時的經曆讓這個老師怎麼在長大受到影響。例如他的長相“雙眼皮”特征、想當個老師、同年不幸的他不敢要孩子不敢當爸爸……甚至剪輯的點也有意的将他和小傑剪到一起。我覺得這也是全片最大的淚點。甚至當有傑爬上天台出現影片開頭的一幕時我還是不相信他會自殺,直到看到了那張遺像。才給觀衆巨大的震撼和反轉。

影片主要聚焦在家庭暴力、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升學壓力……但其實我感覺深層次講的是東亞家庭對于孩子教育的打擊和伴随一生的影響。看到這個片子不知道為什麼我會産生深深的共鳴。堅持“棍棒底下出孝子“的父親會在孩子長大後幡然醒悟,他們變得那麼和藹讓孩子根本不敢去表達自己原先對他們的“恨”。

我覺得片中的每個人物都很豐滿,很悲哀。

首先是有傑。最簡單的最直白最傷痛。從小被父親毆打,母親和哥哥對他的漠視都成了家庭暴力的幫兇。他總被拿來和弟弟比較,但是又要強裝自己會變好的,唯一對他好的鋼琴老師也因為他鋼琴練不好被父母解雇。每天隻能扮演玩偶自言自語。如果單純這樣的惡會使一個男孩崩潰,但不會讓他想僞裝自己,并且一次次說着“自己考了第十五會如何如何……”。畸形的是父母對他是有愛的,他也能感受到。他們會一起去旅遊,父母對他的要求隻是成績可以做得更好一些,這讓他痛苦。我看網上有一個删減片段是父親打了他,以往漠視的母親在為他上藥。他是能在痛苦中發掘愛意的,很畸形的愛也讓他以為生活中所有的東西都是自己的問題。

有俊這個人物感覺是整個片子最後最可憐的。小時候對于哥哥的忽視。因為自己的“聰明”父母的偏愛而壓抑自己的内心。家人對他的呵護反倒是他成長中不能直接爆發出來的理由。每次面對家人拿他和哥哥去比較的時候永遠得出來的結論是他比哥哥優秀的多。而他為了去維護好自己的優秀人設就要更努力的去學習,并且在長時間和哥哥的比較中大人将自己對于“優秀”的觀念投射給了孩子,導緻有俊看不起哥哥,哥哥進一步被整個家庭漠視。

母親是整個家庭維系的紐帶。她在地位上是附庸着父親的,她既要面對父親的大罵也要忍受孩子的留級等等生活瑣事。她也是無奈且悲哀的。感覺很多時候她對有傑的漠視一部分也是為了和父親站隊。在面對孩子的自殺之後她選擇了毅然決然地離開。她時而冷漠時而溫柔熱情時而懦弱時而堅強。感覺在她身上我看到了很複雜的一個女性形象,真的很像我的媽媽。

父親的人物多樣性其實是在他年老之後體現的。在有傑小時候的時間線更多呈現的是他單方面的喜愛弟弟、對有傑和妻子态度惡劣、好面子的成功人士。但是老了之後的弱不禁風和對有俊的卑微、佝偻着身子……很難讓人代入之前呈現的“家暴男”形象。在前面所有人都對他産生恨的時候,導演又呈現了他行将就木時的脆弱的一面,讓人激起憐憫之心。父親也是複雜的。因為他兒時被毆打長大導緻他以為這就是正常的教育子女的方法。他就是有傑,他也以為有傑會成為他,隻需要通過自己從小的教育方式……

每個人都有自己罪惡的一面也有可憐的一面。這才是最讓人感到共情的。看到有傑讓無數個東亞家庭的孩子長到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