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于“酷儿电影”微信公众号

最近冯小刚执导的第一部网剧《北辙南辕》播出了,豆瓣为4.7分,连及格的门都没摸到。该剧的故事背景设置在北京,豆瓣是这么介绍的:该剧是一部都市女性群像剧,讲述五个女性在携手创立“北辙南辕”餐厅的过程中,收获成长与爱情的故事。

坦白说冯小刚的这次翻车并不意外,甚至是必然,一方面以男性视角出发,拍女性题材或多或少会代入导演本人的主观投射,有很大的局限性,本身就容易踩雷;最令人诟病的是5个女性角色人均都不差钱,人人都是贫嘴子,金句大师,聚到一起开餐厅就像玩儿一样,也就是差评提到最多的剧情、人物悬浮。

但仔细一琢磨这风格几乎和冯小刚早期的电影如出一辙,只不过在阶级差距愈发明显的当今,冯小刚用插科打诨对抗生活的这一套已经明显不合时宜了,显而易见想在职业生涯晚期做一些新尝试的他有些力有不逮,也进一步说明了曾经以“最大程度取悦观 众”为拍摄方针的冯小刚失灵了。

事实上,年过花甲的冯小刚本人比他拍的网剧更令人感兴趣,从一个美工到对国产电影有一定影响力的导演的轨迹,确切地说是一个出身平凡的普通人在自身才华、加上长袖善舞还有时代背景的共同加持下获得成功的样本,可以说是时也命也。

一、起点

冯小刚于1978年入伍,在北京军区战友京剧团任美术组学员,三年后任美术设计,随后进入剧组做美工,期间结识了当时在北京电视艺术中心负责创作的郑晓龙,在郑晓龙的引荐下认识了对其整个导演生涯意义极其重大的一个人。

在冯小刚的自传《我把青春献给你》中,他的视野和观察生活的角度被形容成是“指导拍摄贺岁片的纲领性文献”,此人正是王朔。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贺岁片《甲方乙方》正是改编自王朔的小说《你不是一个俗人》,也正是此片真正让冯小刚在影视界立住了脚。

冯小刚对王朔的敬仰用他自己的话说叫“真他妈的孙子”,注意此处并不是骂人,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由衷赞美。面对王朔本人时更是不吝夸奖:

“实话告诉你吧,你也就那么回事,不就是独创了一种文风吗?不就是别人写书卖几万册你写能卖一两百万册吗?不要把你当成神,都是吃五谷杂粮长大的,饿两天你也照样没神,就算你是海明威又怎么了?你也不能工作起来就不注意休息!你以为你的身体是自己的吗?我告诉你,不是!他是人民的!”

—摘自《我把青春献给你》

这一番言论谁听了能不心花怒放,可以说他把“人都喜欢听好话的习性”发挥到了极致,很难说冯小刚对王朔的崇拜之情里没有讨好的成分,[评论]不管怎么说两人的合作关系算是稳了。1989年经由王朔的邀约冯小刚参与了《编辑部的故事》的编剧工作,也正是从此片开始,冯小刚完成了一个由美工到编剧,以至于后来到导演的身份转变。

二、逆行

在成为票房灵药之前,谁能料想到冯小刚曾经是行业内的“毒药”,他和王朔成立的公司所拍摄的五部半影视作品,有两部半遭禁,上级给出的理由大体上是“整体比较消极,缺乏正面的引导”。

就在冯小刚郁郁不得志的时候,转机出现了。时任北京电影制片厂厂长的韩三平找到他,为他指明了一个创作方向,也就是后来对国产电影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的贺岁片。冯小刚由此想到了王朔的《你不是一个俗人》这本小说,采取了其中“好梦一日游”这一核心情节,也就是电影《甲方乙方》中葛优一行人“帮人圆梦”的剧情。1997年8月14日《甲方乙方》正式开拍,于12月20日在全国上映。此后几年冯小刚相继拍出《不见不散》、《没完没了》、《大腕》等片子,在那几年票房称霸。

显然经历了剧本接连被毙后,冯小刚逐渐掌握了上级、观众、市场之间微妙的平衡,至于身为导演的作者性在他看来没那么重要。他曾经说“拍电影其实是为了满足不同人的低级趣味”,显然当时的他也的确是这么做的。

早期的“冯氏喜剧”有几个非常明显的标签:王朔、葛优、幽默。王朔代表的是一种语言风格,以北京话为基础,演变成一种嬉笑怒骂、插科打诨的说话方式;葛优则贯穿了冯小刚整个导演生涯的一半作品,“老实又蔫坏”的葛优和冯小刚作品的适配度极高,两人的相识正是源于王朔的引荐;幽默就更不说了,有前两个因素作为基础,幽默自然不是难事。这三者从台词、表演、剧情构成了“冯氏喜剧”的精华。

当年的冯小刚确实很聪明,找到了从一众科班出身的导演中突出重围的路:片子大多都是以平民化的视角出发,主角多是那种事业还不错的男人,比如《一声叹息》里的作家梁亚洲、《手机》里的主持人严守一,就是普通人努努力也能够到的那种程度,着重去铺陈他们这类人的困境,更容易让人共情。

在《十三邀》接受许知远的采访时,冯小刚曾说“尽管早期拍的是商业片,但也没有放弃一定的批判”,这点到不令人怀疑,《甲方乙方》中有对不同阶层的讽刺,《一声叹息》试图探讨婚姻关系的话题,都说明了冯小刚想拍出的作品是不止于仅停留在供人娱乐的层面。

但显然以商业为考量的出发点,批判的力度也会在一定程度上被商业所消解。在冯小刚早期的作品里,最有现实主义力作模样的《一声叹息》触碰到了“婚外情”在当时还属于比较禁忌的题材,男主角梁亚洲(张国立饰)被妻子(徐帆饰)发现出轨后,选择回归家庭,最后全身而退。

不是说这么处理不可以,现实中也会有人做出相同的选择,只是从电影的艺术层面来说稍显平庸,就好比向湖面重重扔了一颗石子,但最后的效果仅仅是泛起一点点的涟漪,多多少少会有些泄气。

再加上当时其余的导演大多都在拍文艺片,所以当时的电影人或多或少会看不上冯小刚的作品。除了《甲方乙方》达到8.4分,早期这些贺岁电影的评分多集中在7.5-7.9之间,可以称得上是佳作,但距离经典还有一层窗户纸。

在纪录片《2000年冯小刚的一天》里,有这么一个场景,电影工作会议专门针对冯小刚连续三年获得票房冠军的现象进行了讨论,其中一些导演对冯小刚的成绩显然是不屑的,面对同行或多或少的“挤兑”冯小刚仍然能和颜悦色,谦卑的姿态很难和后来时常怼人的“小钢炮”联系起来。

当时电影导演几乎都讲究科班出身,像被人熟悉的第五代和第六代导演如张艺谋、陈凯歌、王小帅、娄烨等人都是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毕业的。没有专业背景的冯小刚形容自己是“生于小市民家庭,凭自己生砍杀出一条路”,深知自己没有安稳靠山的冯小刚在取得成绩时也不敢飘飘然,谨小慎微多方打点,多年后被人熟知的炮轰影评人和“垃圾观众”的言论更像是一种得势后对早年看不起自己的声音的反击,不知冯小刚在回看最初的自己时会作何感想。

三、摇摆

2002年张艺谋的《英雄》正式开启了国产电影的商业大片时代,紧接着陈凯歌于2005年推出了引发无数争议的《无极》,而此时靠贺岁片发家的冯小刚也已经位于“名导”的行列了,手握名望和票房,世俗层面的成功已经“圆满”了,但时局告诉冯小刚想要向“大师”靠拢似乎不能仅仅囿于喜剧片了。

于是2006年冯小刚跟着这股商业大片潮拍了一部和从前截然不同风格的电影《夜宴》,离开了他擅长的喜剧领域,故事来源也不是他熟悉的京式生活,而是从经典剧目《哈姆雷特》取材,讲述了一个由权利引发的宫廷悲剧,来个了彻头彻尾的颠覆。

制作的各个方面都是顶级的,由袁和平监制,章子怡、葛优、周迅、吴彦祖主演,服装造型由叶锦添设计,但最终评分只有5.9,仅比差评最多的《私人订制》高了0.1分。

以往冯小刚擅长的多是从小入手,以小见大,第一次拍摄古装大片的他显然缺少了宏大叙事的能力。《夜宴》里时而现代时而像话剧的台词,单薄的人物形象,较为干瘪的故事,导致电影的形式大于内容,可以说这次野心满满的尝试并不算成功。

但《夜宴》明显是个分割线,从此片开始冯小刚的拍片模式明显开始发生了转变,时而是严肃题材,追求艺术深度,像《集结号》、《唐山大地震》、《1942》,时而是自己擅长的贺岁喜剧片,保证票房,有《非诚勿扰》系列、《私人订制》,在两者之间反复摇摆横跳。

这背后不难窥见的是一个拧巴的冯小刚。在还处于电影是谋生手段的成名初期,冯小刚通过贺岁片让自己立足,尽管遭受了一些非议,最重要的是取得了世俗层面的成功。既然外界又说我的作品太商业、不够艺术,我就证明我也能拍艺术片,但同时又放不下票房,所以会在喜剧和非喜剧之间来回切换。

冯小刚的拧巴让他做不到像王晶一样把电影完完全全当成商品,只顾牟利,不顾品质,也做不到如姜文般对电影纯粹的热爱,可以豁得出一切,转型时期的他试图证明自己可以在口碑、票房、艺术同时兼得。

他把这归于性格和出身的原因,没有电影世家的背景或官宦子弟的出身,骨子里缺乏安全感又对成功极度渴望,做事习惯于给自己留一条后路,所以他的“任性”来的很晚。

《我不是潘金莲》可以看成是冯小刚彻底放下包袱,随性而为拍电影的开端,讲了一个有一定冒犯性的故事,还力排众议地将电影的构图改成了圆形,似乎终于将身为导演的作者性完完全全地握在了自己的手里,但口碑和票房已经不能与当年同日而语。2019年上映的爱情故事《只有芸知道》也只是做到了感动了自己,在观众眼里却乏善可陈。

面对刚刚过亿的票房,冯小刚在微博里如是说道,“看着团队搞出的这个一亿的大红海报,不禁感慨,英雄老矣。但仍怀感激,这一亿票乃是250万观众所赐,老夫这厢有礼了。”和当年意气风发、称霸票房的冯导截然不同。

纵观冯小刚的整个电影生涯,其实是一个人从蛰伏期的隐忍,到功成名就的跋扈,再到和现实和解的过程,隐忍在于没有站稳脚跟时的低头和退让,跋扈则是取得成绩后的扬眉吐气。

至于和解里有跟不上时代的窘迫、有对自身局限性的接纳,更有一种对自己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回的无奈和留恋。

不知2021年的冯小刚如果看见观众对《北辙南辕》的批评,耳边会不会想起电影《甲方乙方》结尾处葛优的旁白:“1997年过去了,我很怀念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