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看完了《幕府将軍》(Shōgun)的大結局,比較出乎意料的是,哪怕到了最後一集,該劇依然沒有什麼像樣的戰争戲或者大場面——它真就是滿滿當當地講了10集政鬥。

再加上有些“沒頭沒尾”的收尾,使他它收到了相比原先更多的中評和差評。

...

當然了,無論大結局如何,都不影響我對《幕府将軍》已有的評價:這是一部挺特别的美劇,用料實在、叙事克制、審美在線,很“日式”又很“西方”,就改編效果來說,非常國際化。

鑒于該劇的品質比我預想的好,所以我還是想為它多聊幾句,簡單談談自己的感受。

老實說,先前雖然想看《幕府将軍》,但我對該劇并沒抱太多期待,因為這類作品往往擺脫不了骨子裡的西方中心主義和獵奇向的東方神秘主義,尤其劇集本體還是被歐美“葉公好龍”一般玩了幾十年的日本曆史文化,哪怕拍好了也就是個低配版的“艹與殺之歌”。

這也是我在該劇開播後沒有第一時間追連載的主要原因,而上個月網飛版《三體》的質量更是加重了我的“偏見”,所以我一直拖拖拉拉等播到六、七集時才慢慢開始看《幕府将軍》。

...

某種程度上,我想的沒錯。

第一集基本就是各種“異世界冒險流”的展開,有瀕臨崩潰、誤打誤撞來到日本的英國水手,有大權不穩下各懷鬼胎的政治博弈,還有毫不避諱的血腥暴力與香豔場面。

什麼菊與刀啊、物哀啊、俳句啊、榮譽啊、切腹啊,你能想到的日式文化icon在這劇幾乎都有。

點名表揚向裡祐香飾演的伊豆名妓菊,有她出場的段落幾乎都很養眼,可惜偏少了點……

...

嗯哼,跑題了……

令我意外的是,随着故事漸入佳境,《幕府将軍》的限制級鏡頭與刺激性橋段卻始終維持在一個非常低烈度的水平上,并沒有什麼想用大尺度内容來讨好觀衆的意思。

比如我最喜歡的女角色,穗志萌香飾演的滕夫人,就是按照日本傳統标準但又不失剛烈的大和撫子形象來塑造的女性形象,沒有為了可看性而刻意設計什麼狗血或者下三路的劇情。

...

得益于此,我才好好開始了解《幕府将軍》——

該劇改編自澳大利亞人詹姆斯·克拉韋爾在1975年的所出的同名小說,故事設定在16世紀末、日本關原合戰之前,被衆人所忌憚的五大老之一的吉井虎永,為了在岌岌可危的環境下活下去,決定把意外來到日本的英國領航員約翰·布萊克索恩引入權力中心,用這一變數來打破死局,而女翻譯戶田鞠子也是場“權力的遊戲”中不可或缺的人物。

這個江戶幕府前的時代背景較為吸引人,劇中三位主要角色,吉井虎永(真田廣之飾)的原型是德川家康為,約翰的原型是三浦按針,戶田鞠子的原型則是明智光秀的女兒明智玉子。

除了吉井虎永運籌帷幄、戶田鞠子極限拉扯等幾條主線外,《幕府将軍》裡還通過約翰提到了當時大航海背景下,天主教和新教、葡萄牙和英國之間的鬥争(隻是沒深入),單論看點還是不少的。

...

盡管劇裡不可避免地會有耳(快)熟(要)能(看)詳(膩)的西方視角,比如鞠子信奉基督教,有個名字叫瑪利亞,比如鞠子難以自拔地與約翰發生了感情等等,所幸這些老腔老調都隻是點到為止,沒讓作品滑向“英美龍傲天”的地步。

何況,有很多人都提到《幕府将軍》更像一部寫實、厚重的《權力的遊戲》,這可不是瞎吹。

我是有點驚訝,為什麼一部日式題材的美劇“适配度”會這麼高,後面經人提點才意識到:雖然屬于東亞國家,但日本曆史上的封建制度和社會環境,更像是歐洲的中世紀,包括等級制森嚴、領主間鬥而不破的紛争等等。

不過,若是說《幕府将軍》的最大優點是貼合曆史、風味純正,似乎又小看了它一些,因為它還同樣很符合當代的審美。

...

就拿我個人觀感越來越好的角色鞠子來說吧,她在中前期确實是個知性、隐忍、凄楚、忠誠的女性形象,“美強慘”到不要不要的,可到了中後期,她的身上還顯露出了更多自我、剛毅、坦然、貞烈的品質,看作當下時代版本的大女主也沒什麼問題。

特别是在能夠角逐“年度最佳單集”的第九集裡,鞠子不惜以死明志來反将石堂一軍的陽謀,更是把主題叙事與人物塑造完美結合的高潮戲。

是的,讓一個女人在一群男人之間“逆轉攻勢”就是《幕府将軍》的最高潮了,因為僅從追求刺激的層面出發,這部劇的情節編排是處處“反高潮”的。

不少觀衆心中,“外來者”約翰攪動時局、發揮關鍵作用的劇情并未發生,正相反,他在劇裡大多數時候就是個被攆來攆去的棋子,一會兒是野蠻人、一會兒是海盜、一會兒又是異教徒,即便當了“按針大人”,也改變不了他始終都沒啥大用的實質。

...

這或許就是《幕府将軍》能夠維持自己格調的聰明之處:隻通過約翰(西方視角)去觀察發生在日本(東方世界)的故事,而不是單純粗暴的無腦介入。

另外,該劇最“沉悶”、最反高潮、最令人不痛快(或者說佩服)的一點,是它真的一直都在講政治中高層之間的權利鬥争,看着劍拔弩張,其實爆發的正面沖突屈指可數,從頭到尾都沒死多少人。

這才是《幕府将軍》真正令我高看一眼的首要特質。

具體的情節我就不詳細回顧複盤了,反正大家都看得明白——劇裡發生了許多在一般人看來難以理解的蠢事。

...

比如吉井虎永在明知有去無回的情況下,依然前往大阪作為人質;在以石堂為首的攝政議會要對自己不利時,又通過辭去五老職位來打斷決議;明明誰都不在乎的一件“處死異教徒”的小事,卻可以分化領主;僅僅是為了拖延時間、靜候戰機,虎永就可以坦然接受兒子和忠臣相繼橫死……

道理我們都懂,但有時候真的蠻難接受,隻要打一仗或者殺一人就能結束的事情,為什麼要弄得那麼複雜?

說穿了,一群人折騰來折騰去彎彎繞繞那麼大圈子,所追求的不過是一句輕飄飄的“合法性”。

這個合法性還有許多其他略有差異但殊途同歸的叫法,比如大義、名分、道統、法統、道義制高點等等。

...

這幫人争得死去活來,就是為了一個“誰看上去更有道理”。

虎永願意以身涉險,是因為攝政議會掌握了絕對的統治合法性;石堂等人在可以輕易處死虎永的情況下,依然死闆地照章辦事,是因為不敢壞了規矩;一個小小的外邦野人能夠成為抓手,是因為要尊重信仰和背後的利益需求;而至親死了,就是可以在宣稱投降後仍然按兵不動。

我們可能會覺得,整這麼虛僞幹嘛?誰拳頭大,趁自己足夠強的時候把别人都打服不就行了?可很多時候,政治就是這麼假大空的,尤其是大家鬥而不破時,誰都不敢逞一時之快,開啟禮崩樂壞的亂世。

還是拿最高潮的第九集為例,石堂名為邀請實則軟禁了其他領主及家眷,以此控制了攝政議會.,大家心裡都明白,卻誰也不敢挑破真相。

...

然後虎永就派出鞠子去破局,用弱女子之身、執意攜女眷回江戶的要求,把石堂的真實做法擺在了明處,陷他于不義,而後石堂假意服軟,試圖用忍者擄走鞠子等女眷來“拆雷”,沒想到鞠子以死明志,貫徹了她此行的目标,徹底動搖了石堂本就不算牢靠的統治合法性。

這波攻守易勢之下,大結局有沒有大場面确實不重要了,因為身在江戶的虎永已是蛟龍入海,後面隻需要猥瑣發育就能赢得勝利。

故事結束前,虎永對着從不甘心的薮重說出了真相:鞠子就是“绯紅天空”,一名忠貞剛烈的女子機緣巧合下,可以做到一支軍隊都做不到的事情。

...

事實或許就是這麼無趣,但它就是活生生的事實。

從這點來說,《幕府将軍》拍得非常到位,把老外眼裡“東西合璧”的武士文化與政治鬥争都呈現了出來,盡管它有些悶騷、比較磨叽、還十分虛僞,可這種具備真實性的作品,确實是有回甘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