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都是用手機編寫的,不是很方便,就不上圖了)

電影以金剛經為背景,編寫了一個金剛經之外的故事,以此來講述一個修佛的過程。(具體是不是金剛經的故事,咱不知道,查過一些資料,并沒有找到故事原型。)

電影開頭講的故事,2500年前有個怪物,為害人間,被佛祖連根拔起,分别被幻化成了紅眼怪和黑眼怪。其黑眼怪被抓起來放到了舍利盒中封存了,紅眼怪跑掉了。紅眼怪在逃跑過程中,跳過七個墊腳石之後,到了第八天,回頭看,其實隻走了很小的一段距離。他才知道,原來一切皆在佛祖意料之中啊,于是不跑了。最終紅眼怪被放到了西方,黑眼怪被放到了東方。

電影開頭沒說的是,按照金剛經中所言,2500年之後,會有一個佛祖降臨。

電影整體所講述的故事是,紅眼怪被一些外界勢力(渴望成名的博士即欲望)驅動,變得蠢蠢欲動,想找到被藏在東方的黑眼怪,企圖一統天下。(哈哈哈,如果從政治角度來分析,也挺有意思,哈哈,西方怪物一直妄圖統一天下哈哈。)

還有個小知識,大家可以自己查一下:七,在佛教中是圓滿的意思。傳說釋迦摩尼一出生,落地就行走七步,前六步表示六道,第七步表示悟道,也就是成佛。釋迦摩尼成佛之前就已經有六個佛,他是第七個。

所以電影中,紅眼怪實際上跳過了7個墊腳石,分别是獵人、妓女、漂亮女人、外賣員、女學生、男警察、小和尚。小和尚是第七個,其實跳到小和尚身上時,已經成佛了,隻是紅眼怪不自知而已,需要有人點化。這個點化的人,就是選花。

電影最後,其實紅眼怪和黑眼怪相遇了,相遇的結果不是成魔,而是成為了摩,即釋迦摩尼。在這裡,導演想表達的是佛教中佛魔一體的觀點,看過電影《婆娑诃》的應該有感觸——魔即使摩,摩亦是魔。

參透了是摩,參不透是魔。金剛經中所言,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拜小和尚所賜,選花參透了;而附着在小和尚身上的紅眼怪也參透了,紅眼怪隻不過是一個表象。真正的紅眼怪其實是博士,電影中紅眼怪最後命令艾丹做事就可以證明,他其實認識艾丹。

所以,電影講述的其實是小和尚如何普渡選花和博士成佛,僅僅一個修佛故事而已。

電影表象其實并不複雜,主線人物設定也沒有大問題,那七個墊腳石每個人也都有各自的故事,但是其中幾個人的故事比較淺,比如妓女、漂亮女人、外賣員和女學生的故事都隻有一帶而過。七在佛教中的意義很深刻,故事卻沒有表現完整,美中不足。

電影嘛,本不是為了修佛,為了啟迪民智。每個導演都有自己的追求,有的人把自己當成佛教的一個信徒,企圖普度衆生。

但是,芸芸衆生,本是塵世中一蜉蝣。開開心心是一輩子,期期艾艾也是一輩子。無所謂成佛成魔的,貪嗔癡都走了一遍才叫人嘛。對于個人來說也無所謂普渡。能渡己就不錯了,心懷天下者總值得敬佩,而妄圖利用其争名圖利者,很明顯就是紅眼怪了。

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