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陽正午陽光,疊加迷霧劇場,這是什麼樣的神仙組合?記得遊戲玩家有一句祖傳的古諺,說“暴雪出品,必屬精品”,這句話放在正午陽光上來用,似乎也頗為适用——《琅琊榜》開局即王炸,之後的《僞裝者》、《歡樂頌》、《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都挺好》、《大江大河》、《清平樂》、《我是餘歡水》、《喬家的兒女》、《開端》、《縣委大院》、《淬火年代》、《凡人歌》、《小巷人家》等,幾乎部部經典且多有現象級的大爆款,能夠長時間保持這樣高水平的制作水準,在國内的衆多影視公司裡來說并不多見。

  記得我看完《知否》之後,聽說作者的另一部作品《星漢燦爛月升滄海》也拍了劇,按我的思維定式想,應該也是正午陽光制作,于是興沖沖地找來一看,卻發現其服道化、劇本打磨相去甚遠,完全是兩種風格,再一查資料,果然不是正午陽光出品——對我來說,東陽正午陽光幾乎有種質保的品牌效應,它的劇雖然也稱不上全部都屬精品,但是至少鮮會讓人失望,品質上還是非常靠譜的。

...

  最近的幾部迷霧劇場其實多少讓我有些許失望了,但是它同樣是頗有建樹——《隐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塵封十三載》、《三大隊》、《漂白》、《借命而生》等,正是因為它的爆火之後,才催生了所有友商都着手去制作自己的懸疑劇場——像白夜劇場和X劇場也都各自有其質量過硬的作品出來。

  我甚至覺得白夜劇場的《微暗之火》和《邊水往事》以及X劇場《漫長的季節》和《棋士》的水平都超過了迷霧劇場的大部分劇目。相較來說,迷霧劇場勝在量産更多,當然它也面臨另一個問題就是水平參差,白夜劇場和X劇場,相對來說制作的劇目數量會比較少,所以打磨似乎更加充分精細。

  不否認,作為一個懸疑劇的劇迷,我看過這幾個劇場裡的大部分劇目,雖然談不上劇劇不落,但是十之八九倒都看過。這部劇讓人驚喜的是片頭,我看到了正午陽光的Logo,看到了迷霧劇場的Logo——我在想,我喜歡的這兩個廠牌疊加,會給我帶來什麼樣的驚喜呢。

...

  昨天晚上大概八點多鐘,我打開了第一集,然後幾乎就一發不可收拾地把它追平到現在最新的第十一集,這是一部極度上頭的劇集。整部劇的劇情推進基本上附着在人物身上慢慢往前推的,倒叙插叙以口述和回憶的方式穿插推進,一開始看會覺得比較亂,加上它又是懸疑劇所以處處設置懸念,就會讓人感覺更加雲裡霧裡,不過好在劇本打磨到位,加上導演對于其整體的駕馭力足夠強大,所以形似松散但神聚,看過前面一兩集之後就可以比較好地适應于叙事風格了。

  把握住一點,就是以每個人物的角度去看,每個人物其實都有各自劇情推進,所以隻要跟着人物的命運走向前行,再把這些人物最終捆綁在一起,就形成了它的一個完整的叙事藍圖。

  如何去定義一部好作品,你會發現人物命運的發展都會遵從一定的客觀規律,編劇導演演員,都無力去幹涉其發展的方向,某些角色,它就一定會按照它原來的方向繼續往前走,它帶着某種濃烈的宿命味道,你會對裡面的角色産生共情,或同情,或不忿,或悲傷,或歡喜——但是你無能為力,沒有人可以改變它已經生的以及即将發生的一切,它會沿着既定的方向,憑着慣性去前行,最終到達那些也許早就注定了的結局裡去。

...

  比如李庚希飾演的吳細妹這個角色。這個角色的初始設定是母親帶着弟弟遠嫁,留下了她跟着阿婆和二舅一家一起生活,她也哭也喊,但是媒婆說那邊隻喜歡男孩所以弟弟可以跟着過去,女孩不要,所以她沒有任何選擇,被留在了二舅家。

  所有人都告訴她要乖,要聽話,所以她也确實很乖,很聽話,長到十六歲的時候,二舅家将她嫁給了王沛祿飾演的郭阿弟,郭阿弟自己不孕不育,但是他覺得是前妻的問題所以一直對其進行家暴,村裡傳言其前妻是不堪其暴虐所以逃離了那個家,他準備了一份彩禮将吳細妹娶回了家。二舅為什麼要将吳細妹嫁給郭阿弟,因為他要收了郭阿弟的彩禮之後,才有錢給自己的兒子做彩禮去娶媳婦——在那些偏遠的小漁村裡,女性的命運就如同牲口和工具一樣被貧窮和愚昧給禁锢了一生。

  如同阿婆告訴她,你阿婆,你阿媽,你二舅母,哪個不是這樣,都是這樣過來的,忍一忍,一輩子就過去了。

  如果吳細妹這時候遇到的是一個比較正常的男人,真的如阿婆所說,也生幾個仔,養着養着,也就大半輩子過去了,就算是有家暴,可能按照吳細妹的性格,她也一樣會默然忍受。郭阿弟為了不讓村裡人笑話他,終于接受了是自己生不了孩子,于是又安排自己的堂弟來跟吳細妹生仔,這種不堪最終将吳細妹的情緒直接推進了徹底的崩潰,一開始她可能覺得她還能接受,所以堂弟完事之後,郭阿弟說要吃雞湯,她隻是默默地從床上爬起來,去廚房生火殺雞熬湯。

  當她把這碗雞湯端到郭阿弟的床前裡,郭阿弟醉得不醒人事但是依舊還在罵罵咧咧指責她的不是,看着他那張醜陋的嘴臉,又想到他說堂弟後面來她所有面對的不堪,一向溫良恭謙的她,終于徹底崩潰了,拿着刀,像殺雞一樣地朝着郭阿弟的脖頸抹去。她把房間裡的地闆挖開,準備把郭阿弟給埋到裡去,挖開的時候發現,那個傳說中忍受不住家暴逃跑的草頭姐,就埋在自己婚房的地闆下……

...

擴展閱讀:

《歡樂頌5》:哪裡還有所謂歡樂

《知否》文本:劇集給了她更多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輕緩表象下的暗湧

《知否》顧廷煜:天妒英才恨斷病榻

《星漢燦爛·月升滄海》:知否神話經此支離破碎

《我是餘歡水》∶我死了以後,隻有墳墓會同情我

《塵封十三載》裡的幾位小屍妹

《塵封十三載》:愛而不得的愛

《漂白》:無法封神即下地獄

《借命而生》:李尋歡再遇龍嘯雲,基督山伯爵複仇不成險自殺

《微暗之火》:以懸疑之名,行情愛之實

《邊水往事》:若想了解地獄須身往地獄

《漫長的季節》:完美地诠釋了關于悲劇的美學定義

《棋士》:若隻八集可封神劇

《沙塵暴》:一春逝而萬罪生

《正當防衛》:迷霧劇越來越不迷霧了

《烏雲之上》:若無期盼仍可一看若有期盼則必然失望

《平原上的摩西》:牛逼與傻逼隻一字之差

《回響》:太刻意的波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