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跨越数十年羁绊的故事,看完只有一声叹息。几个主角都出身底层,生活在社会的阴暗处,受着生活的欺辱,经历着各种人性的恶。为了生存,他们隐忍着,挣扎着,但最终仍然走投无路,在沉默中爆发,用暴力地手段抗争。他们生来也并非恶人,有着真挚的情感,希望过上普通正常的生活;但为着这再朴素不过的目标,他们最终却走上了一条无法回头的道路,实在令人扼腕而同情。

案件的设计十分巧妙,几位主角首先在过去的两个凶案中被关联在一起,又在命中注定的再次相遇、掀开历史的包袱后,共同走向灭亡。剪辑手法上,现实的事件和过去的回忆两条线均按时间顺序发生,并通过人物当下的状态(例如受访、反思、做梦)关联在一起,为过去和现实都蒙上了一层的面纱,真假难辨,颇具巧思。

细妹和小军,小军和倪向东,细妹和倪向东,小军和徐庆利,几位主角在苦难的生活中彼此依靠,他们之间真挚的感情都十分令人动容。不过最为打动我的,则是宝珍和徐庆利的互动。二人青梅竹马,年少时感情纯真无暇;继而相约勇敢地走出村落,到城里闯荡,同甘共苦。宝珍积极进取,徐庆利老实知足,二人的性格差异最终酿成了宝珍绝情的分手。但在包德盛死后,她仍然冒着风险来安置他,甚至在别离前来道珍重。数十年后,宝珍还是那个宝珍,过上自己理想的生活,也始终相信徐庆利是好人;但很遗憾,历经一切的徐庆利最终不愿再读她的信,已经忘记了自己是谁。

在剧情和故事之外,以几位主角为中心,这部剧实际上刻画了世纪之交国内底层社会的真实情状:重男轻女、传宗接代的鄙陋观念仍然盛行,家暴恐怖而无人制止;地痞恶霸作威作福;劳工欠薪,一些人迫于生计流浪、拾荒甚至偷盗、走私;医疗困难,甚至有堕胎的黑诊所;等等。这些困难在数十年后有的得到了治理改善,但有的却以其他的形式仍然存续着。这让案件判决后插入的那段新闻广播声显得有些讽刺:罪犯当然是坏的,政策当然是好的,但如果当年的社会不是这个状况,这样的悲剧是不是可以避免呢?

当然,这部剧也有些瑕疵。前面的剧情进展激烈,变化不断,十分精彩;对比之下,结尾部分的剧情则令人不甚满意。后面的警察戏份处理得过于仓促,孟朝到工地后鲁莽地救人而坠楼,结局时又奇迹般地苏醒,都让人觉得脱离了现实。彩虹书店和孙小飞的死曾多次被提及,但最终只在破案时作为线索分别被使用过一次,缺少完整的叙事,背后似乎仍有可以深挖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