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由第一場夢的太陽雨帶入,八場夢的基調明暗穿插,也暗含着生與死的完整線索,高潮到達第七場夢的災難叙事,轉身以畫家進入梵高筆下水磨坊的田園探索結尾,感覺近乎濃縮了世上所有的母題,而影片色彩和嵌套邏輯的詭谲實在讓人慨歎這是1990上映完成的作品。

如果說影片主題,我覺得可以用第八場夢的老爺爺的其中一句交談來概括:“Night is supposed to be dark”,也即順應萬物,不以偏狹的角度企圖與之對抗,但也不輕易放棄自我生命的體量。對應到第一場夢中,是小男孩拿着狐狸賜予母親的匕首,去太陽雨下尋求原諒;第二場夢中,祈求桃樹神祇的原諒;第三場夢中,對雪女溫柔勸慰的甄别,在死而複生的邊緣及時蘇醒;第四場夢中,軍官對已死士兵亡魂的告解;第五場夢中,畫家進入眼中所見之景;第六場夢中,火山爆發,輻射漫散而來,最後的逃難者不選擇跳海;第七場夢中,幸存者永世難以解脫的畸形之苦,在心魔顯影的邊緣趕離尚未深受其害的畫家;直至第八場夢,畫家來到梵高畫中生命體認的理想世界,在這裡,人們以歡慶節日的方式對待死亡,修水車老人以貼近大地的上帝視角,娓娓道來畫家疑問的因果,疼愛花朵的叙述以童話和燦爛的方式滲出物哀美學的氛圍,似餘音繞梁的覺悟。
夢中人與人的本性、和自然、和人類以外的域,無往不是真實世界,《夢》像是一塊棱角鋒銳而每一椎面都起伏彎曲、可以折射萬物之鏡的冰山,海面之下,諱莫如深着人類的私欲,亦或生與死的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