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喜歡把整個劇的色彩弄得這麼暗,這麼地黑白,幹脆直接全暗,這樣不是更恐怖。我知道創作團隊肯定有自己的考量,但是太暗了,當在男女主家裡的時候,那個時候,人臉都看不清了,我不知道那個環境下的燈光語言是用來描述什麼。很多這樣的時候,包括在介紹檢察院的時候,也是全程暗黃冷藍的風格,可能是為了統一,但是這樣的設置真的不好,又不是十幾年前的檢察院,也不是十幾年前的作品,不是懸疑就一定要套上懸疑的濾鏡。

第二,現在大家都希望精華,細小的短劇,婆婆媽媽的事情實在不知道加進來有什麼用,你說對于塑造人物的性格,但是呢你又要用懸疑的濾鏡加到這上面,就會顯得很假,很裝,很做作。一邊營造緊張恐怖的破案過程,一邊又加一些類似打情罵俏的内容。我想說大家都是公務人員,新同事來的時候,女同事會這樣跟上級嘴貧吐槽新同事嗎,還擺出一副不可一世的樣子給新同事看,新同事來了就是感覺要跟她攀比一樣,拜托,我到底在看什麼,這些内容對于推動劇情發展到底有什麼用。

是要塑造女主就是風風火火,傲嬌,做作的人物形象嗎?女主這樣的人物形象為整個劇作的貢獻又是什麼?

然後住房子又要弄一些意外,哇,我們竟然是住在一起,啊啊啊啊啊,吓我一跳,然後兩個人battle一陣法律知識,這麼老套;

然後男主提前看視頻去了,女同事過來又要嘴貧幾句怎麼不叫我,一副生怕他的高光時刻比她多的樣子,然後自己看了兩秒就走了,前面的台詞有什麼用;

然後又要安排男主自己開車提前走了,女同事在後面喊,男主在車上唱歌,從頭到尾,我看到男主都是一副酷酷的樣子,然後就是否定别人,進行說教,推動劇情發展,為什麼要安排男主提前開車走,還唱歌,

然後女主又要穿不合适的鞋子,然後男主看了一眼,女主又要怼回去,

好多好多這樣的内容

我實在不知道有什麼用,這樣反而讓作為觀衆的我一點都不相信世界上有這樣的人物存在,我常常覺得我在看一部好的影視劇的時候,會讓我覺得這個人就是真實存在的,他就是這樣工作生活的,就像我在看覺醒年代,我就覺得李大钊,陳獨秀就是那樣的,他們就是那樣說話,那樣做事;我在看黃建新早期的一些作品,像背靠背臉對臉,我就覺得在真實的官場裡面就是有個那樣的文藝副館長......

但是在看這部劇的時候,我一點都感覺不到,我們國家檢察院的公務員真的是這樣工作的嗎,面對同事嬉皮笑臉,面對同事一副不服的小氣樣子,互相聊天的時候滿屏的說教模樣,

人物形象不是靠一些專門為他們打造的”小冤家“似的劇情建立起來的,而是還是在檢察院,還是在破案,對于案件的專注,豐富起來的。女主之所以是女主,不是靠給她一些有的沒的台詞劇情建立起來的,她之所以是女主,她之所以要被拿出來講,是因為她建立着聯系,她發揮了作用,她在我們真實生活中就是女主,她就是破案有貢獻,就是能推動破案,而不是這樣去豐富她,去搞亂她的形象。女主演技和台詞都不算很差,但是安排的戲太尴尬了,這讓我相信不了她這個角色的存在。

男主給我的感覺就是萬年酷拽臉,仿佛就是在告訴我,我是男主,我說的都對,你們都得聽我的,其他同事說”可是他有不在場證明“,然後鏡頭一轉男主酷酷的臉,”即使不在場。。。“諸如此類,很多這樣的感受。但是台詞是過關的,隻是覺得表情什麼的,給人的感覺,就是他的狀态就是一根直線,沒有任何變化。

比較讓人相信的角色,有跟着角色一起進入到這個情境之中的是,那個一直有在盤問的小警察,但是當他去找宋白羽要證據的時候,那一段給我的感覺又不對。慢慢進化的劉師傅,從瘋人院裡面的醫生到現在律師,可能是戲份不多,而且劇本都比較合理,讓人覺得挑不出大毛病目前。

哎,還是希望以後的懸疑劇真正的做一些懸疑,加了一些很棒的指導單位,麻煩就專業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