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場“青春疼痛”其實并沒有矯情。

日劇《勝于言語》(モアザンワーズ)帶給大家的這場“傷痛”之旅,随着片尾曲《八月は僕の名前》(八月是我的名字)的悠揚,仿佛并沒有停止。有人說這部劇三觀盡毀,而有人卻感歎這又是一個同志文學的小高潮。這到底是怎樣的一部劇?

...

本劇改編自繪津鼓的同名漫畫More Than Words和In the Department。由于小編沒看過漫畫,且覺得影視劇應該脫離漫畫,所以這次隻對該劇做以解讀。

1. 美枝是孤獨的

...

劇情從美枝的獨白開始,她在尋找一種她想要的東西。

她經曆了男友的“家暴”,父親的離開,母親對她也極其冷漠。這導緻她對于異性,甚至對于人際關系都保持着一種恐懼的态度。所以當槙雄和永慈闖入她的生活後,她開始笑,開始交到了朋友(雖然對方是槙雄的追求者),這讓她無比珍惜這三人的友誼。

在很多時候,可以從她的眼神中讀懂她對于槙雄和永慈愛情的羨慕。有人說,她是喜歡槙雄的,也有人覺得她是喜歡永慈的,無論原著漫畫中如何描述,但在劇中的美枝,最喜歡的是三個人的友情。

就算在美枝的自白中,她說到:

...

這也并不意味着美枝自始至終都喜歡着槙雄,在厭惡又渴望愛的複雜情感中,她把槙雄給她的關愛轉變成一點點的情愫,這正是屬于十幾歲的青春的一部分。而美枝也在很多場合明确表示和槙雄不可能,也許那一點點情愫在各種心理試探中早已消散。

...

在她看到槙雄和永慈的房間裡有用過的套套之後,她又對這段三人的友情進行了心理剖析。她感受到了與槙雄和永慈兩人的小小世界的隔離,同時仿佛又找到了她一直在找的東西。她開始沉迷于這三人的關系,而抛開槙雄和永慈的愛情世界,美枝始終在他們的生活裡,親密無間。也許她可以不要愛情,但不能失去他們兩個人。

...

2. 槙雄是不羁的

無論從槙雄的談吐和他對愛情的态度上,他自始至終都是随心而行的。他對美枝的關心是直接的,對永慈的告白回應也是直接的,第一次和永慈接吻,甚至後來第一次和朝人接吻,都是他主動的。

...

永慈的父親不同意他們交往,盡管多年後相見,他對永慈父親的不卑不亢,讓這個人物更加信服。

...

永慈父親反對的理由是他不想讓兒子在這個世道中遭受到不公,這時槙雄的心裡已經百感交集。和永慈父親談完話後,他開始思考和永慈的這段關系,甚至可能動過一絲念頭想讓永慈過上“正常”的生活,仿佛在現實的壓力下,玻璃出現了一點裂痕。但永慈令人信服的回答,給這塊玻璃又抹上了強力膠。可是,裂痕終究是裂痕,總有一天會分崩離析。

...

3. 永慈是戴着桎梏的

永慈的家境富裕,有家族企業可以繼承,在餐廳打工也隻是因為“想要普通人的生活”。他剛剛發現自己喜歡同性,也試圖融入燈紅酒綠的同志生活,卻懸崖勒馬,最後醉倒在直人酒吧裡。

...

...

他有着和諧的家庭,開明的父母,善解人意的妹妹。本以為父母會支持他與槙雄的愛情,沒想到父親卻極力反對。這導緻他和妹妹三年沒回家。本以為這三年的反抗可以卸下身上的枷鎖,沒想到父親以家族企業無人繼承為理由,再次狠狠地要求他和槙雄分手。

...

家庭的壓力,一直是東方同志一個無法跨越的鴻溝。父愛如山,母愛如水,在很多人眼裡卻是溫柔的桎梏。永慈并不是一個軟弱的人,他和父親對抗了三年,即便在這樣的修羅場上,面對父親的壓力,他也堅定的帶走了槙雄。

與其說永慈軟弱,不如說他不堅忍。當初為了“做普通人”,在餐廳打工,離開家後在染坊上班,最後還是妥協了父親,要到家族企業上班。他好像沒有追求,這導緻在之後的故事裡,深深的傷害了槙雄。

4. 關于生孩子

由于永慈父親的鬧劇,他們意識到父親是無法被說服的,這将是一個死局。美枝在這個時候提出為槙雄和永慈生孩子。

...

電影《流浪地球》中的MOSS說到:讓人類一直保持理性,的确是一種奢求。賈斯汀·史密斯(Justin E.H. Smith)在他的《非理性:理性黑暗面的曆史》書中也說到:非理性才是人類在生活和曆史中的常态。美枝沉迷于三個人的關系中已經無法自拔,并且她認為,這就是她所想要的。她不想看到槙雄和永慈分開,更不想自己失去了好不容易找到的世界。

...

在美枝的青春期最孤獨的時候,她接收到了來自槙雄和永慈的“愛”,她快樂的度過了高中時代,也受到永慈妹妹的啟發,有了對于職業的追求。或許她急于想要付出和回報,做了這個非常不理智的決定。

很多人或許不理解這樣的決定,可是年少輕狂、不顧一切的我們,又曾做過多少不理智的決定呢?我們也許會為了追星而荒廢學業,會為了和父母的意見不統一而冷戰,會為了各種雞毛蒜皮的事展開過各種罵戰。但回過頭看,這些是多麼無聊且失智的行為啊。

但這樣一個不成熟的決定,往往導緻了悲劇的開始。并且他們忽略了最大的問題,這個孩子應該是誰的比較好。

他們通過“三人行”的方式讓美枝懷孕,而不是選擇人工受孕。這個劇情是争議最大的地方。根據網上查詢到的訊息,在日本做人工受孕需要接受診斷是否符合人工受孕條件,并且需要是夫妻雙方長期無法受孕才可以(僅為網絡資訊,不排除内容有出入)。當時美枝才剛讀大學,并且他們也并沒有想要結婚的打算,所以無法進行正規的人工受孕。

...

(并且,小編私以為,“三人行”是為了讓永慈或者槙雄有反應,不然真的沒辦法啦!也或許是臨門一腳的時候再換場地也說不定。)(不是在開車,是在認真思考)

5. 關于欺騙

最終美枝成功懷上了孩子,但美枝知道,這個孩子是永慈的。但美枝卻試圖騙槙雄這個孩子是他的。由此可見,他們一開始就忽略了“這個孩子應該是誰的比較好”這個問題。

...

為什麼美枝能确定孩子是永慈的呢?

或許是因為那次的“三人行”剛好是永慈,又或許,永慈和美枝私下有過但槙雄不知道。

為什麼美枝要說謊呢?

在後續的劇情中,按照槙雄的理解,是美枝看出來永慈因為生孩子這件事,對美枝産生了感情,并且美枝不希望槙雄因為這件事不開心,所以謊稱孩子是槙雄的。

受到了永慈的變心和美枝的謊言的刺激,槙雄終于醒悟。

...

槙雄終于明白過來,這件事根本就和他沒有關系。如果孩子是他的,根本上沒有解決永慈父親“無後”的問題。如果孩子是永慈的,為了讓孩子能夠有保障,永慈和美枝需要領證,那槙雄就徹底的被排除在外。從永慈最早提出是否要和美枝領證,到美枝善意的謊言,讓槙雄感受到了背叛。于是槙雄當晚就走了,這一走,就是三年杳無音信。

6. 關于莎士比亞

第二集中,永慈醉倒在酒吧後,遇見了一個夢想成為演員的女孩。她喃喃自語着莎士比亞的詩。

...

如果沒有記錯,這段話出自于莎士比亞的喜劇《皆大歡喜》(As You Like It)。這是一個關于背叛和原諒的故事。

7. 關于結局

槙雄離開三個人的怪圈,獨自搬到一間小公寓。他還在打工,沒有買車,摩托車也沒有,除了孤身一人,好像一點變化都沒有。美枝曾說過,槙雄不喜歡改變,就連打工的餐廳都不想要換。然後他遇到了一個愛他的小學同學,朝人。

...

...

在朝人的鼓勵下,他終于和美枝還有永慈見面了。在永慈心裡,他想為自己的逃避而道歉,但也無法原諒他們。這個錯誤的開始,明明是他們三個人,但卻無法怪到任何一個人頭上。

...

槙雄最終還是和他們見了面,并且道歉了。可正如他所說的,這件事并不是任何一個人的錯,其實他并不需要道歉。

...

永慈哭了,美枝哭了,永慈說“希望我們三個人……”就沒有了下句,可誰都懂,他希望他們三個可以好好的。沒說完的半句,正如劇名——勝于言語。

...

也許,莎士比亞是莎士比亞,而槙雄是他自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劇還有很多細節可以側面使人物更豐富。如果大家抱着看腐劇的心情來欣賞它,一定會失望而歸。這故事,其實就是一場青春,有快樂也有痛。

最後,用美枝的一段話,警醒一下。

...

記得關注“頂風譯制組”公衆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