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序言
2024/11/27與朋友去影院第一次看,上了流媒體之後,又與另一位朋友在2025/2/8再看了一遍。正好這片引起了不少的讨論,我也就此片與許多影友進行了交流,覺得有不少可聊的,便說說吧。
二.神經喜劇的傾向。
神經喜劇普遍出現于舊好萊塢,霍華德霍克斯運營的最為爐火純青。本片有相當的神經喜劇傾向。男女之間的插科打诨代替了更進一步的肢體接觸。在影片中間段的桌席更是展現的淋漓盡緻:前夫與小馬的雌競,男女性别議題的争議,愛情付出等的問題被柔和的融進了對話之中(當然也是喜劇包袱之中)。另舉一個例子,小葉與醫生的戲份也以對話+包袱為主。特别是那場小葉說自己已經結婚有小孩的戲份。(這場戲份通過鏡子實現了跳軸,可能是營造一種迷離的感覺?我不确定)
三.性别的模糊與倒置
王鐵梅的角色在很大程度上有男性角色的特點,比如有自己穩固的職業并在職場中保持強勢的地位,連主編也要聽她的意見。當然,這不是最主要的。另外,她自己的獨立與堅強,獨自一人撫養孩子當然也有很大的男性特質。特别是在我看到第一次她讓小葉帶孩子時說出的“每天早上都是我在接送”,這一段的男性特質非常明顯。而且,可以發現王鐵梅角色說話的直率,比如“我怕你帶不好”“鍊接發我一個”。當然,我們的王鐵梅也有女性的一面,她在面對惡評的時候也會難過,也會去安撫受傷的小葉。當然前夫哥和小馬兩個角色自然也有不少女性的特點,雌競不就是争風吃醋嘛。
四.個别角色背景設置的失衡
首先我們無法否認王鐵梅,王茉莉,小葉,小馬,前夫哥,醫生等角色的亮點,但我認為小馬和小葉這兩個角色的背景設置是出現問題的。簡單的來說,背景設置的過于凄慘:一個是幼年喪母且父親對孩子很不好,另一個則是家暴父➕嚴格媽的組合,這樣的家庭誕生出了戀愛腦小葉(導緻一有人對她好就會加倍的對對方好)與“徹底的”反父權小馬(撕内衣一戲可看出并未完全決裂)如此的人物設置是不合理的,可以說是“從一個極端跳到了另一個極端”。我們為何不溫和一點呢?
五.男女性别議題的不當融入
日料店吃飯戲由王茉莉說的關于月經的戲我認為并不恰當。而且導演似乎過于關注小資群體,并沒有一種更全局的視野來看待男女議題。簡單的來說,将事件發生在上海就已經很難使很多地區的女性産生更深層次(我指的是對于女性權利和女性命運)的思考
六.電影的非脫口秀性
交流的時候,影友說這部電影很想脫口秀。我非常不認可這個觀點。一百年前的人們就在《持攝影機的人》裡看到了攝影機下的日常生活的獨創性與他的美麗(而非隻關注他的劇情)。君難道不見電影之中精彩的聲音蒙太奇一段。而且,電影是一門講究視聽的藝術,不看畫面…..(恕我難以想象)
七.最後的警告
《好東西》是一部好電影嗎?衆說紛纭。在很大程度上,我認為這是一部不錯的電影(當然,豆瓣分也太高了,我感覺8.3差不多)
但是我們應該小心,應該警覺。這種電影是絕無法經曆曆史的考驗的。我們的資本主義父權傳播院線機制會做很多的市場調研,會做對象分析與用戶畫像。該電影瞄準的就是小資群體與一些在校學生。我們可以承認電影的現代性與時尚性,但我們無法找出其中的革命性。更多的女性沒有機會走進電影院,當然這種聲音是沉默的,但他是大多數的。所以我們雖然可以高看當代中國院線電影,但不要去深化他,因為他的上限并不高
特别鳴謝@绮@一碗十八頓@嘎嘎
漫談《好東西》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自譯|戈達爾評《沙漠大血戰》 讓-呂克-戈達爾:超越星辰之外原文标題: Jean-Luc Godard: 'Beyond the Stars'翻譯/校對/制圖:@假惺惺的戴字數:2050(閱讀時間約8分鐘)我們先有了戲劇(格裡菲斯)、詩歌( ...
自譯|簡評《無望的人們》 簡評《無望的人們》(Szegénylegények,1966)原文作者:哈米什・福特(Hamish Ford),2015年9月,《CTEQ 電影評論》第76 期翻譯,排版,制圖:@假惺惺的戴米克洛什・揚索(Miklós Jancsó ...
馬裡亞諾·利納斯對《花》的自述(自譯) 若電影史能如古老神話那般,以傳說與寓言為基石,那麼無人會忽視羅西裡尼 (Rossellini)1950年在戛納首映的影片《火山邊緣之戀》(Stromboli,1950)的結局。該片在情節上并無特别之處,不過是一段尋常轶事,很容易與當 ...
侯麥和特呂弗對談《亞特蘭大号》(自譯) 侯麥提問侯麥: 特呂弗,你幾歲時第一次觀看《亞特蘭大号》?特呂弗:可能是在我16或17歲的時候吧。侯麥: 和正在觀看這場節目的學生們年齡一樣大?特呂弗: 沒錯。這部電影實在是給了我很大驚喜,因為我在那時還沒有對電影了解的這麼多。我隻 ...
弗朗索瓦·特呂弗論《曆劫佳人》
摘自特呂弗于1974年出版的影評集《我生命中的電影》,英文翻譯:Leonard MayhewDa Capo Press在美國出版的版本。當年特呂弗看到的本片并非如今廣泛流傳的1998年重建版,而是當年環球公司剪輯的,不受威爾斯認可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