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網上看到一句話,“所有的文學作品其實講的都是同一件事:人生太難了”,感觸頗深。人生的道路太長,變數太多,充滿偶然,需要不停對抗不可知的外界力量,你需要不斷掙紮,不斷成長,才能蹒跚走完這條路。可是我們也沒得選,每個人從出生起,就已經踏上這條路,不可回頭,無法重來,無論你是帶着笑還是帶着淚,都隻能咬牙走下去。

路遙在他的中篇小說《人生》裡,将人生的不可預知與人在面對選擇時的局限和艱難細膩地刻畫出來,讓人充滿感慨。《人生之路》延續了小說裡對于命運的未知的敬畏态度,将個體在環境裡的沖突和掙紮展現得淋漓盡緻,并給故事裡的人物賦予了更多溫度。

《人生之路》裡的人物命運,大抵能分為兩類,逆境與順境,前者占大多數,後者隻有極少數。出場的主要人物裡,高加林、馬栓、黃亞萍,都處在人生的逆境中;張克強、劉巧珍暫時處在順境中;看似處在順境的高雙星,其實也正面臨着自身的逆境。從人數上來看,陝西高家村裡衆人的人生路,委實不好走。

...

高加林是處于逆境的這群人中間最可惜的一個。他有能力。在預考能考中全縣第一,全縣五年沒有出過大學生,高考題目艱難到全軍覆沒的情況下,他卻能考取上海浦江學院;當他成為民辦教師後,在沒有專業培訓得不到外界資訊的情況下,他能因材施教,利用手邊的農具擺成圖形配詩,激發學生的求知熱情。

他心地善良、富有正義感。同班同學馬栓沒有通過預考,無臉回老家見父母,在縣城裡流浪時,他提議讓馬栓回宿舍住,央求劉巧珍給馬栓在粉條店找工作,解決了馬栓的食宿問題;學生滿囤被家長逼着辍學在家務農,高加林跑到滿囤家做思想工作,放下自尊央求滿囤父親,懇請讓滿囤複學。兢兢業業的工作後,他拿到工資的第一件事不是去買東西,不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是央求村裡給學校撥款修房子,改善學生們的學習環境。然而這個有能力有學識有理想的人,卻一直在遭受命運打擊,考上大學被人冒名頂替,當民辦老師後又因意外被處分,他明明可以走出鄉村過上夢想的生活,卻被命運擊中,墜落在地,隻能成為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

高加林的遭遇,主要源自兩個方面,一是家庭因素,二是他個人的理想主義。高明樓決定讓自己兒子頂替高加林,并不是有預謀的,而是處于虛榮心和自私的臨時起意。他之所以能成功,是因為高加林父母太老實,如果高加林父母能力強一點,或者為人難纏一點,高明樓是成功不了的。高考這樣的大事,如果高加林自己多跑幾趟郵局去問問,或者幹脆和郵遞員約定自己去取,那通知書根本就到不了高明樓手中。高加林和高雙星,一個全縣第一受到表彰,一個成績中遊不出色,兩人高考結果對調,高加林和父母卻沒有任何質疑就接受了。他們在處理高考的态度上,是一個等候安排,逆來順受的态度,這也就給悲劇留下了鑽空子的縫隙。

高家村隻有一所農村小學,校舍破舊,生源不足,老師隻有三個,周老師已經老邁,另一位女老師早就想另謀出路,學校裡的學生隻要能夠完整接受完義務教育就已經很不容易了。高加林向村裡和縣裡申請預算,帶學生們去縣城看看山村外面的世界,出發點都是為學生好,可是他忽略了現實的複雜性,一個注定被合并,注定會被取消的小學,誰會願意把真金白銀投進去?學生們見世面是好事,可是在陌生的環境裡安全問題怎麼保證?縣城裡人來人往,車水馬龍,他一個人要管幾十個學生,能不能管好?他炙熱的理想主義,遇到的是現實的冰冷雪水,學生受傷,帶來的不僅是愧疚和良心上的譴責,還有他的教師職業生涯的斷絕。

...

高雙星這個人物,應該是劇中最複雜的一個。他生性善良,看到馬栓睡在公交車站,會想要幫助他;看到高加林因痛苦絕食,他深夜跑來,嗫嚅着想要說出真相;看到包工頭被拖欠工程款,會想到利用自己的能力和關系為他讨薪。可是他也缺乏主見。

他和高加林是發小,從小玩到大,但是兩人一起時他總是習慣性跟随高加林的腳步,聽從他内心認可的“更強者”的意見。所以當高明樓截下高加林的錄取通知書,讓他冒名頂替時,他雖然震驚、難過、表示抗議,最後卻還是屈服了強悍的父親的安排。他不知道自己的路在哪兒,從前是跟着高加林走,現在是被父親推着走。他的缺乏主見和懦弱,讓他沒有辦法在父親和朋友之間做選擇,當父親已經安排好了一切,捅出去會害得父親威信全失,甚至失去工作的時候,他隻能退縮,退回到自己的蝸牛殼裡,一遍遍給自己洗腦,假裝考上大學的人是他自己。

他懷着負罪感走進本該屬于高加林的人生,卻受到了命運的嘲笑。在村裡,因為父親的緣故,他被人看重被人稱贊,可是來了大上海,他什麼都不是,跟同學出去吃飯,他連一頓飯錢都付不起。偷來的人生永遠是偷來的,學校是高加林選的,專業是高加林選的,他沒看過沈從文和歌德,不知道朦胧派和意識流,寝室同學的高談闊論,他連聽都聽不懂,更不要說加入了。同學們很好,各種活動都不忘拉着他,可是物質上他囊中羞澀,精神上他格格不入;老師很好,看到報紙上高加林發表了文章,立馬向他恭喜,鄭重地要他在課堂上做創作談,可這榮譽根本就不屬于他。同學和老師越好,他越是愧疚,越是痛苦,最後他隻能躲進建築工地,靠單純的體力勞動得到一絲喘息的機會,在包工頭一聲聲“雙星”的呼喊中,找回那個真實的自己。

正是因為高雙星有自尊,想做正确的事,他才痛苦,當命運一步步推着他走上不屬于自己的道路,卻要用無數個謊言去包裹自己,他想大聲說出自己的名字,想用真正的本事融進同學群體,想在真心對他的秀禮面前卸下所有的僞裝,可是一切都是那麼難。他擁有的是他期盼已久的,就是因為太好,他才舍不得放手,貪戀這一點偷來的甜,可是我們都知道,謊言終究是會被戳穿的。如果他不能快速成長起來,學會勇敢,學會自己選擇人生,為自己的行為負責,那麼他獲得的友情和愛情通通都将幻化為泡影。

...

馬栓的逆境來得最早,可他也适應的最好。他沒有高加林那樣的理想主義,他的痛苦來自現實中無法回報父母付出,當他發現讀書這條路走不通後,經過痛苦地反思之後,他很快就選擇了另一條路,通過經商來增加家庭收入。他利用高中生的頭腦,改變家裡燒窯的方式,迎合市場做出更多暢銷的款式,很快就掙到了錢,小日子過得紅紅火火。馬栓的出發點一直都在現實,貼地匍匐在地表,他不是為實現個人價值而努力,而是為功利的好日子努力,那麼當他放下讀書人的身段,花心思用對方法,就能很快達到自己的目标。

馬栓代表的是廣大的務實主義者,是我們今天在互聯網上自嘲的“日子人”,這樣的人,也許永遠都不能青史留名活成傳奇,但他們生命力頑強,不會鼓足了勁兒去撞南牆,而是會像水一樣繞着山嶺走淺灘,遇到逆境能夠很快走出,找準自己的位置,做好自己的事情。

...

黃亞萍的成績也很好,按正常情況是有極大希望考上大學的,可偏偏父親重病,安置好父親後她也錯過了進考場的時間。同樣是失去上大學的機會,黃亞萍的反應卻和上面兩個男生不一樣,既沒有馬栓無顔見江東父老的羞慚,也沒有高加林夢想破滅後的痛苦,她很自然地接受了這個結果,接受了命運不公的事實。黃亞萍的家境是幾人中最優越的,她卻完全沒想過複讀,而是很快就進入播音站工作。明明是人生的重大挫折,黃亞萍卻找到了自己的樂趣,她重新撿起自己兒時喜歡的舞蹈,利用業餘時間練習跳舞,把自己的生活過得有滋有味。她不僅是得到一份能夠養活自己的工作,還創造出了獨屬于自己的個人價值,高加林請她去學校教學生們跳舞時,她臉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揮舞舞姿時的快樂和滿足溢出屏幕外,也将這些帶給了孩子。黃亞萍是屬于規則之外的人,她有自己的愛好,有自己的精神世界,這些并不為外界所改變,甚至能夠幫助她把逆境變成順境。

...

張克強和劉巧珍,這兩個人看起來性格不同,一個是家境優越的公子哥,一個自力更生的小村姑,一個四體不勤,一個堅韌勤勞,可是骨子裡兩個人卻是一種人——他們都把自我寄托在了别人身上。張克強對黃亞萍的殷勤追求,劉巧珍對高加林的癡心守護,都是一樣的,單純,堅定,不要回報。張克強欣賞黃亞萍的舞蹈天分,在供銷社裡為他搭建舞台,用摩托車載着她給學生上課;劉巧珍崇拜高加林的“有本事”,每天用目光追逐高加林上學的身影,崇拜甜蜜地偷看高加林上課,高加林病了,她馬上送吃的,高加林丢棄的詩稿,她撿起來找妹妹一字一字辨認。

他們倆,都沒有自己的理想,卻熱愛意中人的理想。這種純真熱情的奉獻,雖然感人,卻不能長久。真正的愛情是一個靈魂對一個靈魂的吸引,一個心靈和一個心靈的對話,而不是你忙工作和寫作,我給你打點家務生孩子,真正的愛情是兩個人一起攜手走向更好的明天,而不是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獻祭自己。這樣的感動就算暫時能打動人,也注定走不到最後。所以張克強和劉巧珍的順境,也并不順利,愛情小船的前方,他們看不見的風浪正要到來。

人生真是難呀!被玩弄被錯待的,在生活裡碰得頭破血流;走上他人道路的,雙腳被荊棘磨爛;把自我寄托在别人身上的,注定會被辜負。也許到最後,過得好的反而是馬栓和黃亞萍,因為他們一個足夠現實,一個對生活無所求,任何時候,一個腳踏實地的人都不會被辜負,任何時候,一個無欲則剛的人都不會被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