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樣的婁烨,它一如既往的自由,不論是對于電影還是對于演員。首先,它完整的解放了電影它的線性叙事,盡管依舊在這個框架内,其次,我覺得很好的一點是,演員的自由讓這些演員的表演不再帶着一種目的或者定義,而成為一種更為純粹的個體,而存在,盡管每個個體,在電影裡都有它的功能和宿命。
不一樣的婁烨,在于它不一樣的創造,但我也的确很難去比較它與婁烨之前電影的區别,可能之前的婁烨都沒有真正将藝術的格局放到很大,去從更高層面創造一種更簡約的電影語言和更政治化的群像,但是他通常在每個層面都極盡其表達目的,那相比于之前,在這部作品裡,婁烨真正意義上,有了一個更大的創作背景,這個背景不僅僅在于一個時代,而在于這個特殊時代下,群像所描繪的人,它不再被歸類為單一的某類,而是真正意義上,不僅被定義為某類的群像,這個群像的人物定義更寬泛,與此同時承擔的隐喻更為簡約卻複雜,我覺得這首先是一場真正意義上成功的群像,削弱了演員個體的表達,卻又令每一個角色模糊又鮮明,它用影像語言驅動文本的風格有種隐晦的美感,并且将人物帶到了真實與表演之間的特殊界限,所以它依然擁有戲劇我認為結構層面的一些基礎,但卻又成為一出完整的電影。好的電影行為可以高于語言,無聲的表達比有聲的表達在更高層面來看通常更準确,因為它削弱了可以适當模糊的具體性,這在影像和人物層面,我覺得都實現得非常好。當然,婁烨的風格依舊是歐化的,這是藝術的自由基調決定的,但它的感覺又是地道的文化産物,我喜歡它整體給出來的那種體驗,一種語言不足以描述的,隐晦的與真實的之間的藝術界限!
演員來說,從某種意義上,他們以導演藝術需要的表演風格存在,在有限的空間内,我覺得人物作為電影的一部分載體其實比我預想的更為準确,鞏俐的傑出毋庸置疑,其它每個配角,國外的國内的,我認為都充分并合理的在影像空間内存在,這構成了一出傑出的群像,我很欣賞這種群像整體的藝術連接性,我覺得所有的演員都在克制,在情緒層面都在深入卻精簡的沉浸而在表象的情緒表達層面都在非常真實的往裡收,控制力可以說都非常優秀,所以不得不說,隻有傑出的導演才能引導傑出的演員,成為一個角色不需要特别費力,就如同表演一個角色,不要特别使勁,我已經無數次批評過當下主流的專業演員,演員的功能永遠在于電影需要他們實現的功能。
當然,電影的評價,毫無疑問會兩極分化,其實說白了,這部電影或許依舊有某些不足,但是在電影的整體和導演藝術層面,我認為總體是傑出的,它可能需要觀衆克服一種面對超出自己審美和理解範疇内,更赤誠的去面對它帶來的特殊的一種電影世界的體驗!至于批評,我覺得,沒什麼特别重要需要提出批評的地方,如果把它作為一部類型式藝術片,它又比張藝謀那部懸崖之上,高了2-3個檔次,由此,還是可以發現,我們國家依舊有電影人,在創造電影,而不是庸俗的附和平庸的主流!
婁烨依舊是那個婁烨,自由,不斷突破,并富有創造力!
婁烨依舊是那個婁烨,自由,不斷突破,并富有創造力!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人在做,天在看!
這部幾乎将權力與人性剝個一幹二淨的戰争大片,很難說隻是拍給人看的,它也是拍給天看的。從一個極其愚昧的解讀視角,我形容它是一部以“人在做,天在看”為視角的電影。我一直極其讨厭戲劇類型電影,但是無論是伯格曼還是黑澤明,我都極其欣賞,因為 ...
杜琪峰傾注靈魂的情懷之作!華語類型片的最高标準!
第一次看是用ipad,所以整部電影的影像,它的滋味和它的情懷并不如這次在電影院裡所體驗到的那般濃郁。理性來說,綜合近兩年的院線觀影體驗,它高于花樣年華和小城之春,它不僅是杜琪峰的最佳,也是華語類型片的最佳,更是21世紀世界影壇類型片 ...
技術正在控制和侵犯我們的隐私,但它遠不止于此...
總是超前于時代的大衛柯南伯格遭遇審美與電影思維日趨簡單的主流影迷,豆瓣低分之謎,顯然可以理解。這個時代的偉大的導演們要是能從豆瓣拿到高分,一定是觀衆發了瘋。柯南伯格依舊掌握着技術發展對我們迷戀與求索真實的不可控性,盡管過去那些最超現 ...
在死亡面前,人性無所遁形!
人之将死,一切未被滿足的現實都被淹沒在步步緊逼的死亡和日漸膨脹的幻想裡,放大的欲望成為抵抗死亡唯一的尊嚴和體面。我還蠻喜歡它切入教授主體的視角,“衰老”當真極其可怕,更可怕的是,這種臨死前把自己的人性和欲望剖得明明白白的抵抗終究隻是 ...
表演無關道德!
第二次看,視角會更成熟。叙事上,我認為這部作品畫了一個很中式的“○”,除了依舊沒有徹底被解答或者她就隻應該是如此的漢娜,它讓所有其他人物的存在和行為都給出了基于這個題材本身比較合适的一個解答。題材上,它關于集中營,關于大屠殺,其實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