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有明确的指标要求為什麼不提前告知,非要在會上現提起。既然有明确規則、标準,能提供導向的資源,為什麼要把它變成潛規則?

所有人已經默認,隻有聰明的職業人才會主動索引,不提供幫助才是正确的。可他們明明是來自行業外的藝人,也要被作為行業内的實習牲看待嗎?憑什麼溫暖的節目要有第一期這樣插曲掃興。我隻想要純粹的快樂。

我懷疑做立項會插曲的目的之一是想隐晦告知觀衆想要幫助這個節目繼續做下去需要如何觀看。盡管事實的确是被作為一個有利可圖的産品看待,可我并不喜歡被明确告知這一點。僅原諒一次。

下面是一個建議。第一期策劃槽點很多,大雜糅。立項會而已,為什麼要提及有競争者?不需要這樣的戲劇效果。我不看披哥不看浪姐,原因是讨厭競争機制。想要做輕松溫暖的,就一點也不要涉及别的瘋狂節目那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