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啊,這片子真的好長!屁股都坐麻了。215分鐘啊朋友們,比《奧本海默》還要長一大截。

...

說實話,一開始我是沖着阿德裡安·布羅迪去的。誰還沒看過《鋼琴家》呢?結果這回他又演了一個被折磨的藝術家,一個從匈牙利跑到美國追夢的猶太建築師。啧啧,怎麼感覺這哥們兒好像特别适合演這種苦大仇深的角色?

電影開頭那個倒着的自由女神像把我看懵了。導演這是想說啥?後來才慢慢看明白,這片子壓根兒就不是講什麼美好的"美國夢",而是要給你當頭一棒。說起來,昨天剛跟朋友聊到潤美的事兒,看完這個真的有點...emmm...

聽說這片子用了什麼70毫米膠片拍的,具體是啥我也不太懂,但畫面确實好看得不得了。就像咱們現在用手機修圖,無論怎麼調都趕不上老式膠片相機那種質感,這感覺差不多。

不過說真的,有些地方我是真沒看懂。後半段劇情發展得莫名其妙,那個富豪(蓋·皮爾斯演的)突然就消失了?還有結尾那個建築展是什麼鬼?可能是我太笨了...

對了,有個細節特别紮心。女主角在什麼社交場合被問到"我是不是把你的名字讀對了?"她說"讀對不對都無所謂"。唉,想起我在國外讀書那會兒,每次被老師叫錯名字也是這樣,假裝不在意,其實心裡挺難受的。

說到表演,布羅迪絕了!那個眼神,那股"我不瘋魔誰瘋魔"的勁兒,絕對影帝級的。他老婆(菲麗希缇·瓊斯演的)也挺好,就是戲份有點少。

豆瓣上有個評論說這片子是"野心大過實力",我覺得說得挺對。導演好像想把所有東西都塞進去:移民故事啊,藝術理想啊,資本壓迫啊,猶太人身份認同啊...搞得有點亂。

要說推薦不推薦...我覺得可以看,但做好準備:帶瓶水,穿舒服點的衣服(真的會坐很久),最好提前上廁所。

如果你喜歡那種一看就懂的爽片,這個可能不太适合你。但如果你最近正在考慮出國,或者對"美國夢"有啥想法,真的值得看看。

新片首發公号:咖啡君電影,每日推薦告别劇荒!
想看原片的可以去公号!
無償無套路,不用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