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劇名所言,《聖嘉勒傳》講述的是嘉勒的故事。嘉勒是誰,嘉勒是方濟各會女性貧窮修會的創辦者。她雖出生于意大利的富裕家庭,但感動于方濟各的行為,下定決心逃離家庭,加入方濟各的修士會。

...
嘉勒的逃離當然不是一帆風順的。她雖然順利到達方濟各身邊,和“小兄弟會”的修士們順利彙合,但由于她的女性身份,她并不能安然無虞地呆在這裡。女性的命運是注定的。她們剛長大成人就要嫁人,就要履行自己的使命去維護家族的榮譽,或者為家族換得更大的利益。她們無處可逃,除非遁入修道院裡。
...
在修道院裡,女性可以受到完全的庇佑。她們可以不用再擔心來自父親來自兄弟的野蠻拖拽。因為這是教皇賦予修道院的權利。隻有在修道院裡女性是自由而安全的。但這自由是相對有限的,因為你無法離開修道院。倘若你離開這個唯一的庇護所,那你就重又成為待宰的羔羊。無論是誰都可以肆意地将你抓捕回家,繼續那被人主宰被人安排的命運。所以,逃出家門的嘉勒在方濟各的安排下在修道院短暫地停留了兩天,以逃脫被父親抓捕回家的命運。待父親和那一隊騎馬的守衛離去後,嘉勒重又回到了“小兄弟會”。
...
嘉勒在兄弟會裡度過了很長一段愉快的時光。雖然這裡缺吃少穿,但嘉勒和一衆男女教徒一起,聆聽傳教,共同歌唱,飼弄雞鴨,織布耕地,她們的生活原始而簡單快樂。唯一的問題在于,“小兄弟會”的男修士們可以随着方濟各到處傳教。他們能真正踐行方濟各的理念,将自己的信念帶到世界的各個角落,去感染更多的人。
...
而“婦女修會”的女修士們卻隻能在方圓幾公裡之内活動,她們不被允許去外地傳教,也不允許她們去感召更多的同胞。甚至,教皇專門派了紅衣主教烏戈裡尼來勸誡嘉勒。烏戈裡尼坦誠了自己的觀點,教皇可以庇佑女性,但在他們的思想中,女性是一切惡的根源。而嘉勒應該像其他人一般成立修道院,擁有自己的财産,這樣她才能保護這些投奔她而來的姐妹。但嘉勒永不可能像方濟各一樣到處傳教。因為女性和男性不一樣,她們不應該、也不能和男修士們平起平坐。
...
嘉勒很憤怒,但她也開始醒悟了。和她一樣逃離的這些女性們隻能孤身作戰,她們背後沒有任何支持,她們隻擁有彼此。也許是神也在庇佑這些女性,它賜予了嘉勒神奇的力量。嘉勒可以安撫哭泣并治愈高燒的嬰兒;可以使妹妹阿涅塞的身體像灌了鉛一般沉重,而無法被舅舅這樣野蠻粗魯的人生拖硬拽走;可以用意念使空罐子裡裝滿食用油、使一小塊面包變成切也切不完足以滿足所有女修士享用的面包;可以使沉重的大門壓在身上像羽毛一般輕;可以治愈患了不治之症的老婦人巴爾維納。
...
嘉勒,擁有神之力的嘉勒,她的故事漸漸傳揚開來。所有人都知道了嘉勒的故事。她們也受到觸動。越來越多的人趕來嘉勒的身邊,成為和她一樣侍奉貧窮的女修士。嘉勒也試圖去說服新的教皇,編寫自己的教義教規。就是這個曾經是紅衣主教的教皇烏戈裡尼坐在同樣的位置。他告誡嘉勒,女性是罪惡之源,女性不能也不該和修士平起平坐。現在,他已然成為教皇。他狼吞虎咽地咀嚼着嘉勒着人準備的美味佳肴。他的樣子看起來像一隻狼狽的饕餮,而不是德高望重而威嚴的教皇。但好在,享用了美食的教皇決定答應嘉勒的請求。
...
他同意嘉勒的請求,同意她編寫自己的教規教義。嘉勒終于建立了自己的女性貧窮修會。她建立了屬于女性自己的修會。這就是《聖嘉勒傳》的全部内容。說實話,整部電影的故事線并不複雜,隻是完完整整講述了嘉勒創立女性貧窮修會的過程。電影沒有高潮起伏,端的是平平淡淡,簡簡單單。所以,是對馬祖可(萊侬)的愛支撐着我看完了整部電影。
...
...
在觀看的過程中,我的腦海中總是不自覺浮現出萊侬來。在《我的天才女友》中,馬祖可飾演的萊侬很多時候都像一個旁觀者,冷靜地旁觀着發生的一切。所以,鮮少能看到她情緒失控的時刻。在《聖嘉勒傳》中,嘉勒是神,是被頂禮膜拜的對象。所以有時候她也像一個看客。但她能和其他的女修士們同吃同住,甚至給新來的女修士們洗髒污的腳。她還因為烏戈裡尼的話陷入崩潰的情緒,不斷用手撞牆,直到滿手血污。電影中還有兩處場景讓我覺得忍俊不禁。這兩處場景分别是:在街上的幾個女性突然開始齊聲歌唱嘉勒的名字,女修士們圍着嘉勒一起載歌載舞。那場景總讓我想起印度的寶萊塢電影,一言不合就開始尬舞。
...
但查閱了下,方濟各創辦的聖方濟各會就是如此。他們不單傳教,他們還歌唱。他們時刻充滿熱情喜樂,高興時甚至達到心醉神迷的地步。所以,《聖嘉勒傳》中男修士女修士們在狂喜之中動情歌舞的場景也就不奇怪了。而且,嘉勒在晨光微熹中,所誦讀的由方濟各所著的《太陽頌》,在曆史上也确有此詩。《太陽頌》是一首歡樂的崇拜詩,這詩慶祝太陽兄弟、慶祝月亮姊妹、慶祝風兄弟、慶祝水姐妹,慶祝造物主創造的一切美和善。
...
...
此外,嘉勒主要的人物形象:身穿灰色長袍以及頭戴金色光盤、身着黑色長袍,這兩種穿着其實也是參照了真實的聖方濟各會的打扮。尤其是後一種,黑色長袍其實是達爾馬提亞袍。這是一種加冕服,而頭頂的圓盤則增強了嘉勒的神性和光芒。當然,方濟各的角色也神似耶稣,很符合耶稣聖痕擁有者的形象。所以,《聖嘉勒傳》是關于“女性貧窮修會”創辦者嘉勒的故事。嘉勒曾經受教于方濟各,也曾經在教皇面前據理力争。最終,她成立了修會,為女修士争取到了和男修士一樣的權利。
...
...
遺憾的是,很難搜索到關于嘉勒的生平。零星的記錄中,聖嘉勒(1194-1253)放棄了物質金錢的承繼權,一生都過着非常貧窮的生活。她吸引了很多人加入隐修院,包括她的母親及三位姊妹。到了晚年,嘉勒疾病纏身,但卻充滿喜樂。她的生命在60歲走向終結,遺體存放在意大利阿西西的聖嘉勒聖殿。在嘉勒死後兩年她獲封為聖女,成為聖嘉勒。
...
有記載的文字中,嘉勒所有的故事僅僅濃縮成《聖方濟各小傳》中短短的幾行話。“方濟各聽見這決定性的呼召後三年,有位16歲的女郎嘉勒(clara)與一些年輕少女也非常羨慕聖方濟各的成聖道路,要求加入這運動,于是方濟各幫助她們成立了一個“嘉勒苦修會”, 使方濟各家庭多了一位成員,這便是他開創的第二個修會。方濟各會的婦女支會,通稱「貧窮女士」(Poor Ladies),或者「貧窮嘉勒」(Poor Clara)。結果,這群快樂的男女成立了天主教中最浩大最有影響力的修會”。
...
喬托:《聖嘉勒哀悼聖方濟各》尼諾讀《卡拉馬佐夫兄弟》的隐喻,費蘭特對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緻敬也許曆史上還有很多個像嘉勒一樣的女性。她們曾經推動着女性的解放和進步,也曾經為人類進步貢獻一份光一份熱。但關于她們的一切都湮沒在曆史的漫漫長河中。沒有人記得她們的生平,也沒有人記得她們的故事,所有的一切都隻定格成男性傳記中短短的一句話。她來過這世界,她曾經立志改變這世界。
...
好在還有電影這種媒介工具。電影幫助我們進行複盤,幫助我們了解過去發生的一切。真真假假的故事裡,過去發生的一切,尤其是女性身上發生的一切,栩栩如生地展現在我們眼前了。但也許正因為史料太少,這部《聖嘉勒傳》非常的平庸。它既沒有體現出嘉勒的精神,對主全身心的信奉;也沒有體現出嘉勒如何具體地壯大隐修會,促進隐修會規章制度的建立。這些關鍵情節全部都隐去了,或者簡單帶過了。最後展現出的隻是嘉勒的神聖,人們對聖嘉勒的膜拜。一切都太過順理成章地發生了。以至于整部劇過于沉悶無趣。以上。延伸閱讀||蓋娅新劇《好母親》,獻給為了孩子不顧一切的母親們蓋娅新劇《好母親》,獻給為了孩子不顧一切的母親們(下)

關于《那不勒斯四部曲》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