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动画《聊斋:兰若寺》这部电影改编自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虽然票房和口碑不太佳,但拼盘式的故事情节,也是一种大胆的尝试,不过风格再统一一点也许会更好。
这部动画电影在以下方面还是值得一看:

影片采用“1+5”的叙事结构,以蒲松龄夜探兰若寺的《井下故事》为主线,串联起《崂山道士》《莲花公主》《聂小倩》《画皮》和《鲁公女》5部故事。
通过古井这一意象构建超现实叙事空间,让故事既相对独立又紧密相连,实现了古典志怪文本逻辑与现代动画视听语言的巧妙嫁接。
02 多元视觉美学
电影每个篇章都有独特艺术语言,指向东方美学核心意境。如《崂山道士》采用毛毡风格,通过千万根虚拟毛线编织视觉奇观。
《画皮》则运用宋画特征,以对称构图、留白镜头等营造古典凄美的氛围,打造出一场动画美学的狂欢。
03 当代视角改编
影片对原著的改编注入了当代视角,如《莲花公主》将原著中“婚姻交易”情节改写为少年友谊。
《聂小倩》在民国乱世背景下,将人鬼恋升华为对“生存与情感”的叩问,让经典故事更贴合现代观众的价值观。

电影围绕一个“情”字展开,前两个故事探讨人性,聚焦贪心、真心,后三个故事围绕情感关系展开,呈现乱世情、夫妻情、生死情。
《鲁公女》中鲁公女与张于旦跨越生死的爱情,更是将情感浓度拉满,极具感染力。
05 精妙配乐设计
配乐融合传统民乐与现代音效,古筝、古琴等乐器与电子脉冲碰撞,不同篇章的音乐完美契合情节氛围。
如《崂山道士》中的诙谐旋律增添童趣,《聂小倩》里的哀怨曲调强化情感张力,推动着情节发展。
06 传统文化传承
影片将民族审美灌注于电影之中,故事背景贯穿半部中国历史,体现中国文化的流淌和绵延。
同时,《莲花公主》的“花朝节”、《鲁公女》的黄泉往生界等设定,都坚持中国文化的设计落脚点,传承和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

1. 佛手莲花会吃人,你说谁是魔?
2. 我虽为妖,却比人更懂何为真心。
3. 人的世界太复杂,难分是非;鬼界反而黑白分明。
4. 每一个灵魂都有其归宿。
5. 人间有情,鬼亦有情。
6. 从此世间再相见,也不再相识。
7. 人生颇苦,忧患难知,不妨在此静待机缘,说不定能救得一命。
8. 心中有一剑,侠义走四方。
9. 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
10. 小女子只求片瓦遮身,三餐温饱即可。
11. 仙乎乎,幽我于广寒。
12. 梦,却也并非全是一场空啊。
13. 如果是梦的话,未免也太真了吧。
14. 不管来世你在何处、是何人,踏遍千山万水,总会再找到你。
15. 你想过没有,若我重新投胎做人,我便不再记得你,也不会记得我们之间发生的任何事。
16. 人心如兰,兰若寺中自有真情。
17. 妖亦有道,人何以堪。
18. 真情不在外表,而在心中。
19. 鱼蛋,九瓣莲花开的那一天,你送我去黄泉吧。
20.一方净水由有相处知虚妄,几则乱谈自无羁间见真情。
我是云空草,一起终身学习、终身成长、终身阅读、终身写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