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知乎 作者:王弗雷德裡克


我沒完整看過新三國,所以其實沒有太大的發言權(實在是看不下去,尴尬症頻繁發作)。

僅從我了了看過的幾個片段對比,我認為老版更好一些。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老版的選角更嚴謹。

在舊版《三國演義》中,導演、編劇、選角都明顯對于原著有一定的研究。

不管是角色外形、角色表情、角色氣質還是角色談吐,都能讓觀衆領會到原著中該人物核心的特點。

以張飛為例。原著中描寫張飛:身長八尺,豹頭環眼,燕颔虎須。

豹頭環眼:形容人的相貌威武勇猛(環眼:圓圓的大眼睛)。
老版:

...

老版《三國演義》中張飛
原著簡直描寫的就是他好嗎!

新版:

...

新版《三國演義》中張飛
相比之下,新版這。。。。。。真的不是水浒傳劇組串戲了麼


2.老版的劇情和人物塑造更貼近于原著。

舊版《三國演義》更有邏輯,這得益于他們尊重原著,故事邏輯非常通順。

我看過諸侯會盟讨伐董卓一段,舊版尊重原著,劉關張三人跟随公孫瓒一起到場,原著如下:

瓒呼玄德出曰:“此吾自幼同舍兄弟,平原令劉備是也。”曹操曰:“莫非破黃巾劉玄德乎?”瓒曰:“然。”
老版:

...

公孫瓒:“此乃自幼同舍兄弟,平原令劉備,相約共來讨伐董卓的。”

...

曹操:“莫非是破黃巾的劉玄德?”
孟德惜英雄,自然引出為關羽溫酒壯行,而關羽溫酒斬華雄的故事。

反觀新版,直接把公孫瓒這個人都給省了:

...
...

完全無力吐槽。。。。。。


尊重原著的人物性格和人物特點,才能讓故事的邏輯流暢而通順。畢竟故事的發展不是由作者(編者)決定的,而是由每一個故事中的人物自然推動的。

曹操的性格,決定了他明知殺錯,也要狠心殺死呂伯奢一家人;呂布的性格,決定了其最終不得不面對“公不見丁建陽、董卓之事乎?”的悲慘結局;劉備的性格,決定了對于倚重一生的諸葛丞相,說出的“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是一句情緒複雜的真心話。

新版把一些人物的性格做了畫蛇添足的改動,加入了很多原著本無的勾心鬥角,将情節改的亂七八糟,故事的邏輯因此而變得扭曲。觀衆感受不到三國英雄應有的蕩氣回腸,卻多了一些現如今辦公室政治的感覺。令人倍感尴尬。


3.老版的台詞更符合原著

這一點我相信所有讀過原著的觀衆都深有感觸吧,看老版三國的時候,每當字幕出現,就知道這一段基本八九不離十就是原著中角色的原話了!

舉個例子:

盧植曰:“明公差矣。昔太甲不明,伊尹放之于桐宮;昌邑王登位方二十七日,造惡三千餘條,故霍光告太廟而廢之。今上雖幼,聰明仁智,并無分毫過失。公乃外郡刺史,素未參與國政,又無伊、霍之大才,何可強主廢立之事?聖人雲:有伊尹之志則可,無伊尹之志則篡也。”

...

94版《三國演義》片段
順帶一提,劇情也與原著一般無二!

卓大怒,拔劍向前欲殺植。

...

簡直不知道該怎麼稱贊這老演員的演技,把原著演繹的淋漓盡緻!


4.老版的片頭曲,好!

很多人應該都知道,老版《三國演義》片頭曲,那首耳熟能詳的“滾滾長江東逝水”,正是《三國演義》原著的開篇詞!

遙想當年高中上語文課的時候,老師講到明代楊慎的《臨江仙》,本以為無人知曉,沒想到有同學竟能全篇背誦,一時間技驚四座。沒錯那人就是我哈哈,我就是小時候電視看多了才會背的!


5.當然凡事必有兩面,老版也有不如新版的地方

受限于年代和技術的畫質等因素我就不說了,

老版有兩個不足很讓人跳戲:

第一,不同角色用同一演員。

公孫瓒還是趙子龍?

...

“自幼同窗”公孫瓒,搖身一變趙子龍
袁本初還是周公瑾?難道你刮了胡子别人就認不出來了嗎

...

左為袁紹,右為周瑜,均為演員洪宇宙飾
第二,同一角色用多個演員

舉例1,趙雲

...

趙雲1 楊凡飾

...

趙雲2 張山飾

...

趙雲3 候永生飾
舉例2,陳宮

...

陳宮 1

...

陳宮 2
舉例3,袁術

...

袁術1

...

袁術 2

諸如此類還有很多,不過這也算是上個世紀央視電視劇的一大特色了。




總體來說,新版三國已經沒有了《三國演》應有的那 “浪花淘盡英雄” 的味道,權且當個改編電視劇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