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婆看这部剧的时候,我断断续续地跟着她看了几集,所以第一刷,没看全,但是发现它有某些片段似乎不需要连贯的剧情也能让人热泪盈眶,基本上的剧情也有个大概的了解。老婆看完这部剧的时候,我差不多看完了迷雾剧场的《乌云之上》和X剧场的《棋士》,并且还在断断续续地看神剧《黑镜》,悬疑科幻来回切多少也有些审美疲劳,想着给眼睛和大脑换一换食粮,于是从头开始,我将这部剧完整地进行了二刷。

  这部剧的整个时间线上,它用的是一种穿插交织的手法,时时切换,并线前行,同时推进,主要时间线是全光礼的时间线,梁金明的时间线以及吴爱纯的时间线,一开始看会有些混乱的感觉,但是你一旦进入了它的时间序列,你会发现这种穿插交织并行的手法有一个好处是它能时时呼应时时响应,它所产生的效应算起来1+1+1远远要大于3,比那种单线叙事或者大主线叙事换线并线的效果都要更直白地做比对与响应,当然,一开始看感觉不那么友好 ,但是看个一两集慢慢习惯了它的这种叙事,你会更喜欢。

...

  比如说,现在走的是梁金明的时间线,她跟女儿吴爱纯说了名什么话,然后她又会想起小时候母亲全光礼跟她说过什么话,于是镜头过场直接切换到全光礼的时间线上,你以为这样就结束了吗,在吴爱纯的时间线上走着走着,它会在某处突然地切换回最开始的梁金明的时间线上,再度响应。类似这样来去自如的切换,一开始看着确实不那么友好的,但是这似乎也更符合我们的思维方式不是吗,我们总会在某些时候,想起某些记忆里的碎片,而由那个碎片去延伸,不就是当时当下的那条时间线的主轴吗。

  这样的叙事方式看似有点乱,但是它能表达的东西,比单线讲叙更饱满许多,因为它可以让三条时间线同时为它要表述的东西发声,也许顺叙的方式也可能,但是那样需要观众自己去梳理,它用一种更直白的方式直接给你呈现,连自己梳理的精力都替你省下了。

  某种程度上来说,大概会有一部分的人喜欢另外的一种表述,因为它同样也会处处呼应,你自己去发现这些呼应的话,也许会更有更多看剧的乐趣,并且你会觉得,创作者对你有着满满的信任,他们知道你会发现他们的每一个呼应,然后抚掌称快,彼此会心一笑。我以前也属于这样的观众,我会喜欢所有那些不觉意的美好,比这种全面直白地呈现更喜欢;但是这一部剧改变了我的这种看法,它把另一个极端做到了极致,我享受这个被它带着走牵着走甚至扶着走抬着走的感觉,纯粹的快乐,不假思索的快乐,只要它能做到极端,同样也很让人享受。

...

  另一个让我颇为感叹的是这部剧的钩子,时间线上我说它是全无钩子完全呈现直白抒噫,完整带着我们走,你可能会说它是一部直白的剧,但是在剧情上,它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会让你感觉也许有的直白彻底湮没。在剧情方面,它几乎处处下了钩子,这是这部剧另一个最强大的地方——处处下钩子之后,它又能在后面把这些钩子全部取出来,这是非常考究剧本功力的,甚至有些地方,它会先取钩子让你感觉莫名其妙,但是后面它重新再把钩子埋进去的时候,你会看着十分过瘾,你会恍然大悟地发现,原来前面那个莫名其妙的取钩,取出来的钩竟然是这在里给埋下去的——这种快乐,跟时间线上我说的那种会心一笑,是需要同样的默契与信任。

  现在看很多的剧,其实不太敢埋钩子,或者你会以为它在某处埋了钩子,但是你直到看完全剧才发现其实只是你自己自作多情,它完全没有取钩子的动作,所以你所以为的钩子,只是一个多余的韵脚而已——渐渐地,你不再相信任何剧,会在剧里埋钩子。这其实似乎也是大部分剧的窘境,埋了起了,没人关心,那是不是也不必太费心思去做这样的事,不如把全部地精力放在如何把故事讲清楚讲明白更好。

  这部剧,你可以完全相信它的钩子,全剧钩子之多,多到你也许难以置信,但是它强就强在它最后几乎把所有的钩子都给取出来了,这才是它的牛逼之处,它没有辜负你的信任,所以看剧的过程中,你可以放心地相信你自己的判断,这里,那里,这边,那边,全是钩子,并且它最后会把所有的钩子都取心来,请放心食用。

...

  比如梁金明刚到首尔去做家教被主人家报警说她偷了一枚钻戒,帮助她的那名女佣,一开始看着也是莫名其妙,后来再往下看,才知道她曾经是早年被吴爱纯和梁宽植帮助过保全了自己遗产的那个女孩,她甚至都不知道梁金明就是当年那对帮助过自己的夫妇的女儿,她只是觉得她长得像她,她只是觉得善意应该被传承,仅此而已。当然,你大概率会觉得这种巧合太过巧合了,但是你会愿意去相信,因为我们心底同样有着一样的善意,不是吗。

  又比如梁宽植救过的那名女演员,后来报恩式地回到他们的店里,这次回报几乎将他们一家带出了困境的泥坑,不图求回报的善意,往往换来了更多。

  又或者,出版吴爱纯诗集的主篇,她一辈子跟吴爱纯有过几次交集,她的父母在梁吴二人定情的油菜花地里定情,她挖过他们的戒指,她在市场上选过吴爱纯给他家杀墨鱼,她甚至长得跟全光礼一样,如全光礼的心愿,坐在书桌前工作,不必再到海里讨生活——你相信她是全光礼的转世吗,我其实不信,但是我愿意相信。

  我们其实都明白,这样的事情也许在现实世界里发生的概率很低很低,但是我们其实也无法否认,这样的事情有可能发生,我们甚至越来越乐于去相信,偶尔还是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我们乐见其成——因为他们是善良的人们,我们也是善良的人们,我们总是愿意,善良的人们最终会得到更多善意的回应——愿这世间,处处都有善意的温暖。

...

  很多小伙伴诟病这部剧里太多工业制作流水线作业的痕迹。也对,网飞本来就是最成熟的工业流水线,韩国影视剧行业也是非常成熟的工业流水线——所以,你能要求它,不用工业流水线去操作吗?这种指摘,其实没有任何意义。

  所谓的工业流水线,不就是根据现代观众的口味慢慢微调到一种相对合适的,或者适合大部分观众审美之后固定下来的操作吗——这就像是麦当劳或者肯德基,一切现在快餐行业的能用法则吗——大部分人适合,就行。所有一切呈现在我们眼前的,都是极致量化之后的结果,这有什么不好吗?当然,你有更高的要求,你有更个性化的需求,你可能需要去轮胎星级店找主厨做个性化的定制,但是你没办法要求说——一个已经完全彻底量化的麦当劳后台上岗的小职工非要给你炒一盘的芥兰牛肉不是吗。

  工业流水线,它会适合大部分的观众审美,因为它面对的是它所投放的市场,它的受众就是普罗大众,所以小伙伴们所诟病的,我反而觉得是它的成功。所以工业流水线,只要出来的不是无法下咽甚至还能让你感觉美味的,有什么不妥之处吗。有更高端需求的小伙伴,出门转左,那边有口味高端曲高和寡的小众影片,往那边去,你会找到只属于你的快乐。

...

  这部剧里有爱情吗,当然有,并且它同样是让人感动的爱情。梁宽植从小学的时候就一直跟着吴爱纯后面跑,关心她,爱护她,给她送吃的;吴爱纯说她从十三四岁就在等着梁宽植去表白,为了那一吻定情等了许多年……这个爱情故事跟童话里的爱情故事一样感人,并且他们就真的,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纵然生活许多风雨,并且也不停地对他们进行击打,但是他们的爱情,就是他们这个小渔村里最好的一个爱情范本了——青梅竹马,少年相爱,相伴一世——她是所有人都羡慕的妻子,他是所有人都赞赏的丈夫,纵然他们贫苦,但是他们依旧幸福。

  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年纪大了,所以现在更让我感动的竟然全是亲情,甚至是梁吴二人,爱情同样让人感动,但是似乎不至于太感动,反而是他们至中年,爱情似乎慢慢变成了亲情,那时候的他们,更让人感动。这部剧,每一集几乎都有泪弹来袭,它会在你尚没弄清楚状况的时候,突然就将你打了个措手不及,来势凶猛,让你完全没有招架之力。

  所以,准备好纸巾,再看。

  以上;2025-04-20 12:00:15;乙巳蛇年庚辰三月己未廿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