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的主旨是想說“想要成就一件美好的事,就要先忍受一百件不美好的事”“被你抛棄的人,才是最愛你的人”。電影裡的三個女友,分别代表了白月光,紅色欲望,黑色幽默,愛情需要經過太多荊棘,愛情本身就是一道很難的題,愛很容易,走下去太難,所以電影裡說“愛是恩賜,也是忍耐”一對金婚夫妻都會有無數次想要殺死對方的時刻,這些我都能理解,但從電影最淺顯的内容裡講,我作為一個女生都受不了白佳琦的控制欲,我不喜歡每天被規定要是什麼,哪怕是為我好,也不喜歡去規定他人要幹嘛,憑什麼?我不喜歡每天煮飯給男生送便當,也不喜歡他這麼做(上學時我甚至不喜歡宿舍其他女生給男生做的手工禮物,也不喜歡男生卻對我這樣,比如你織一件圍巾用了很久,可是如果我不喜歡那個款式又不想讓你傷心,我是戴還是不戴?好壓力)我不喜歡每天被看手機,哪怕我一天都沒有說一句話,更讨厭去查他人的手機,且不說是否尊重信任,我覺得我隻需要知道我知道的,沒必要去自主接收更多與我無關的信息,對方不想讓你知道,你查他祖宗八輩都沒用,想讓你知道,你會很容易發現,而且退一萬步說,為什麼要知道?如果對方出軌,你知道該怎麼選(前提是你愛對方,否則你查個六的手機?)主動離開?好疼,隐忍不發?好疼,我幹嘛要給自己找那麼多不痛快,有時間做點自己喜歡的事不香嗎?所以我戀愛的原則是提前說出來,不愛就說出來,不要耗着我去坐享齊人之福,因為你的偷偷摸摸也會很累,我也會因為你的态度很累,我怕麻煩。也許我會很愛你,會有一次不由自主的的挽留去。但僅此一次,之後哪怕我需要用年為單位去承接我的傷感,但是日子需要繼續下去,接收沒有你的生活是一個成年人必經的過程,同時,在一起時不能說出來直面問題嗎?“我需要空間,不代表我不愛你”“我不喜歡你不洗澡襪子亂扔”“我們可以正常社交,但請記住邊界感”“不需要你為我花費所有錢和精力,誰有誰做,不存在面子問題”“你需要時間和你的哥們玩遊戲我不介意,隻要你記得打完後給我一小點時間說聊一會天”“你不喜歡我什麼,我看看可不可以改進,但改變有些難度”“女生掉頭發真的沒法避免,我多注意,你多包涵”“我大姨媽來的時候脾氣會差一點,請給我一點包容”“我不想在婚前過早發生關系,希望你能理解”……可以說出來嗎?愛情很難,但生活沒那麼難不是嗎?

同時我想,陳銘老師說過一句話“很多常态化的愛是共生關系,可是真正的愛是兩個不需要愛也能生活得很好的人在一起,将兩個 圓 擴展成更大的同心圓”我喜歡這句話,可能這種情況很難碰到,但是我想,不會比你要改變一個人更難是吧,一個人怎麼可能讓另一個人輕易的改變呢?所謂磨合隻是互相把尖銳的矛盾裹起一層隔離的膜,兩隻刺猬用沒有刺的一面擁抱,可是刺還在,會不小心紮到對方,可那又怎樣?前提是他們肯用無刺的一面去面對對方“就夠了,不是原則問題,哪有那麼多需要改變的?“我不喜歡你亂扔襪子”我說了,你試圖注意,但會不時沒做到,那我就學會視而不見,直到你自己沒有襪子穿然後去洗,“你不喜歡我頭發出現在水池”,你說了,我不小心偶爾沒注意,那就留給我一點時間,直到我發現水池裡有昨天的頭發真的不好看,就收拾,我們讨厭彼此的某些習慣,但不妨礙我喜歡這個人這樣偶爾做個切割不可以嗎?人說一談戀愛就要交付自由,所以就像電影裡說的,“接收一百件讨厭的事”,可是為什麼我們不能把這一百件讨厭的事化解為五十件,然後享受另外五十件美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