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院很冷????????????
我看一部電影會很在意看完以後,走出電影院的時候眼中的世界帶給我什麼感受。而在觀賞這部電影後,走出來,滿眼是亮麗的色塊,這一時刻似乎盡數由斑點與碎片構成,機遇也許就藏在它們中間。而後我也欣喜地發現,天窗之外的暮色真的很美。
以下是随筆的正文:
“機遇之歌,從主角追火車開始衍生出的三種可能一句對應而來的三種人生。”
……
可以說,這一切的衍生都基于一個前提:主角父親去世了,而我們的主人公“不知道要自己要幹什麼”。
在第一個分支中,那位老黨員的回答是“随你啊”,第二個分支中則是藉由這個前提談論到信仰與上帝的問題,第三個分支似乎淡化了這種迷茫與空洞,因為在某一個時間段内他要做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
那麼下面就稍微詳細地說說這些分支好了,這種老片子的劇情和解析一搜就能搜出一堆,因此我也隻是把随看随記的一些東西寫在這裡。(部分細節劇透注意)
第一個分支我個人稱之為“政治的場合”:
在這個世界線中主角與年少時喜歡他的一位女性發生感情糾葛,他們在公園中偶遇,處于禮節主角吻了她的手,而她手上當時有一些黑色污迹。而從女子的衣着和她身邊的人的衣着來看,至少不屬于社會中上層的人,最普通的那種,甚至可能更糟一些。
但是男主角從政以後,接觸到的人物倒是都不一般????但是我們的主角本人呢?他似乎做了什麼,但那些表現出來都是推動性事件,決定性不在于他,而在于……在于政治的世界中真正的主角們。
這條線最後以男主角在機場得知去巴黎的行程因為罷工而取消後崩潰摔碎水晶花瓶告終。
第二條分支我稱之為“宗教的場合”:
宗教也許不是這條線的主要闡釋對象,它隻是陪襯在反抗與幻滅身旁。我通過這一條分支又加強了對第一條分支的理解,因為主角印制刊物時手上沾染的污迹與第一世界線的女子手上的污迹幾乎相同。我這是典型的後知後覺了……所以第一段中那位女子掙紮在背叛感與妥協中間,但是她也有她不能抛棄的立場。
全片中,屬第二條分支最為打動我。原片丢失且無法恢複的一些片段僅僅通過聲音就知道定是不能過審…當時和現在都不行。這條線裡面還有離開祖國又因為親人去世短暫回來,在故土的清晨于姐姐懷抱中哭泣不止的丹尼爾,有随着開門關門改變張眼閉眼的基督受難像,有殘疾并希望隐忍伺機而動的牧師….主角對他說“他們不會啟蒙我”的時候也許無形中将反抗運動美化了,然而最直接的連接往往總是在某些時刻異常脆弱。
懷疑是某種意義上的本能,反抗因它而不停不息,也常常因它岌岌可危。
第三條分支我稱之為“生活的場合”:
相對練習着抛球雜技的兩個人,他們抛出的弧線又與第一分支中彈縮着“走”到樓梯下的彈簧圈對應上了,主角在第一分支中注視着彈簧圈直到它因為缺少重力牽拉以拱形姿态停在一處,在這一分支中嘗試模仿抛球但是失敗。
盡是他無法掌握的東西,也許會有人命名為“命運”,或者是電影的名字:機遇。
在這個世界線中,主角這次聽從的指引是“用宗教回避政治與政黨”,這也反過來說明了第二分支中宗教的實際地位與深刻象征。同樣,也出現了第二分支中的一句話:“是人都會害怕的”——當原本看上去很遙遠的政治突然出現在你的生活中,并且以一種直接粗暴的姿态時,是人都會害怕的。
最後這個世界線中的主角,終其一生他的“狀态”沒有實質性變化,漂浮,與另一種漂浮,以及本來應該存在的更多種漂浮,最後他漂着漂着,再也沒有從天空中下來過。
神父在第三分支飛往巴黎時也出現了,可能最後和主角也是一樣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