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被赵丽颖的郝秀萍视频吸引去看的

导演说剧本里面郝秀萍原本不是听障人士,是赵丽颖提出来的孩子是听障,母亲也可能是听障

演员顺剧本逻辑,提出可行性,给自己的戏份上难度,而她演得很完美,让我非常敬佩(这点我大吹特吹,并成功让朋友对电影感兴趣)

本以为通过这一点,是窥一斑而知全豹,已经想见这部电影的层次,是对弱势群体的关注,是具有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的

结果呢,以为是锦上添花,实际是只有这点好看的

如果删掉大段的吵架戏,删掉李茂娟对男主和吕玲玲关系的揣测,那些鸡零狗碎的剧情之后,对故事情节的推动有影响吗?对主题立意有影响吗?

没有。

所以朋友笑称:这电影注了一个小时的水。(有些夸张,但不多)

而我说:该拍的东西不拍,不该拍的拍了一大堆。

太多东西是靠嘴说出来的,而不是演出来的,所以显得逻辑不畅通,剧情很悬浮

吕玲玲一个顶着众多压力拖了大半年非要站在王永强这边的检察官,前期只会叫嚷一句话:刀呢?

不客观不专业,显得非常胡搅蛮缠,哪怕是她去搜集证据证明“强奸”属实呢?

你说她证明了吧,男主遇到村霸只能说一句“疑似”,没证明吧,刘老爷子又要威逼利诱郝秀萍签自愿的保证书

直到郝秀萍出现,我们知道她是苦主,她才是被欺压的弱者,才理解吕玲玲,但你说你看到这儿会对吕玲玲升起敬佩之心吗?

不会,因为导演压根儿就没这样拍。

更离谱的是,她给一个已经变得圆滑世故的男主让位,哈~把我看笑了

男主也许有点良心,但也差点按惯例办事,还得吕玲玲回忆年少,大段说教叫醒他;还得张贵生送一命去唤醒他

张贵生的命也是命,搁这推动剧情

郝秀萍跳完楼案件已经发生了变化,村子里的人愿意说了,刀找到了,但其他人仍然觉得这是故意伤害

好嘛,开始演讲了,大家咔咔鼓掌,纷纷同意了

老套得让人发笑。有这功夫吕玲玲自己办好案子不行吗?

我只提一点,我们知道这件事是正义的所以叫好,那若是维护恶者的人也这样一顿情感输出,那是不是也要改变呢?

现实哪有那么多是非黑白,对就是对,错就是错,要这样办案,不就乱了吗

——

所以如果这部电影以郝秀萍或者吕玲玲的视角来拍呢?

会很苦,会很累,但是会很好看,甚至让人觉得有拿奖的可能

开篇你就拍案件发生,然后报警、立案,查证据,混乱之中有人藏刀、证人被逼走;

男检察官们认为是故意伤害,女检察官反对,提出关键证据——刀

然后再拍吕玲玲查案件发生以前的事,郝秀萍之前被强迫,王永强之前被欺负,为什么不报警?因为他们不懂法,因为他们欠钱不还没理,也没那么横

为什么王永强以前不反抗,这次反抗打人了,因为郝秀萍说她活不下去了

拍刘文经看上郝秀萍,欺负羞辱王永强,有罪但罪不至死;明面上刘家被欠钱,孩子还被捅死,刘老爷子要公道也合情合理,办案难度上升

拍刘老爷子养出一个烈士儿子,又养出一个无赖儿子,拍他为人父知道儿子不成器,知道儿子不对,但他是父亲他得兜底,他没有那么恶,但他儿子死了,他要变狠了

拍刘文经的堂哥不懂法放狠话,但是没有实行,显出他兄弟受伤他有点义气,拍他的恶但没有那么恶

拍同事们无人支持吕玲玲,找证据有难度,她精神压力大,憔悴,偏激,四处怼人,但她坚持

拍案件发生以后,村霸对郝秀萍的威逼利诱,胁迫,拍村里人对她明面上的冷漠、私底下的帮助,拍她不知道怎么面对,无路可走,想到逃跑没跑成,被吕玲玲和李茂娟帮助,拍她为何一步步走向了跳楼

电影里她往天台跑,想跳楼一开始我是不能理解的,她死了对案件有帮助吗?提供了什么有效证据吗?

但赵丽颖的演技和比划的台词说服了我,因为她绝望了,法律帮不了她,她选择用她的死了结此事,一命偿一命,息事宁人

拍吕玲玲“面目全非”的初恋,初恋家里也出事耽误工作,拍初恋的老婆不懂法,但就是一根筋地认定儿子没错,初恋也逐渐觉得不能向不法让步

拍听证会演讲,但王永强还是被判两三年,没有那么理想化

我不懂法,但张贵生见义勇为都被判了三年,王永强这一次主动伤人致死还无罪释放,剧情有点没说服力啊

——

第二十条跟我想象的不一样,但确实不是我喜欢的类型

所以看完电影之后,我觉得7.6都虚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