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夢者被追殺,蠟制影院在融化,畢贛這封給電影的遺書充滿着死亡的元素,但迷魂者甯願死也不願回到虛假世界,因為真實隻存在于夢裡。他在每一個混亂的年代醒來,兜轉一圈再在同樣的起點死去,周而複始。但最終大他者還是被感動了,影院裡千千萬萬的“迷魂者”得以一起做夢,用膠片和無聲電影做一場關于複生的大夢。
七年磨一劍的結果是,一部兩小時的電影内容太過豐富與複雜,第一次覺得畢贛的電影不夠長。每個年代都是一個圈:鏡子鋪來的迷魂者從火車上醒來最後又在火車上被割開;廟裡還俗的和尚承認弑父并且轉世為曾經咬傷父親的狗;穿皮夾克的騙子在卡車上醒來也在卡車上昏迷不醒,與此同時小女孩再一次被“父親”抛棄;迎接新千年的小混混在碼頭醒來遇到吸血鬼真愛,最後也是在從碼頭開出去的船上為愛死去……
盡管已經做足了心理準備知道畢贛會在某個時刻悄悄開始他的一鏡到底,但還是被其中的那段緻敬盧米埃《水澆園丁》的延時震撼到了。從頭到尾的調度已經很難想象,除此之外整個鎮子還在不間斷下雨,中間的視角切換和随之變化的光影色彩更讓我震驚到啞口無言。如果默片不是後期合成而是真的被現場投影了,那拍攝當天的人真實播放速度應該是極慢的。
最後新世紀的太陽還是升起來了,這部關于電影的電影也許會是那個新生太陽的一縷最燦爛的光芒。在這個混沌的世界當中,唯有夢尚可聊以自慰,而電影作為造夢機器,必将永生。
看電影做夢吧,因為真實隻存在于夢裡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一言難盡,我大概永遠也理解不了美式幽默。50年前的年輕人就算再先鋒,笑話也是會過期的。導演形容拍攝時場面調度之大和演員數量之多,說有時最多用58支話筒同時收聲和2個調音台混音。看電影時我想說,果然是“差生文具多”啊!那麼多話筒,結果 ...
七種結局
我的版本:去了orientation,去銀行沒存錢拿了槍,跟着supervisor去劇場路上殺了兩個樂隊成員,拿着吉他進了劇場殺了Tar,出來被車送到餐廳去和Kim約會,我對于純淨水/氣泡水,紅酒/白酒的選擇題産生疑惑,和Kim接吻 ...
成人後用自己的方式重新丈量故土
太戳心窩子了,上一次在電影院這樣涕泗橫流還是《詩人》。我似乎格外中意異鄉人的故事,仿佛是在照鏡子。倫敦中餐廳裡的春卷、遙不可及的BBC面試機會、白人朋友稱為“oriental”的項鍊、夜店裡無人問津的孤獨…這些我都懂。這是曉恩的異鄉 ...
住在帕特森的帕特森最喜歡閱讀出生于帕特森的詩人發表的詩集《帕特森》
我想,用優雅來形容帕特森一點也不為過。他不高估詩歌,也不低估生活,很容易讓人想起《枯葉》和《完美的日子》裡的無産階級工人形象。他手頭拮據,買一把吉他也要咬咬牙;他和妻子不經常外出,看一部電影吃一頓晚餐便是很大的樂事;他穿着樸素但幹淨 ...
馬了很久終于開始看完了!日本人的演技永遠浮誇,腦洞也永遠很大!這個題材很難拍,很欣賞導演和編劇們的勇氣!但不得不說,前半部分很好笑看得很過瘾,但應該升華主題的後半部分看完以後,我有種怎麼這麼好的題材拍到最後軟塌塌沒使上勁兒的感覺。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