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这些上古传说,蕴含了中国人“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的精神。
如果说以上几人,还存在着“超凡”英雄的神话色彩。那么,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电影《峰爆》中丁总举的这两个例子,则更加符合我们普通人在与天灾对抗中,展现的坚强与韧性。
正如《峰爆》里的洪翼舟父子,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平凡人的家国情——
小家亲情,含蓄动人;国家大义,慷慨壮烈。
传承不仅是职业,更是精神的延续

出口的山洞在方前,但中间阻断那么宽的地方是无限深谷。父子两人如同蜘蛛人,在峭壁横顶上攀爬飞渡。这一幕让我无比震撼。
老洪手里只有牺牲的消防员身上的简单装备,他随手取材,以石片卡缝里固定绳索;小洪带着装备,电钻定点,矫健的身姿与老洪何其相似。
老洪是老铁道兵,洪翼舟对父亲,表面怨怼,内心更多是爱与崇拜。从小,父亲教他登山,教他游泳。长大后,他的职业,也是选择了和老洪同一领域,成为了新时代的新基建人。
在洪翼舟身上,我们同样能看到老洪的一些特点:拗劲、口是心非、善良、勇敢、负责……等等。
他们于对方的了解,比我们想象得深。
老洪看到小洪穿登山鞋,虽然因耳聋没有听到,但急得一把扯住他的脚,他对小洪要做的事已经有数。正如小洪笑着对他说,他要做一件很牛的事,如果换了父亲,也一定会这么做。
大是大非面前,父子的选择、行动从来一致。
他们是民众,也是战士。明知前路艰险,宁愿负重前行,只为拯救生灵。暴雨中徒手攀爬峭壁,父子身上,满满都是“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的精神。
这样的精神,自古到今,传承永续。
小家亲情,含蓄动人;国家大义,慷慨壮烈

洪氏父子之间表现出的中国式亲情,也引起了周围许多人的共鸣与讨论。内心深爱,但表达含蓄甚至是回避表达,容易造成孩子的情感缺失。因此,笔者看来,小洪一直怕水,实质上他的恐惧,是认定造成妈妈死亡责任在于自己,也是害怕父亲的责怪与失望,这样的恐惧20年来从未消散。也因此,当他连连质问父亲敢说从未怪过自己么,是积攒了20年的情绪爆发与失控,像是变回了那个悲痛万分又不知所措的12岁孩子,泪流满面地宣泄。
飞机上老洪执意给小洪穿鞋,可以说是这对父子感情最浓烈的表现了。这时的洪翼舟,有些不知所措,但又有着小得意,下意识转头看旁边的机长,像是小孩终于得到大人赞扬的一瞬,希望向周围人炫耀的表情。当老洪一把抱住他,他完全释怀。
父子之间的和解,不仅在于他们深埋于心的关怀,更是基于对民众的大爱。
危急时刻,洪翼舟做出攀登高峰送炸药的决定,他的判断是只有自己能做这件危险的事情,才能以最小的牺牲,拯救整个县城的人民。而他也明知自己上去之后会下不来,这一刻,他深深理解了老洪一直以来所做的事。
老洪选择以自己为脚点,让小洪飞跃横渡。如果换个位置,小洪也会做出同样选择!
“能吃苦,敢牺牲”!老洪与小洪,那些受伤后仍一遍遍扛着炸药以及去县城参与救援的普通工人,那些修建了十年视隧道为自己孩子含泪但掷地有声喊“炸”的中铁建领导,载着县长大喊“家可以重建,人必须活着”那辆逆向前行的车,那位为了救孩子被山洪埋没的人民教师……我们看到这些画面热泪盈眶,我们感动于中国式救援,那是因为国人身上“国家大义”深入骨髓,天灾面前,我们身边的许许多多的普通人,都会做出同样的选择。而这些人,给我们带来的,就是珍贵无比的——希望!
“妈妈说,你有什么愿望,可以大声对着幽幽峡谷讲。他会给你最有力的回响,他会陪着你跟你一起唱。峡谷说,我想要去远方,飞到天边,带回永久的太阳,把家乡的每一个地方都照亮。勇敢向前就能看到希望……”
感谢《峰爆》,谢谢朱一龙先生、黄老师等电影主创人员,给我们带来了这么一个既燃又无比感动的影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