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價之寶》的韓國原版,其實應為無價之"保","擔保是寶物的意思"

《擔保》更像是溫情喜劇,前半部分歡樂,後半部分煽情,講的是善良的人們以奇妙的方式相遇,看似心狠手辣的石頭大叔,其實是個有情有義的人,就連去找回承利小姑娘時,都沒有鬧起風波,想的是付款贖回,甚至把弄壞的玻璃都賠了錢

相比較而言,《無價之寶》于我而言已經算半個悲劇了,"大伯"回來要挾,好不容易重聚的王曼麗(小姑娘生母),病入膏肓,沒多久就自行了結,"活膩了,就一個人,愛飄哪兒飄哪兒吧",年老的三叔和芊芊小姑娘始終像是若即若離的親密關系,有點像父親也有點像朋友

而《擔保》裡的石頭大叔和承利,我覺得已經很像父女了,事實上,片中也随處可以父母和子女的關系塑造,比如和臨終前的生母重聚,甚至還找到了生父,每一次都是給石頭大叔的心裡紮上一針,但在他出事之前,承利還是讓他圓了父親夢,喊了他幾聲"爸爸",而《無價之寶》裡,三叔聽到"爸爸"時,已經是昏迷的時候了

一個故事有很多種講法,比起故事本身的巧思,我其實更喜歡人設

《無價之寶》不僅僅是簡單的"漢化",不是單純把故事背景放在大陸,而是重新給角色們塑造了他們獨有的人格魅力,通過攝像、光影、音樂,提供了一整套的情感體驗,長鏡頭的運用讓場景顯得廣闊而又渺小,45度俯拍搭上光影闌珊,讓王曼麗的眼神滿是宿命感

袁曉旭飾演的王曼麗是《無價之寶》裡我最喜歡的角色,她不是一個盡職的母親,她有自己的苦衷,最終她也選擇了自我毀滅,她和三叔都是狠人

在人物們複雜的人格之下,《無價之寶》不隻是煽情,而是穿插了一些沉重的東西,這種東西很有可能讓人不舒服

相比起來,《擔保》裡要顯得輕松得多,或者說石頭大叔更像是生活中的甲乙丙丁和你我他,盡管他之于承利有着無可比拟的意義,承利是他的無價之寶,但在外人看來,他隻是一個開着摩托車來接孩子上下課的普通大叔

除了大叔們變老和小姑娘長大,生活看着也沒怎麼變化,除了石頭大叔和承利小姑娘,其他角色都并不突出,所有人也沒有《無價之寶》裡三叔突然跑去KTV救出芊芊那樣的草根式英雄主義

但不管是《擔保》還是《無價之寶》,善良人們的故事我總也看不厭

說起來,從《擔保》改編而來的《無價之寶》,從《盜鑰匙的方法》改編而來的《人潮洶湧》,在保留喜劇元素之外,都有一種頹廢的樂觀以及自娛自樂式英雄主義,《無價之寶》三叔千裡奔襲救閨女、《人潮洶湧》裡陳小萌幫周全打架,都是屬于他們人生的嘉年華,絢爛而短暫,除了自己和身邊零星兩三人,無人在意

說不上這種叙事風格更好,但我個人非常喜歡,想了想,《無名之輩》和《緻新年快樂》也是這樣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