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看這個電影的機緣,起初是因為長澤雅美,但是看到一開頭森七菜飾演的小春坐車去玻利維亞,聽着她的旁白搭配上bgm,我就馬上意識到,自己可能會喜歡這個電影

能過好一個人生活的人,總是很吸引人的,可是如果兩個這樣的人在一起,又該如何創造共同的生活呢,對我來說始終是個謎

不管是藤代還是小春又或者是彌生,都能過好一個人的日子,甚至自得其樂,明明看着内核那麼穩固,偏偏打開心門想要去擁抱愛時,去變得支離破碎

"愛怎麼樣才不會走向終點呢",彌生說,"不愛就不會"

愛總會因為生命終結而結束的,用心地去愛,留下彼此的影子,下輩子繼續找到對方,"你還是喜歡發脾氣啊,可我還是想和你在一起"

隻是這樣的答案并不能讓成年人滿意,不過小春在最後的信裡,還是給出了她自己的答案:

"用相同的方式愛着彼此,并且一起感受到相愛瞬間的人,才會擁抱這樣的改變"

事實上,愛是不會終結的,但是要經常跳出來,看到愛裡面那個坦率而真摯的自己,真愛就是會"把某個人看得比自己還重要",反而因此而不太看得見自己,然後患得患失,也自我懷疑,以至于總覺得要等一段愛的結束,才想着"一直想找回自己失去的東西,哪怕隻是一些小小的碎片"

彌生是如此,小春也是如此,想想也是,沉浸在愛裡面的人們,共享着私密空間的人們,畢竟是不同的個體,總是會有不安的,可是在十年以後,小春還是去完成了當年想和藤代一起做的事情,才意識到,自己不是為了圓某個未竟的遺憾的夢,而是想要去見一見自己

"因為我一直想見我自己,見見當時那個喜歡你的坦率的自己"

有時候我并不太喜歡看愛情題材,因為它的主旨永遠隻有一個:愛是無解的難題,最好不要太愛别人,多愛自己,而戀情始終是高開低走,分開後盡管愛還在,但生活還是得翻篇,這就是成年人情感世界的現實

除了影視,專業化的分析還是人們自行的總結,也是在說明這一點,并且隐晦地指出,堅守着真摯純粹的愛其實是天真的,甚至是幼稚的,是在守護兒時未被滿足的需求

模式化的總結和提煉會讓人強化一種認知,讓人愈發覺得"對,就是這樣的",反而成了某種暗示,一旦進入到一段感情,就先告訴自己平常心,甚至無意識地找到了退路,畢竟越是長大,精力就越不濟,沒那麼多時間傷春悲秋了

本片有點反其道而行之,它讓我看到,必須承認真愛确實是辛苦的,但是也是可以持續的,講述這種道理時不是以一種童話般的天真态度,反而是認真地想要對成年人情感進行守護:成年人世界裡的愛也可以很真摯很美好

"活到這把年紀還是有很多不知道的事情",臨終關懷療養院那個老太太的話,讓我這樣覺得,心動其實也是長久的,隻不過以不同的方式進行呈現,如同片尾曲所唱的那樣,"面對無常之事,接納我們的無能為力",而愛就是兩個人一起面對和接納這樣的現實

小春實在太讨人喜愛了,我覺得自己的很多心緒更像小春,而不是藤代或者彌生

"我想拍雨的氣味,城市的熱氣,或者是人的感情之類的",敏感的小春總是能捕捉到人們真摯的那一面還有大自然美麗的那一面,大抵她才因此得以對人世間的美好有更多純真的感受

小春父親的的強迫症和控制欲盡管我不接受,但我并不讨厭他,如果我是他,突然失去愛人,女兒又如此乖巧懂事,誰都會害怕這樣重建的秩序突然崩塌,何況這樣的秩序似乎比之前更加美好和難得

看到小春在布拉格攝影,突然又覺得歐洲很好,幸好10月就回去一趟再轉轉,互相寫信的日子也很好,盡管電影中并沒有展示藤代寫給小春的信

我也七年沒有好好戀愛了,其實我更像是"你隻是待在自己的舒适圈裡,瞧不起别人罷了",看電影的時候就在想,我什麼時候會喜歡自己,會覺得自在呢

要自己變成有趣的人才可以吧,而不是害怕喜歡的有趣的人跟别人玩,可是一想到喜歡的人有些愛的過往,我就像是彌生一樣感到不安

唉,但我還是想要成為小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