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很久很久沒看軍旅劇了。成長在除我之外人均退伍軍人、年年“光榮之家”的家庭,爸媽對部隊的熱愛和眷戀對我來說其實是有那麼一點心理陰影。小時候被發現很喜歡看《紅十字方隊》,之後天天被念“不如去考軍醫大學吧”的日子至今想起來都心有餘悸。我一個時尚時尚最時尚的“歡型”girl怎麼可能心甘情願天天穿軍裝。與軍旅劇也就此揮别,大火的那些劇都沒看過。爸媽如果知道現在我在追這部劇并到處花式安利,自己每集看得淚目N次,說不定會直接替我報名入伍海軍(笑)。

《和平之舟》開篇就是大片質感&大片劇情。沒有任何拖泥帶水的情節展開和冗長的情緒烘托,節奏非常快。第一集援助因鼠疫在船上爆發導緻大批船員死亡的哈薩克漁船。傳染病專家張渡航軍醫在危急時刻挺身而出,乘直升機空降感染船隻,在十幾分鐘之内成功搜救一個不明去向的幸存兒童。

...

哈薩克小朋友治療期間學會了我們的軍禮,臨行用軍禮感謝并告别軍醫叔叔阿姨們,大家的笑容和小朋友一樣純真。

第二三集與公海毒枭鬥智鬥勇。毒販們窩裡鬥,老大嚴重槍傷,放出假求救信号騙我們醫院船的醫生護士上了賊船。挾持路醫生姜醫生為他們的“boss”做手術。

...

毒販的船衛生環境差,設備藥品都不齊全,海浪颠簸,傷口情況複雜。兩位女軍醫第一次面對這樣艱險的困境,後腦勺還正對着槍口與子彈。

...

而毒販老大擔心全麻會讓自己徹底毫無防備而拒絕全麻,手術風險又加高一層。兇神惡煞的大毒枭,心懷鬼胎想卷貨逃跑的毒販二當家,全副武裝的毒販小弟們,水下前來營救的蛟龍突擊隊員,幾個畫面不斷轉換不斷推進,氣氛全程都繃得緊緊的,一觸即發。

...

第四集開始,本來可以有上岸休息機會的醫生戰士們,又犧牲了個人時間,投身于台風救災的援助工作。災區遭遇了超強台風毀滅性的破壞,目光所到之處無不一片狼藉,并且疑似爆發了傳染病。然而多數災民們并不信任我國軍醫,拒絕接受治療。

...

不看此劇是萬萬沒想到,國際間人道主義醫療援助工作的第一步,竟然是和當地居民建立信任關系。搭建臨時醫院,走街串巷的訪問患者,發放傳單,聯系當地媒體幫助一起宣傳。原來即使是不求回報的治病救人這樣的大好事,也要面臨這麼多的阻礙與困難。真的是,太不容易了。

...
穿插在劇中的真實影像資料
...
真實影像資料

這幾集的劇情也充分說明了國家形象宣傳的重要性。戰地記者和攝影師們,同樣是不折不扣的、光榮的國家衛士。

...

看到七八集而已,劇情已經推進到第三個艱巨任務中期,人物形象也已經非常豐滿了。主角團不必說,男女主的人設立體,演員們的表演也都無可挑剔。但聽多了部隊裡的種種英勇事迹,屬實沒想到所向披靡的海軍醫院船上,還有汪鳴這樣的“見到領導就像見了鬼”的軍人。

...
見了領導一個大回旋
...
再見領導一頭紮進天花闆

去給毒販所在的病房換燈泡,不但戴了個安全帽,還想讓蛟龍隊員貼身保護自己?????

...

換完燈泡和領導碰個正着。坦白交代了自己怕被壞人打????

...

鋼筋鐵骨的軍人形象,一下子變得有血有肉。

但其實汪鳴并非生活中的社恐你我他,人家才不是社恐,單純的敬畏領導罷了。在本職工作中一直是滿腔真誠與熱情的好青年。跟戰友關系親密,也很喜歡和患者們交流溝通。連語言不通的外國病患,都能主動通過眼神和肢體語言了解他們的需求,盡全力的為他們提供更多的幫助。為行動不便的患者裝衛生間扶手、把自己的驅蚊花露水送給患者、遇到面露難色的患者馬上前去詢問哪怕互相不懂對方的語言。通過描述這一樁樁小事,也都不難看出我軍的每一個成員,無論什麼崗位、什麼職務,都是訓練有素、正直善良的優秀人才。

而且海上部隊生活也很人性化。醫院船和一些南極科考船一樣,會根據大家的需求和喜好安排一些課程和文體活動(不過随時有可能因為臨時任務而中斷就是了)。更有給力的炊事班,給戰士們和患者提供符合大家口味的美食。

...
...

終于理解了為什麼爸媽即使轉了業,依然對部隊有那麼強的歸屬感與使命感。非典時期老媽做為醫護人員自願申請去了一線,新冠時期老媽雖然已經退休,也和我爸一起去登記了志願者。這種個人命運與國家民族命運緊密相連,掃除障礙、攻克困難需要凝聚每個人的行動與信念的現實例子明明就擺在我眼前,竟然如今才領悟到,這也正是《和平之舟》團隊拍攝此片想要傳遞的意識吧。